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催眠可以開啟“陰陽眼”嗎?

時間:2012-03-02 15: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小隆在很小的時候,到關西摸骨時,一位全盲的大師告訴小隆的父母,小隆這孩子和一般的小孩並不一樣,因為小隆有第三只眼(陰陽眼),可以看見別人所不能看見的靈界事物。 

  隨著小隆慢慢長大,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一件件發生了。比如,小隆可以和家里面所供奉的神明“三太子”一同玩耍,甚至還會和大人們分享“三太子”和他說了些什麼話;又或是過年時,大年初五開工大拜拜,在一旁的小隆居然告訴父母,他看見財神爺騎著白馬飛走了。先不管小隆說的是真是假,大人們還是覺得納悶,為什麼只有小隆看得到呢? 

  而最神奇的事是,在小隆的姨婆租住的房子中,之前曾經發生有人上吊自殺的命案,但是一直以來,一大家子倒也住得平平安安。小隆的姨婆也會在每月的初一、十五,例行性地準備素果、罐頭與飲料,來祭拜這位已過世的房客。但是,不巧在某月中旬忘記了祭拜,小隆也剛好到姨婆家玩時,就告訴姨婆,說他看到有個女人站在屋里,破口大罵不知在罵些什麼,這令所有人都毛骨悚然。 

  一般來說,這麼神奇的小孩,應該不會令人擔心才對,但今年七歲的小隆在學校上課時,對于所有的事情都以一句“我就是不會”來回答。例如,老師問小隆:“為什麼不寫作業啊?” 

  小隆天真地回答:“我就是不會。” 

  老師再問:“數學考卷為什麼空白啊?” 

  小隆還是回答:“我就是不會。” 

  甚至問他:“為什麼考卷連自己的名字也沒寫呢?” 

  小隆依舊回答:“我就是不會。” 

  總的來說,小隆應付所有的事都以“我就是不會”來回答。每次考試,小隆也總是以交白卷來了事,令小隆的老師非常困擾。終于,小隆的父母焦急地帶著小隆到區域教學醫院求診兒童與青少年心理科,但是事情並沒有得到改善。後來,通過空中廣播的機緣,我輾轉地接觸到了小隆。 

  看到這里,也許有人會說,是不是因為小隆真有第三只眼,所以造成他有學習上的障礙?是他對老師所說的每件事都不願意接受,還是他沒辦法表達自己的想法呢?是不是因為他忙著和“三太子”玩耍,所以沒有時間寫考卷呢?對于這些一連串的疑問,我都通過催眠來一一為他解開謎團。 

  催眠並不一定要閉上眼睛。因為受術者是兒童,所以我利用和小隆對答的方式,來進行弗洛伊德“自由聯想法”的催眠協助。 

  “小隆,你看到我,感覺到什麼?”我問。 

  “麥當勞啊!”小隆回答。(我之前為麥當勞服務,有很多各國的紀念章挂在牆上) 

  “小隆,你看到麥當勞後一定還感覺到了什麼?”我問。 

  “3啊!”小隆回答。(麥當勞的商標M是有些像倒下的3) 

  “小隆,你看到3後,還感覺到什麼?”我問。 

  “三太子今天和我一起來啊!”小隆回答。 

  “小隆,你說三太子今天有和你一起來?”我問。 

  “有!三太子有一起來哦!”小隆大聲地回答。 

  “那叔叔拿這個球(我隨手拿起身旁麥當勞的玩具球),請你和三太子一起玩好不好?”我耐心地說。 

  “好!三太子拿到球在玩了。”小隆開心地說。 

  我接著說:“叔叔好想和三太子做朋友,小隆,請你幫我問三太子,問衪知不知道叔叔今年幾歲?” 

  小隆回答:“三太子他什麼都知道啊!他說叔叔你是十五歲啦!” 

  我進一步問:“哦,這樣啊!那衪知不知道叔叔在哪上班呢?” 

  小隆天真地回答:“叔叔,你是在加油站上班啦!” 

  我接著問了小隆許多大大小小的問題,連財神爺是多大尊、身高多少,小隆都可以比劃給我看。 

  在催眠治療的過程中,小隆的父母都一直陪伴在旁,所以他們可以了解整個過程,而我所問的問題都充分地證明,小隆這個孩子並沒有神通的能力,小隆只是比一般同年齡孩子多了一點想象力。因為,如果“三太子”真的可以和小隆溝通,那他就可以知道我今年多少歲,也不會回答我在加油站上班才對。 

  在這個催眠過程中,我通過一同玩樂的方式,告訴小隆只要一一回答叔叔的問題,叔叔就把麥當勞的玩具球送給他,以激勵的方式來進行溝通。我發現,其實小隆的學習障礙,是由于他每遇到逆境與挫折,他就選擇逃避。因此,在小隆的心中,可能就藏著幫他逃避現實與挫折的朋友,一個是“三太子”,另一個則是“財神爺”,這在心理學上稱為“人格化身”。 

  而且,每一次小隆的父母和別人談起小隆有神通的能力時,總藏不住眼里的得意,讓小隆的潛意識得到誤導且認為,只要他常常說到有關“三太子”和“財神爺”的事情,爸爸和媽媽就會很開心。而且如果遇到課業的難題,只要回答不會,事情就可以解決了。 

  ◎催眠術解析◎ 

  所以,小隆並不是真的不會,而是每次只要遇到難題,他的腦中就會直覺地反應回答“我不會”。我們應該要了解,其實小隆的“不會”後面,應該還有“為什麼不會”的答案,所以整個催眠治療需要不斷地持續進行下去。 

  上述小隆的情況,我通常會將其判定為“完全的人格面具”,或是潛意識的刻意隱藏。因為每一個人的精神狀況,不會永遠在一個非常穩定的狀態下。你應該知道,每一個人都有主次人格,每一個人都存在多重性格,不會只有單一人格。反倒是兒童比較容易單純地維持一種主要人格,但他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地學會在心中衡量所謂的人情世故——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這是因為每一個人都受到不同的主次人格影響,但是最終的判斷還是取決于你的主要人格。 

  聽完小隆的真實故事,你應該不難發現,在整個催眠的療程中,沒有一點點的怪力亂神。因此,催眠治療是非常科學的,是利用心理學來做精神上的輔導與咨詢。 

編輯:劉承思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