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1)對外交通到清邁旅遊一般以曼谷作為中轉地,交通工具可以選擇長途汽車、火車和飛機。根據我的實際調查,從曼谷到清邁的外國遊客中有 37%的人願意乘坐火車,盡管泰國的火車時常晚點,但沿途的風景實在令人陶醉。從曼谷到清邁,乘坐火車需要 12~15個小時,乘坐汽車需要 8~10個小時,而乘坐飛機則僅需1小時左右。從清邁機場到市區,出租車的價格大約為 150泰銖,若要去高速路以外偏遠的地方,則至少需要 200泰銖。從火車站到市區,紅色出租車的價格一般是 20泰銖 /人。K 火車從曼谷到清邁(終點站)約 851公里,特別快車的行車時間為 14小時 30分鐘,中途所經的主要車站有大城府 (Ayutthaya)、華富里 (Lopburi)、彭世洛(Phitsanulok)、南邦(Lampang) 等。L 汽車相對于火車來說,汽車的價格更為便宜。曼谷汽車北站(phaholyothin路的 Mo Chit汽車站,靠近乍都恰(Jatujak)假日市場)為旅客提供了諸多選擇。從曼谷出發到清邁需 9個小時左右車程。2)市內交通K 雙條車(Song Tharw)泰北大部分地區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就是雙條車。雙條車是由皮卡改裝,在後面加上棚子和兩條座椅,車體的不同顏色則代表了不同的線路。在路邊招手就能打到車,價格和目的地須和司機事先說明,到達目的地司機會停車,若需中途停車則須按下車頂上的紅色按鈕即可,下車前付費。紅車(Rot Daeng): 機場—古城、古城內及周邊這是在清邁城區和周邊最常見的雙條車,價格為 20泰銖,前往遠途則價格另計。白車(Rot Khaw): 東線 梅登(Mae Thaeng)—瓦落落市場(WarorotMarket)05:00~20:30山坎蓬(SanKampaeng)—Bor Sang-Maega-Doi Saket 07:00~21:00綠車 ( Rot Khiaw):東北線湄洲(Mae Jo)—新高速路(New Superhighway),也有部分車從杉曬(SanSai)到湄洲 (Mae Jo)黃車(Rot Leaning): 北線美林(Mae Rim)—昌卜(Chang Puak) 05:00—18:00薩克山(Doi Saket)—瓦落落市場 (WarorotMarket)05:00—22:00宗通(Chom Thong)—塔佩門(Tapae Gate)08:00—17:00去往因他農(Inthanon)須從清邁門上車在 Chom Thomg的 Wat Pra Thatsrichomtong 換車。藍車(Rot Fha):南線去南奔府(Lam Phum),在清邁的 Chiangmai Iron Bridge上車。 05:00~20:00橘色 ( Rot Som): 北線方(Fang)—清道(Chiang Dao)—查帕刊 (Chaiprakan)L 人力三輪車(saam-lor)短途費用約為 20~50泰銖,長途費用須議價。M 嘟嘟車(tuk-tuk)在清邁,嘟嘟車價格也如同曼谷一樣不穩定,但速度相對快很多,一般 60泰銖起價。
遊覽1)清邁國立博物館(Chiang Mai National Museum)清邁國立博物館門票清邁國立博物館位于高速公路邊,詳細介紹了清邁的歷史以及府轄內的文化,對蘭納王國同樣進行了著重闡述,同時對泰北重要的鐵路線進行了描述。參觀一圈下來,你會對 1932年前的蘭納王國有清晰的了解。 2)清邁藝術中心(Chiang Mai City Arts and Cultural Center)清邁藝術中心位于古城三王廣場後,中心全方位介紹了蘭納王國的立國、發展,並對清邁府、南奔府、南邦府等之前蘭納王國所轄疆土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對蘭納風格的建築做了詳盡的介紹。藝術中心里不光有圖文並茂的展覽板,還有描述泰北鐵路修建進程的模型以及蘭納時代的模型建築。在中心的二層還有手繪傘、織布等傳統手工藝可以學習,當然最棒的是,這里有中文語音服務。3)昆蟲博物館(Siaminsect Zoo)清邁昆蟲博物館展出了蓮花色的螳螂,黃色、綠色、棕色以及樹葉型、石頭型、樹枝型的螞蚱,還有寶石一樣美麗的昆蟲卵以及泰國最美麗的蝴蝶。在這里,你可以欣賞到從亞熱帶到熱帶的各種各樣的昆蟲。4)世界昆蟲和自然奇觀博物館(The Museum of World Insects and Natural Wonders)清邁世界昆蟲和自然奇觀博物館內所展示的是館主 Mr.ManopRattanarithikul數十年來廣泛收集的數以千計的昆蟲標本、蝴蝶標本、化石、礦石及貝殼等。該博物館成立的宗旨在于讓世人認識、喜愛、尊重並珍惜存在于大自然之中的一切生物。博物館雖然面積不大,但是收藏及展示標識很全。5)清邁動物園(Chiang Mai Zoo)清邁動物園位于素貼山腳下的清邁大學旁邊,也是泰國乃至東南亞唯一有熊貓的動物園。遊客在園內可以乘坐電車參觀包括樹袋熊、鴕鳥、長頸鹿、河馬、斑馬、巨蜥在內的 7 000多種動物。同時,動物園還擁有 133米長的水族館供遊人觀賞海底魚類。 岩岩小鏈接熊貓林冰2003年 10月,林冰的媽媽“林惠”與爸爸“創創”由四川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租借給泰國清邁動物園。經過 2次人工受精,林冰于 2009年5月 27日出生,並于 2009年 7月正式與公眾見面。林冰出生後即在泰國掀起了熊貓熱,就連泰國前總理阿披實也說林冰是泰中關係的一位“大使”。2009年 8月 10日,在泰國舉辦的百萬泰銖有獎徵名活動中,“林冰”這個名字以69%的支持率勝出。2009年 11月 1日,泰國 True有線電視網絡推出了“熊貓頻道”,通過動物園的網站 24小時實時播出林冰的生活起居。6)清邁夜間動物園(Chiangmai Night Safari)清邁夜間動物園是泰北乃至泰國最好的一家夜間動物園,從門口的白虎和巨獅就看得出來這里的霸氣。在這里,遊客們可以看到動物在夜間的真實生活。遊覽車在晚上九點開始發車,導遊分英語和泰語兩個語種,遊覽全過程大概需要一個小時。特別提示,拍照時不能用閃光燈。如果夠幸運,還可以近距離接觸那些可愛的動物。到達的時間早,就可以看到湖面上的激光表演。 7)柴迪隆寺(Wat Chedi Luang)柴迪隆寺位于清邁古城的中央。柴迪隆寺在泰文中的意思是“大塔寺”,又稱大佛塔寺。這座建于公元 1441年蘭納王朝的高塔原高 90米,經歷了公元 1545年大地震和 16世紀泰緬戰爭後,塔身有點傾斜。修復塔時在塔的東面發現了玉佛,後移至曼谷玉佛寺。20世紀 90年代,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日本政府出資對塔身進行了修繕以恢復部分原貌,但因沒人知道塔頂的真正樣子,修復後塔的高度僅剩 60米。寺院里面的玉佛現在供奉在曼谷玉佛寺中,但在公元 1475年以前,玉佛都是供奉在這里的。柴迪隆寺為了讓僧人有更好的英語水平,在寺院開設了英語角,你可以用英語與沙彌聊天和探討佛法。8)界遙寺(Wat Chet Yot官方名稱 : Wat Photharam Maha Wihan)界遙寺是位于清邁國立博物館邊上的一座宏偉的寺院,在和僧人聊天中得知,這個寺院的佛塔是倣照印度寺院 Mahabodhi Temple修建,以紀念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度過了 7周。塔前還有一個高聳出來的地基,說明那里曾經是一個宏偉的廟宇,然而時過境遷,現在上面只蓋了一間很小的佛堂。如果你去過北京的正覺寺 (北京五塔寺石刻博物館)或者上海靜安寺,就會發現界遙寺和五塔寺的風格幾乎相同。同受印度宗教文化影響,在不同的國家,用同種風格建造寺院,十分有趣。界遙寺岩岩小鏈接蘭納佛教藝術風格清邁寺院的風格不同于南奔、南邦、東部以及中部地區,大部分寺院具有濃烈的蘭納式建築風格並吸收了老撾、中國、緬甸等建築風格元素。由于曾是蘭納的都城,清邁也變成了擁有寺院最多的府之一。尤其在清邁市區,百步便見一所寺院。如果你想進行一次靜心之旅,清邁是一個不錯的開始。孟萊王徵服了哈利班超王國之後,將清邁變成了蘭納王國的首都。哈利班超對蘭納藝術風格產生了影響。萬宮堪(Wiang Kum Kam)的 Chedi Liam寺廟中的正方—扇形交叉寶塔就是一個典型。清邁府盡管在孟萊王統治時建立,但後經數次的修葺翻新,樣貌有了很大變化,幸好原始的蘭納藝術風格仍然存在。蘭納藝術風格在第一個時期中也顯示它受到了緬甸藝術的影響。公元1290年,有證據表明孟萊王曾經帶了很多緬甸的手工藝品到清邁。在公元 14世紀,蘭納藝術也受 到了印度藝術的影響。 蘭納藝術風格的精華是受到強烈的佛教信仰的啟發,當孟萊王在 13世紀徵服了哈利班超王國,佛教在當地已經完整建立。蘭納佛教藝術在 Tilokkarat和 Phra Muang Kaeo的統治時期最繁盛,在 15世紀到 17世紀時王國被緬甸控制時沒落,後重新興起于吞武里和曼谷王朝初期。蘭納佛教藝術反映了王國對佛教的信心和信仰,同時也反映了同周邊國家文化的關係,比如陀羅缽地國、高棉國、孟人、緬甸、素可泰、大城等。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創造了今天獨特的蘭納藝術風格。9)帕邢寺(Wat Phra Singh)帕邢寺位于清邁古城內 Rajdamnoen Road和 Samlam Road交界處。公元 1345年,明萊王朝的帕堯王修建了這座寺院,用來供奉其父的骨灰。帕邢寺是清邁等級最高的寺院——博士寺院,也是歷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寺院里有一尊非常古老的佛像,每年宋幹節的時候會放在寺院的門口處,以供信徒浴佛(給佛像澆上清凈的水,主旨是提醒人們時時要保有一顆清凈心,觀照自己的心是否清凈)。如果你會用流利的英語或泰語進行交流,那麼在這里可以與僧人聊天,做佛教紋身或者在住持的許可下出家。在寺院中你經常可以看到很多的小沙彌,其實這里也是一所重要的沙彌學校。你可以在沙彌學校的服務中心供養沙彌。10)松達寺(Wat Suan Dok)建于公元 1373年的松達寺坐落在素貼山腳下的清邁大學邊。泰語里面Suan是“園”的意思,Duk可以理解為“花”,所以松達大雄寶殿內蘭納裝束的佛像寺有“花園寺”之意。這里原是佛學大師素瑪那泰拉 (Phra SumanaThera)雨季時的居所,被蘭納國王看上後變成了國王的“禦花園”。松達寺主殿後面有幾座佛塔,據說最大的佛塔下埋了佛舍利子,傳說這里的每一座白塔都曾是歷代清邁國王的墳墓。雖然松達寺的等級只是一個大寺院,但地位並不低,因為清邁府的僧王住在這里,所以每年的宋幹節,盛大的儀式也會在這里舉行。寺院內還專設英語角供外國人和僧人聊天以提高僧人的英語水平。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參加寺院的禪修,時間是每周一、三、五的下午 5點(英文)。如果你喜歡攝影,日落時分的寺院景色絕美。11)悟孟寺(wat U mong/Wat Umong Suan Puthatham)悟孟寺坐落于素貼山下清邁大學旁。走在這個寺院中,不時可以看到人們寫下的各種箴言及生活感悟。佛教擁有大智慧,也會給我們帶來智慧。這座寺院也是孟萊王下令修建的,一尊苦修佛像就供奉在寺院的叢林之中,寺院中還有一條公元 1380年修建的隧道。寺院中有歐美僧侶,如果你時間充裕,也可以過來聽他們每天下午講經說法。12)蘭昌寺(Wat Lam Chang)蘭昌寺坐落于清邁城內,位置不是很好找 (可查找地址 32, moonmuang road lane 7 tambon srphum )。“昌”在蘭納和泰語中是“大象”的意思。公元 1292年至 1296年,蘭納王國的孟萊王建立了清邁城。建造城市的時候,用作運輸的大象進入城市,被保留在這個帶有池塘的樹林中。之後,國王在這塊地區域修建了一座寺廟,並安放了大象的雕塑作為寺廟的象徵。Lam Chang大略可理解為“圈養的大象”。13)清曼寺(Wat Chiang Man或 Wat Chiang Mun)清曼寺在古城中,是清邁古城范圍內最為古老的一個寺院,于公元 1296年由孟萊王下令修建。寺院中最有價值的佛像放在中央聖殿右邊的小聖殿中。其中一尊 PhraSatang Man佛像是水晶坐佛,只有 10公分高,不過這尊佛像跟玉佛一樣在緬甸流浪過多年,距現在大約有 1800年的歷史。據清邁人講,它有呼風喚雨的本領。另外一尊是 Phra Sila佛像,高約 20~30厘米,是大理石淺浮雕,54相傳有 2000多年歷史。14)布帕哈拉寺 (Wat Buppharam)布帕哈拉寺位于塔佩門外,和前清邁王室有著緊密的聯係。公元 1496年,寺院由 Ramuang Keao國王在karat國王的宮殿內建立。19世紀,Karat國王是拉芒高(Ramuang Keao)國中偉大的皇爺爺。清邁的執政者和人民于公元 1819年開始重新修繕這座寺廟,在修繕中加入了一點蘭納風格。後來又建立了圖書館,在普密蓬國王登基 50周年慶典上,作為獻給普密蓬國王的禮物。15)薩克寺與薩克山森林公園(Doi Saket)薩克寺位于清邁城東 16公里的薩克山上,這里不光是森林公園,同時也是清邁人學習佛法的地方。在寺院里你可以看到很多僧人在學習。寺院中的大佛在學習。寺院中的大佛精致美觀,如果你喜歡安靜,這里是不錯的選擇。寺院和蘇鐵山一樣,擁有兩條長龍。寺院在法會時會使用發光的神奇水晶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