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精彩書摘(4)

時間:2013-03-19 10:54   來源:中國臺灣網

  1 我們最大的愚蠢也許是非常聰明。

  ——(英國)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

  有些人,唯恐吃了虧,事事要爭個明白,處處要求個清楚,結果到最後才發現:因為太清醒了、太清楚了,反倒失去了該有的快樂和幸福,留給自己的就只剩下清醒之後的創痛。

  難得糊涂,糊涂難得。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才能在平靜之中體味這人生的酸、甜、苦、辣。

  糊涂一點,人才會舒服,才會冷靜,才會有大氣度,才會有寬容之心,才能平靜地看待世間這紛紛亂亂的喧囂、爾虞我詐的爭鬥,才能超功利、拔世俗,善待世間的一切,才能居鬧市而有一顆寧靜之心,待人寬容為上,處世從容自如。

  有的事不明白就不會牽腸挂肚,就會少一分煩惱。佛陀說:“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就是說人不可自尋煩惱,世人說我癡,我就癡給世人看。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1889—1951):出生于奧地利,後入英國國籍。哲學家、數理邏輯學家。語言哲學的奠基人,20世紀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之一。

  2 上帝驚嘆細節。

  ——(德國)黑格爾

  西方有句名言:羅馬不是一天能夠建成的。中國也有句諺語:使你失敗的是鞋底里面的一粒沙。

  細節,往往最容易被人忽視,也往往是最重要的。細節,常以最渺小的姿態,爆發出最強烈的震撼。

  成與敗有時真的不是差很遠,更多時候就只差那麼一點點,甚至近在咫尺,絕對能看得見、摸得著。不過,就是這一點點,卻是要經過非凡的努力,要靠智慧和勤奮才能獲得。

  只有深入細節中去,才能從細節中獲得回報。

  細節是一種創造,細節是一種動力,細節體現修養,細節深含藝術,細節隱藏商機,細節凝結效率,細節產生效益,細節決定成敗。

  蕓蕓眾生能做大事的人實在太少,大多數人都在做一些具體的事、瑣碎的事、單調的事。也許過于平淡,也許雞毛蒜皮,但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礎。

  我們只有在細節上嚴格要求自己,才能讓它成為你的得力助手,讓你在大局中穩步前進,最終奔向成功。

  3 生氣是拿別人做的錯事來懲罰自己。

  ——(古希臘)柏拉圖

  常常,世人將自己的喜怒哀樂掌控在他人的一顰一笑間;常常,人們因為一句話而耿耿于懷,因為一件小事而坐困愁城;常常,人們因為別人犯的錯而讓自己大發雷霆。這一切,都是因為人們對自己缺少一份控制力。

  生命中有風和日麗,亦有雲遮霧障;有沁人心脾的甜,就會有徹骨的痛,誰都無法改變。所以,無論你遭遇了什麼,都不要一味地去生氣。

  對別人生氣1分鐘,自己就失去60秒的快樂。

  人生短短幾十年,何不讓自己活得快活一點,瀟灑一點。何必整天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生氣呢?若心透明一些,多一點兒包容,少一些計較,那麼我們就不會為一些小事而生氣,也不會為了一些不順心的事而煩惱。

  不生氣是一種好心態,更是一種好活法,是一種精神的解脫,更是一種理智的選擇!

  柏拉圖(約前427—前347):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4 我無法了解死,只能體驗生。

  ——(丹麥)克爾凱郭爾

  死亡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最恐懼的事情。它的可怕並不只是臨死時身體的痛苦,更可怕的是死後留下的浩浩虛空。死後的葬禮無論豪華隆重還是簡單素樸,任何人都只能化作灰燼肥沃土地而無法死而復生。

  生前苦心孤詣求得的榮華富貴、功名利祿,死後如浮雲般消散殆盡,怎不可悲、可嘆?

  人生中,路窄處,心寬走;路難時,慢慢走。誰出門還不遇上個雨天,人間還是晴天多。多幾分擔待,為了好好活著;多些珍惜,自會坦然來去。

  人這一生,活著的時間是有限的,而死後,誰也不知道我們到底會怎麼樣,是人們所說的投胎輪回還是什麼也沒有就此消失……所以人這一生要開開心心地活,為了不知道的結果好好活著!

  克爾凱郭爾(1813—1855):丹麥宗教哲學心理學家、詩人,現代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後現代主義的先驅,也是現代人本心理學的先驅。

  5 如果是玫瑰,它總會開花的。

  ——(德國)歌德

  常言道:“是種子,就會發芽,就會破土而生;是希望就會生根。只要相信自己,對任何事情不灰心,努力拼搏,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你有自信心,就會披荊斬棘,踏平坎坷。”

  人,要對自己充滿信心,才能戰勝一切困難而獲得最後的成功。要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是玫瑰,總會開花的。

  自信的人是永遠不會被擊敗的,除了你自己最後精疲力竭,無力拼搏。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基石,人的成功之路必須踏著自信的石階步步登高。有了自信,人才能達到自己所期望達到的境界,才能成為自己所希望成功的人,堅持自己所追求的信仰。無論在什麼情況下,自信者的格言都是:“我想我能行的,即使現在不能,以後一定能行的!”

編輯:楊旋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