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是沒有旁觀者的。
——(德國) 歌德
有人說,生活是不斷創造的過程,而非簡單享樂的過程;有人說,生活像果盤中盛著的收獲與失落;有人說,生活像洋蔥會讓你落淚;還有人說,生活是由無數煩惱組成的念珠……
但是,無論哪種生活,我們都要經歷,因為我們不是旁觀者。人生是一個大舞臺,你是舞者,而不是看客。
生活要我們自己去感受,每個人的人生之路也要靠我們自己去走。無論前方是沼澤、是泥潭或是陷阱,都要我們自己去經歷、去走過、去承受,沒有人可以替代你。
生活不會向你許諾什麼,尤其不會向你許諾成功。它只會給你掙扎、痛苦和煎熬的過程。所以要給自己一個夢想,之後朝著那個方向前進。如果沒有夢想,生命也就毫無意義。
2 閒暇不是心靈的充實,而是為了心靈得到休息。
——(古羅馬)西塞羅
走得苦時,切勿太悲愴,生活里是沒有絕路的,苦難是人生的階梯,助你走出低谷和沼澤;走得快時,無須太得意,你的腳力總是有限的,不如放慢腳步把短暫的路走得精彩些。
放慢腳步,給自己的心靈放個假。不要成為生活的奴隸,填飽肚子之余,別忘了心靈也需要營養。人不能只靠面包生活,你的心靈需要比面包更有營養的東西。你有多久沒有唱歌,沒有到大自然中走一走,沒有讀書了?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人們總是忙于奔赴目的地,人們的心靈充斥著各種各樣通往目的地的方法和手段,卻往往忽略了路邊的風景,沒有給心靈片刻的寧靜。
當你匆匆趕路時,你就錯過了在路上的樂趣。你最好放慢步子,不要那麼快,因為時光短暫,生命之樂不會持久。
人,需要適當的休息、放松和娛樂。需要時間來思考一些事情,整理一些思緒,需要停下來享受一下生活。
給自己一點品味生命的時間,在音樂、藝術、文學和大自然的世界里松懈緊張的情緒,保持一顆鮮活的心。別拿忙碌當借口,多聽,多看,多關懷生命,即使是陰霾的雨天,也會出現歡樂的歌聲。
3 外表的美只能取悅一時,內心的美才能經久不衰。
——(德國)歌德
言行是一面鏡子,映出的是自己的心靈。心靈美則言行美,心靈美人生才會更美。
富有愛心的人,不但自己生活得開心快樂,也能感染其他人,感染那些麻木了的、塵封了的、變形了的心靈。
也許,你沒有值得炫耀的地位,沒有顯赫的聲名,沒有更多的財富,但在精神上,你卻是天使。
人們總是喜歡用衣著,用金錢,用地位,用權力來區分窮富,卻忘了用心靈的尺度來衡量。一個富有的人,未必會有一顆仁慈、寬容、善良的心,而一個窮困的人也未必不會擁有這樣一顆心。讓我們去發現生活中真正的高尚和美麗吧,用你我的心靈。
4 人終極地關懷著那麼一種東西,它超越了人的一切初級的必然和偶然,決定著人終極的命運。
——(美國)蒂里希
“如果你一直覺得不滿,那麼即使你擁有了整個世界,也會覺得傷心。”不滿來自人無休止的欲望。欲望是人的本性,是人前進的動力,是人生活的方向。但是千萬別忘了,欲望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惡魔。
對于我們來說,有些欲望是有益的,有些欲望則是無益的;有些欲望是必需的,有些純屬為了滿足虛榮心;有些欲望是幸福之所需,有些是身體安康之所需,而另一些只是為了維持生計……
欲望太多了,人生就變得疲憊不堪了,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輕載,因為生命之舟載不動太多的沉重。
請記住:即使我們擁有整個世界,我們一日也只能吃三餐,一晚也只能睡一張床。所以,我們要學會控制欲望,不為外物所沾染,活出一種自在、一種清凈、一種完滿!
知非便舍,遠離一切幹擾,才能擁有安詳、和諧的心靈!
蒂里希(1886—1965):德裔美籍,20世紀西方著名的神學家和哲學家。
5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中國)老子
去除雜念,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人們往往對功名、財富的追求永遠也不滿足。欲望就像是一條鎖鏈,牽著一個永遠也無法達到的終點。
其實,有些人並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是什麼,只是漫無目的地隨波逐流,埋葬了自己真正的幸福。
誘惑或許可以讓人們得到短暫的快樂,但它卻是滋生脆弱和麻木的溫床,讓人們忍受不了生活的艱辛和困苦,忘卻生活的目標和方向,放棄對理想和美好願望的追求。
放棄誘惑是幸福的。眼中沒有了誘惑,生活就變得平淡而恬靜;沒有了誘惑,人就變得安然而灑脫。
“萬古長空,一朝風月。”也就是讓我們放下一切虛榮、偏見、成見,把每一個閃光的靈感和貪念,都化做一道道清泉,來撲滅各種欲望之火。淡泊名利,知足常樂,這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