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自 序

時間:2010-07-15 16:15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是全球最古老、最大的產茶國,然而至今沒有一家全球性的茶葉品牌。德國不產茶葉,卻佔據了全球茶葉市場的絕大多數品牌。

  這個差異所導致的結果是,不產茶的德國獲得的利潤是產茶大國中國的十幾倍。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我們從中可以看到什麼?

  幸運的是,今天,無論是中國企業的管理者,還是政府部門,都已經注意到品牌對利潤的重要影響,因此都把加大品牌建設作為工作的重點。近年來,中國的商標申請量已經處于世界第一位,電視廣告也多以形象型的品牌廣告為主,企業、政府甚至個人都在以增加曝光率、提高知名度、提升產權保護為目標展開努力,這是極好的方向。

  然而,建設品牌是一件花錢多、精力投入大,而市場反應卻較慢的事。中國有大量的失敗案例,花巨資打造品牌,到最後,所有努力卻付之東流,有的甚至滿盤皆輸,從此一蹶不振。

  在產品服務與品牌塑造之間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常常被忽視,那就是——定位。

  最近的十年里,我一直在中國及亞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從事企業顧問工作,發現華人企業存在一個致命通病,就是不善于做戰略定位工作,企業決策多半是老板的拍腦袋工程,隨意性大。相比國外的優秀企業我們的差距還非常大,作為實現產業升級和優化的關鍵步驟的定位,應該成為大多數華人企業家的必修課。

 

  我是軍人出身,喜歡用軍事思維。定位設計者就相當于軍隊中的指揮官,一百個戰術上的成功也抵不上一個戰略上的失敗。

  現在流行著不同版本的商業模式、贏利模式、營銷模式或打造品牌模式,仔細研究下來,我們就會發現,一切的核心都來自定位。我比較認同高建華老師的見解,他認為“現代市場營銷是基于市場細分和產品定位這個基礎(50%權重),然後才是4P或4C組合(50%權重),從而形成完整的產品。”也就是說,品牌實際是定位的載體,而定位則是品牌的核心,是品牌的生存價值所在。無論何種商業模式,一旦定位不清晰,產品與客戶之間就失去了連接,品牌和服務就會轟然倒下,無論是根基穩固的大企業還是靈活輕巧的中小企業都是如此。

  定位是商業組織的生存基礎,知道定位的是能人,學會定位的才是高人。

 

  企業也是如此,明確自己的定位並持續不斷努力時,一個強盛的、基業長青的品牌才會建立起來。

  因此我們說,品牌是在定位清晰之後努力發展的必然成果,沒有定位也就沒有一切,定位定天下!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