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有些人可以成為骨幹,受到領導的器重;有些人一直碌碌無為,得不到大家的關注;有些人總是充滿幹勁,有些人總是牢騷滿腹……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分化?是態度!
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顯示出他是否有擔負更大責任的能力。同時,一個人的工作態度,也決定了他在事業上將會取得怎樣的成就。要記住,世界上沒有卑微的職業,只有卑微的人。雖然是在底層工作,但只要全力以赴地去做,也會取得不錯的成就。
盛大的朱威廉曾在他的微博中這樣說道:“陳天橋一天的時間表是早上10點上班,晚上12點左右下班,內部聊天軟件要在線到淩晨3點,周末甚至都在辦公室度過。這給我們的壓力極大,晚上10點前不敢回家。唐駿也經常要到12點,甚至比陳天橋還晚。”
對我來說,在人生的任何時候都不怕從頭再來。無論是學生時代的一無所有,還是現在身為頂級職業經理人,總裁、CEO等名號加身的階段,我都敢拋開一切重新開始。我可以32歲進入微軟,從程序員開始做起;又可以在打拼了十年從軟件工程師做到微軟(中國)最高領導人之後,選擇離開微軟加盟盛大。每一個看似很低的起點,往往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經之路,人的起點越低,未來的發展就越高,能走的路也就越多。任何時候都沒有放不下的成就,這種心態可以使人無往而不利。
職場中,人和人之間的競爭不僅僅是智慧和能力的競爭,還有工作態度的競爭。態度越積極,決心越大,對工作的投入就越多,最後獲得的回報也會更多。尤其是在底層工作的人,態度是能增加你工作表現力的砝碼。
在盛大的四年里,我沒有與陳天橋紅過臉,就連小的爭議都沒有。在微軟的時候,我與上司或是同事之間還會經常爭論,因為那是微軟的文化,在盛大卻不同。我已經加入盛大,所以我尊重盛大的文化,要學會按照盛大的文化來做事。盡管我也會參與決策的討論,但是最終來決定的人永遠是陳天橋。我會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或者我與他互為補充,完善某些提案。不過,一旦是陳天橋明確否定或者不願做的事,我就不會再繼續固執堅持。
定位:和創始人之間的合作
中國很多職業經理人都沒有繞過去的坎兒,就是如何處理自己和企業創始人之間關係。所以很多職業經理人進入一家公司做總裁不到一年半載就離開了。企業創始人去挖一個總裁過來,一定是看重這個人的經驗、能力、想法和影響力。可創始人也是具備這些能力的人,如果一座山里出現了兩只老虎,其結果基本是後來的那只老虎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