圖書

睜眼看世界

時間:2013-08-05 14:53   來源:中國臺灣網

  琦善與義律1941年1月20日達成的《穿鼻條約》並沒有化解中英衝突,琦善被撤職並判刑,義律也被英國政府免去職務。中英雙方都對《穿鼻條約》的結果不滿意。

  既然雙方都不滿意,那就繼續打,用實力說話吧。于是,中英雙方在否決這一條約的同時,都開始積極備戰。此後,經過長達一年半的大小無數次徵戰,戰火遍及中國南部多個省份。清軍為“主場作戰”,打的是被動防守;英軍是“客場作戰”,打的是主動進攻。清軍確實進行了頑強抵抗,但是最後還是失敗了,而且敗得那樣慘。

  1842年8月4日,英軍戰艦四十多艘抵達草鞋峽停泊。草鞋峽屬于今天的南京市,位于幕府山北麓江灘和八卦洲之間,是長江中一條狹長的江岸,彎多水急,形似草鞋,故名。

  英軍戰艦抵達草鞋峽停泊,這是典型的兵臨城下。南京,當時稱作江寧,此時簡直就是英國軍隊的囊中之物。

  江寧成了一座隨時會淪陷的危城。江寧失守,也就意味著東南半壁江山淪陷。面對如此危險,清廷只能暫作讓步,同意通商,同意派遣重臣耆英和伊里布專辦此事。道光帝給耆英、伊里布的指示是:設法羈縻,迅速了結,朝廷一切不為遙控,由二位放手去做。皇上反復告誡:惟既經商議,必應斬釘截鐵,事事皆當著實,不得稍留罅隙,免得英國人節外生枝。

  根據皇上指示,耆英、伊里布與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進行談判。8月8日,英方送來議和條款:一、賠款洋錢2100萬元,本年先交600萬,其余分年交付;二、以香港為碼頭,並準英國商人往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處貿易;三、英國人與中國官員交往時用平行禮,中國不得在禮節上給予侮辱或歧視。

  第二天,英軍使用心理戰術,緊鑼密鼓,集結戰艦,宣稱準備炮擊江寧,強硬攻入。

  英國軍隊的戰術確實發揮了效力,江面上不斷集結的英國戰艦使中方官員膽戰心驚。8月9日,耆英等回復璞鼎查一份照會,表示中國方面準備按照英方所提各款進行商談,罷兵媾和。

  英國人的要求圍繞著通商這個主題,當耆英將璞鼎查擬定的條款上報朝廷時,道光帝原則上同意,但有所保留。道光帝的批復是:一、惟所稱本年先交洋錢600萬,從何籌措?二、香港準其賞借,廈門、寧波、上海等處亦準其貿易,但只許往來通商,不準久住,據為巢穴。三、其福州一處,內地係屬陸地,且山徑叢雜,商旅不便,福建省既有廈門通市,自不得復求福州。對于第三條,道光帝責成耆英再與璞鼎查談判,爭取將福州從開放名單中劃掉。當然,道光帝也給耆英便宜行事機會,表示英國人如果不同意去掉福州,那就看看能不能用泉州替換。 

編輯:馬小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