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段永基和四通集團在我心里

時間:2013-07-29 14:1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在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初期,相信只要做互聯網行業的人一定都會知道段永基和他的四通集團。段永基在四通集團的領導席位上足足坐了17年,全面掌控著中關村科技的時間超過8年,而新浪從其前身四通利方至今歷史不過15年,大半時間都在他的掌控當中。

  段永基是深深影響著中國信息產業的三個大佬之一——另外兩個是聯想的柳傳志和華為的任正非。有一位著名企業家曾經這樣評價段永基:“他永遠踩在時代的點上,不斷轉型,與時俱進,但能不能完美謝幕就說不準了。”段永基對這個評價報以大笑:“我知道,這是老柳(傳志)說的。”

  在我萌生離開微軟的想法時,我也拜訪了段永基。當時他正在昌平參加一個黨校的培訓,我上午給他打了個電話,說有很多職場上的問題想當面向他請教。他當時就很爽快地答應了,說你下午過來吧。于是我即刻動身去拜訪他。

  一見面,他就和我說起自己現在正在做網絡電視,正在大量收購中國各個地區的寬帶網絡。“我現在需要一個人,像你這樣的人,把這些事情運作起來。”

  我們交談了近兩個小時,圍繞著他心中的宏偉藍圖談論了很多事情,包括花12億巨資收購史玉柱名下的腦白金和黃金搭檔產品,以及如何運營剛在香港上市的四通電子公司。他突然對我說:“你也可以來運作這家上市公司。”我聽後很開心,看來四通也是可以提供給我很多機會的。

  但我很了解這個“3T幹部”〔IT(通信產業)、BT(健康生物)、ST(中科ST)〕的領域,對我來說跨度實在太大了。不過作為一個選擇,我把段永基和四通集團放在了心中。

  和段永基的對話更增加了我的信心,我相信在中國本土有著很多很多的機會。感覺關在外企籠子里的我,原來還是可以翱翔的。

  唐式政府公關課

  早期微軟剛進入中國的時候,被媒體批評為霸道和傲慢,甚至有媒體人公開“挑戰微軟霸權”,那個時候微軟“打擊盜版”的商業模式備受行業和公眾的質疑。當時中國的現狀,無論是社會環境、商業環境還是價值觀都很難接受微軟的“商業模式”。作為一家國際影響力巨大的企業,微軟成了眾矢之的,“挑戰微軟”的呼聲甚至受到很多中國用戶的追捧。

  企業與政府之間如何很好地維護關係是讓很多公司感到頭痛的工作。在我任微軟(中國)總裁之初,微軟(中國)與政府的關係並未完全理順。對此,我首先從定位上進行了調整。我對很多政府領導首先表態,過去幾年在中國,微軟做得很不夠,政府的指示也沒有很好地去接受和理解,確實犯了一些錯誤。

  很多人不理解我為什麼要承認錯誤,這不會有損公司的形象嗎?按照美國人的理解,首先是不能承認錯誤,一定要反駁,說明這不是什麼錯,然後舉出一堆理由。而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你要先勇于承認錯誤,之後一切就好辦了。為了表現出風度,大家就會說,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跟你也沒什麼太大的關係。有句話說得好,“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充分體現出中國人的傳統理念。勇于認錯的都是好孩子,微軟也是。

  過去微軟公司常說需要與政府合作,其實這意味著把自己放在了與政府平起平坐的位置,這是不對的。我的策略就是把自己定位為群眾,我認為,政府部門與微軟(中國)公司是幹群關係,微軟會以群眾的姿態接受政府的領導,完成領導賦予的任務。然後,領導關心群眾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編輯:馬小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