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前言 第 3 節膳食金字塔

時間:2012-08-23 19:17   來源:中國臺灣網

  講過了七大營養物質的功用,有些細心的讀者可能馬上就有疑問了:這些營養物質都如此重要,一個都不能少,一天得吃多少才夠呢?另外,人的胃容量是有限的,這樣有的營養素吃得多、有的吃得少的問題不可避免,為了保證營養均衡,這七大寶貝到底應該各攝入多少呢?這些疑問很有道理,其實,它們所涉及的就是營養結構或者說膳食結構的問題。

  現代營養學的巨大貢獻在于不僅僅排出了“七種武器”的兵器譜,還給出了科學的飲食結構的建議,總的指導原則是飲食結構要全面、平衡、合理。有意思的是,各種營養素按照在這個結構中所佔的位置和比例排列起來,很像我們所熟悉的埃及金字塔形,所以又稱“膳食金字塔”。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主要內容有八條,歸結起來就是: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每天吃奶類、豆類或其制品;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體重適宜;吃清淡少鹽的膳食;不飲酒,或限量飲酒;注意食品安全,吃清潔衛生、不變質的食物。

  根據上述膳食原則,將居民每天應吃的主要食物按品種分類,再按各類食物在日常膳食中的重要地位及應佔比重,由下而上組成營養膳食“金字塔”。

  *營養膳食金字塔(每天建議攝入量)

  第一層塔底為谷類和薯類:以大米、小麥、面粉、玉米、高粱、土豆、紅薯等谷類和薯類食物為基礎,日人均需要量為300∼500克,約佔人體每日總熱量的65%∼75%。谷類和薯類除提供機體能量外,還提供礦物質、維生素和粗纖維等,在膳食金字塔中所佔比重最大。

  第二層為蔬菜和水果類:僅次于谷類、薯類而位居第二。蔬菜水果能供給人體礦物質、維生素、粗纖維等,能有效預防便秘、糖尿病、肥胖症、心腦血管病、癌症等富貴病。這其中,紅綠黃色較深的蔬果含維生素等營養較為豐富。

  第三層為魚、肉、禽、蛋及奶類和豆類:主要提供動物性蛋白質、一些較為重要的礦物質如鐵、鋅等和重要的維生素A等。豆類富含優質植物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對健康十分有益。牛奶是鈣的最好來源,如能喝上2袋牛奶,可補充鈣600毫克,能滿足人每日所需800毫克鈣的大部分。

  第四層塔頂為油脂類:包括脂肪、食用油、糖和鹽等,在整個金字塔結構中,數量與比重均最小,約佔每日總熱量的15%∼20%左右。應以植物油為主,鹽6克左右。多食鹽會導致高血壓,多吃糖患齲齒的幾率增加,多吃動物脂肪易引起心血管病。據統計,我們中國人普遍食鹽超標100%左右,一定要警惕。

  需要說明的是,膳食金字塔是為一般成年人設計的膳食指南,不同的人群應根據實際情況做適當調整。如老年人應適當降低標準,而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中青年、懷孕和哺乳期婦女等應適當增加標準,以滿足機體的需要。另外,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食源與食俗不盡相同,可以因地制宜。如農村、山區可充分利用羊奶、牛乳及花生、核桃等土特產,水鄉漁場可適當多吃魚及水產品,牧區可適量增加畜肉及乳類的攝取。此外,當條件限制,無法找到寶塔相應層級食材的地區,也可以採用替代措施,比如用豆類代替乳、肉類,用蛋類替代魚、肉類,用花生、核桃替代動物性食品等。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