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江南·懷人·其八
人去也,人去小棠梨。強起落花還瑟瑟,別時紅淚有些些。門外柳相依。
【柳相依】
曾經以為你是我的歸屬,到頭來卻發現,是我把心寄錯了地址。現在,請你把它還給我!可是,可是,寄還的心,能保證完美無缺,如當初一樣澎湃有力、鮮活無比麼?
一
從古至今,在文人筆下妙然開花的,莫過于愛情這個主題。從久遠的《詩經》,到漢賦、唐詩、宋詞,清小令,描寫愛情的詩句枚不勝數。
寫愛情,莫不是寫愛情中的酸甜苦辣。柳如是的詩詞,幽怨淒苦的情緒佔著相當的比例。仔細分析,雖然與她出身有關,更主要的,是與陳子龍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愛情有關。
讀過幾本關于柳如是的書,皆出自男人之手。無一例外,一致稱讚她才華出眾,冰雪聰明,同時卻又暗諷她放浪行骸,私生活隨意。以她的特殊身份來言,和男人交往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但從她高潔的品質分析,“放浪”二字,是對她人格的一種侮辱。這點,從她對陳子龍念念不忘的情感,就可看出一二。一個私生活隨意的女人,怎會專情于一個男人?還為他相思成疾、觸景傷情、絞淚難眠?
我想,柳如是之所以遭人非議,只是由于太優秀,還不懂得避鋒芒所致。
隨手翻閱史書,但凡優秀于男人的女人,加諸在她們身上的貶義詞,比別人的拐七八個彎還要多——淫婦、心狠手辣、姦詐無比、爭寵邀功、殺人如麻、重用酷吏……這是男人眼里的武則天,只因為她從男人手中奪了權,他們就恨不得將全天下的臟水全潑在她身上。
“媚娘”本是一個美好的名字,是一種眉目含情的美好,她那首《如意娘》更是令人喜歡: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哪個少女不曾懷春?這首詩,將一個懷春少女趁人不注意時,偷偷穿漂亮衣服的情景,刻畫得惟妙惟肖,令人忍不住莞爾。
那個勇敢美麗的女子,只因被先皇寵幸過,他駕鶴西遊了,豆蔻年華的她就得古佛清燈地守著。她的人生才剛剛開了一個頭,就直接從初春被打入了深冬,那盛春的美麗、濃夏的熱烈,秋的成熟與收獲,她還沒有享受一天,就要這樣枯萎了麼?
在男人的世界觀里,莫不如此。就算一萬個女人為他們殉葬殉情,也不覺得殘酷和過分。倘若有一個女人敢站出來抗爭,就是犯上作亂、大逆不道。眾口鑠金,男人們若不將她壓在歷史的五指山下,或扔進世人的唾沫星子里淹死,是不會罷休的。
媚娘,從她十四歲時敢站出來為太宗皇帝降伏烈馬,就可看出她的卓爾不群。既然年輕的高宗招惹了她,就得讓含苞待放的她完全盛開,芬芳于人間。感恩寺里“被”出家的媚娘,盼著英俊的情郎來救自己逃出死潭般的廟宇,是件天經地義的事情。有什麼好指責的呢?
彼時,已登上九五至尊的李治在大明宮中,左手王皇後、右手蕭淑妃的過神仙日子,早將他于太液池畔撩逗的那汪春水忘諸于九霄雲外了。媚娘,就算她再勇敢無畏,也只是女兒身,也有一腔女兒情懷。于是,她“憔悴支離為憶君”。看著身上無款無形無腰無身的醜陋僧袍,出于對宮中華裳美服和青蔥歲月的美好回憶,夜深人靜時,她悄悄打開木頭箱子,取出那條艷紅的石榴裙摩挲著,恨不得立馬穿給心上人看。
高宗來感恩寺視察工作,媚娘抓住機會殺回了宮中。我本善良。後來她對情敵大開殺戒、對政敵大開殺戒,是因為她不殺人,就會被人所殺。她的殺人,只是一種自保。
秦始皇焚書坑儒、宋太祖火燒慶功樓,殘忍毒辣之極,也沒有被過多責罵。痛罵媚娘,是因為她淩駕于唯我獨尊的男人之上了。男人的臉面傷不起啊,傷不起。為了將丟掉的臉面再找補回來,他們就大開“罵戒”了。如果武媚娘當初只低眉順眼的在感恩寺中老死,誰能記住她?也就不會遭受千年國罵了。
柳如是的悲哀也正是如此。如果她只做一名逆來順受的妓女,那絕世的才華和容顏,只等著男人上門來享用,像陳圓圓那樣,心甘情願飛入吳三桂編織的金絲籠中,而不講求什麼“以夫妻相待”的獨立人格,她的情路,會平坦許多。
同為秦淮八艷之一的柳如是,真的沒有陳圓圓會審時度勢。
陳圓圓像一只溫馴的貓,靜靜地棲息在吳三桂的膝頭,不喧囂,不要求平等獨立。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明明是為了自己的美好前途,男人們為替同類辯解,硬是將歷史性的漢姦事件,改編成了“衝冠一怒為紅顏”,為不折不扣的民族敗類、漢姦頭上罩了一方溫情脈脈的“愛情”面紗。不管什麼樣的愛,都無罪。吳三桂的醜行因此被淡化了。如此這般,陳圓圓便成了誘惑吳三桂當漢姦的紅顏禍水。就算如此,道貌岸然的史學家們也未對她過多的口誅筆伐,因為她畢竟是聽話的妓女嘛,而且還從了良,而且還出了家,而不是丟棄漢姦吳三桂另嫁他人。這才符合男人們三從四德、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個漢姦做賊婆娘的審美觀,或者說找樂子觀,或者說嫖妓觀。
說白了,這只是男人們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自私和嫉妒心理在作怪。就連大師林語堂也未能跳出這個怪圈,在《武則天正傳》里,他赤膊上陣,臉紅脖粗,唾沫星子飛濺地連篇通罵,恨不得一磚拍死武則天。當然,不用他拍,她亦作古了,而且是老死的,不是被拍死和罵死的。不過卻不小心暴露了他也是一個容不得女人優秀的心胸狹隘的小男人的真實面目,讓原本對他尊崇無比的粉絲們,去了大半。
不知林老可曾預料到,罵武則天不成,反蝕粉絲的悲催結局?
有句古話說得好,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還有一句古話叫槍打出頭鳥。如果說陳圓圓是一粒被歲月磨圓了的鵝卵石的話,柳如是就是一塊棱角分明的石子,不經過一番琢磨,是不會那般圓潤的。在棱角分明走向圓潤的路上,經受一些痛苦的打磨,也是正常。
二
可能生為女子,更能體諒女子心中為情所受的苦,和被負後難言的悲涼與絕痛,字里行間對男人就下手狠了些。
世間男子多薄情,但不是世間男子皆薄情。潘安也好,宋玉也罷,皆是歷史上有名的才華與相貌並舉的男子,可皆不入姐的法眼。
我所敬重的男人,當屬那個以寫《紅豆》詩而名揚天下和永垂青史的男人。他不光寫了《紅豆》詩,還寫了著名的《息夫人》:
莫以今時寵,忘卻昔日恩。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息夫人因花容月貌,而為夫君息侯惹來災禍。被楚王掠奪去之後,雖倍受恩寵,並與楚王共育有二子,卻始終沒有跟他說過一句話。因為她是一名“莫以今時寵,忘卻昔日恩”的女子,有了新的榮華富貴,卻忘記不了過去的夫妻情深。後來,她趁楚文王出宮打獵時,偷溜出宮外,找到息侯,知道不可能破鏡重圓了,就雙雙撞到石頭上殉情而亡。楚人感他們情深似海,在他們殉情的地方種下桃樹,並建廟祠紀念他們,尊息夫人為桃花夫人。
後人為桃花夫人作詩的不止一人,杜牧也曾寫過一首:
細腰宮里露桃新,
脈脈無聞幾度春,
畢竟息亡緣底事?
可憐金谷綴樓人。
很明顯的,這位杜大爺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在指責息夫人:息國的滅亡難道不是你造成的麼?你為何不能學習一下綠珠,跳樓死掉呢?
啊呸!
明明是男人見色起意後的獸舉,憑什麼讓迫不得已于苦難中茍且偷活的女人尋死明志呢?
同為男人,王維卻能體諒息媯被迫做了楚王妃後心中的那份不能愛、又不能恨,只能用沉默來抵抗的無奈心情,因為她與他畢竟孕育了兩個可愛的孩子。
王維的磊落不僅表現在他對女人的同情上,更表現在他對愛情的忠貞和潔身自好上。隨手查看下塵封的歷史檔案,中國歷史上幾乎沒幾個文人墨客是從一而終、不沾花惹草的。
而王維,就是其中一朵潔白的奇葩。
一次,王維在岐王的宴會上彈奏琵琶,琴聲淒婉動人,撩人心思,深深打動了在座的一位公主。公主讚他為“妙年潔白,風姿鬱美”,對他青眼有加。可他卻並未因此而攀梯直上,撩逗公主的芳心,而是專心于自己的文學和音樂,不敢越雷池半步。
金錢權勢是一塊最好的試金石,王維順利通過了測試。他真的如公主稱讚的那樣——妙年潔白。多年後,王維的愛妻去世,他未再續弦,也未納妾。與他同一時代的男人們,哪個不是妻妾成群,還要歌妓家妓養一堆的主?“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大牌的白居易尚且如此風流,唯獨他,那位喜歡于松下彈琴的翩翩公子,是那般的潔身自好。
依著傾城貌,嫁個有情郎。若這位詩詞琴畫樣樣精通的佳公子生在當今,該是多少女孩子心中的白馬王子呀?繼爾,求而不得,夜不能眠。
我就是其中一位。
如果臥子對柳如是亦是如此,給不了她將來,就不去招惹她,不向前邁出做露水鴛鴦的那一步,只與她做一對清清白白的文友,她的痛,該會少許多許多。愛了,只要愛還在,就要負責到底,繼續到底。拼盡全力,給她一個家,一所庇護的港灣,免她苦,免她憂,免她孤苦無依,免她顛沛流離。
因此,感謝那些不愛你,就不招惹你的男人吧。招惹了,又不負責,就是明晃晃的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