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第一章 續命丹

時間:2013-01-09 13:34   來源:中國臺灣網

  第一章        續命丹

  人生在世,生死二事最大。而常人又多不以之為重,但趨于名利富貴。然而不論他是何等的人物,終難脫“病、死”兩途,人生無常,富貴盡處,總是要給他些苦頭來受。大限至時,每每悔之晚矣!皆期望于醫者救命。于是活人之術昌矣!本書但講述些醫林中的故事來,以文揚醫道爾!

  明,洪武年間,天下初定。唯避走塞外的前朝元人遺部時犯邊關,是為大患。明太祖朱元章于是任命藍玉為大將軍提十萬雄師遠徵漠北,擊殺元人主力脫古思帖木爾部。

  有河南醫者楊啟風受徵從軍。那楊啟風本開封人氏,兄弟兩人。其兄娶妻另過,楊啟風侍候老母親過活。時值天下變動,烽火燎原,動蕩不安的世道消去了楊啟風曾經的功名之想,更不是那般胸懷大志能乘亂世崛起的人物,保得性命下來便已是萬幸了,于是楊啟風靜心安貧,不再做它想,與人做以閒工度日。

  也是該那楊啟風時來運轉,三年前幫人去洛陽販運藥材,在一家藥館內偶遇一老醫,眼瞅著從其身上遺落一物。楊啟風上前拾了,喚住那老醫還了他。或是那老醫被楊啟風拾金不昧的行為所感動,也是瞧著楊啟風生得順眼些,不是那種看著討人厭的,于是說了聲“隨我走罷,與你一營生,可保你衣食無憂!”楊啟風便也稀里糊涂地隨了他去。

  楊啟風隨那洛陽老醫習了三年醫道,老醫見他勤奮些,也自悉數而授。

  一日,老醫鄭重地對楊啟風道:“可活人活己矣!醫者慈悲,濟世救人!切記!切記!”言畢,遺其而去。楊啟風朝師父的背影叩了三個頭,從此遊醫于開封一地,診疾施藥,每有療效,偶也有病家遣車馬迎送,得意一時,自是有了安身立命的本事。

  後,開封府徵兵,楊啟風代兄從軍。半年後隨大軍遠徵漠北。楊啟風因不曾顯示醫術,作為一個無名小卒,還未為人知。也是他還沒有做軍醫的資格,那般軍醫可都是從京城太醫院里派來的醫士,非民間醫者所能擔當的。楊啟風期望的是,快些打完仗,回老家開封仍舊做他那個自由自在的遊醫去。

  且說藍玉率十萬大軍數破元人兵馬,追尋元人蹤跡至捕魚兒海(今貝加爾湖附近)。斥侯回報,已是距離元軍大營不過數十里之遙。藍玉于是命大軍扎營安寨,以待尋機與元兵主力決戰。

  傍晚時分,藍玉僅率十余輕騎離了大營前去探察軍情。潛行二十余里,待上了一高地,駐足遠望,前方隱見元人的牛馬營帳。

  時值初春,雖至四月,然處這寨外之地,乍暖還寒。又至傍晚,殘陽如血,旌旗獵獵;草浪翻滾,鳥獸絕蹤,天高地闊的萬里草原籠罩在一片蕭殺的氣氛當中。

  “肅清漠北,在此一役!”想起臨行前,大明皇帝朱元章囑咐的一句話,藍玉剛毅的臉上,露出了幾絲憂鬱。大軍深入,遠道奔襲,不及元軍以逸待勞,此番一戰,實是吉兇難料。

  “大丈夫建功立業,也在此一戰了!”藍玉精神又為之一振。遠眺元營,似有所思。

  “大將軍,敵人騎兵,我們被發現了!”這時,一名警惕的護衛指了左前方驚呼道。

  藍玉轉頭看時,見有百余騎蒙古騎兵正從一土坡衝下朝這邊逼來。十余名護衛,刀槍出鞘,神色為之緊張。

  “回營!”藍玉淡淡地道。掉轉馬頭,驅騎而走。

  而在此時,四下里號角連起,已是又有一百多人的蒙古馬隊迂回到了藍玉等人的背後,攔住了去路。這是與元兵外出遊視的巡邏隊遭遇了。

  那藍玉戎馬一生,只身犯險的情形經得慣了,自是處變不驚,此時冷哼了一聲,拔出腰中佩劍,率了十余名衛兵迎頭衝擊,全然不懼。護衛們見了,各自吶喊一聲,緊擁了藍玉,奮勇地衝上前去,決心死戰。

  那些元兵見對方僅有十余騎,開始以為是明軍的斥侯,待離得近時,發現其中竟有一名軍官身份的人,身披金盔銀甲,氣宇威武,自是異于普通的軍官。元兵雖然還不知是藍玉本人到了,但也曉得了是明軍中的重要人物,意外之余,頗呈驚喜,立時展開了圍攻,意在擒殺藍玉。

  藍玉與十余名衛兵武功都自不弱,然則畢竟是寡不敵眾,在斬殺了數十名元兵之後,藍玉身邊也僅剩下了五六個人了。

  然而就在這時,一名元兵乘藍玉不備,在旁邊尋個空檔暗里一箭射去。元人是遊牧民族,精于馬上刀弓,多是善射之人,這一箭力道迅猛,竟貫鎧甲。藍玉正拼搏間,忽感胸前一痛,已被流失所中。身形一歪,棄了手中的寶劍,幾欲跌下馬背。

  “大將軍!”僅剩的數名護衛齊聲驚呼。元兵見狀,各自呼呵一聲,又自群攻而上。

  就在這危急時刻,元兵背後忽然殺聲大起,原是藍玉帳下副將郭英率一隊人馬來援,立將偷襲藍玉的元兵擊潰,四下散去了。來得也是及時,若再晚些,怕是出大事了。

  那郭英忽見了藍玉受了箭傷,正被人從馬背上扶下,不由大吃了一驚,上前探視時,藍玉臉色蒼白,已呈昏迷狀。郭英驚駭之余,忙命人護了藍玉返回了明軍大營。

  明軍大營。中軍營帳的床榻之上,那藍玉雙眼緊閉,臉色慘白,已是無了一絲血色。十幾名軍醫正在手腳忙亂地進行處置。俱是神色凝重。

  待一名老成的軍醫從內帳走出,郭英等眾將忙圍上前來。郭英焦急地道:“大將軍傷情怎樣?”

  那軍醫猶豫一下,沮喪道:“箭頭入里太深,傷及臟腑,並且失血過多,大將軍怕是挨不過今晚了。我……我等已是盡了力了。”

  “什麼?”郭英聞之驚怒道:“爾等一群廢物,速想法子救大將軍過來,否則我們誰也別想活著回去。”

  那軍醫聽了,驚恐地退回了帳內。

  郭英之言非虛,這場戰爭已是到了關鍵時刻,明軍遠徵塞外,雖有小勝,但元人主力未滅,勝負還未能分得,若是主帥藍玉有事,戰事必能發生顛覆性的逆轉,後果難料。

  郭英隨後對身旁的幾名軍官著意叮囑道:“大將軍的傷情萬勿泄露出去被元人知道,否則營無主將,軍心動搖,對方乘機來攻,我等危矣!”眾將唯唯。

  郭英又密囑一心腹道:“你且暗令各營做好準備,加強警戒。大將軍一旦有事,三軍當連夜拔營,悄悄而退,待退回邊關再做計較。”

  且說那楊啟風見中軍大帳之內,夜里燈火不息,眾軍醫進進出出,人人皆呈惶恐之色,已是偶聞得大將軍藍玉外偵軍情,不慎為箭所傷,看其情形,怕是傷勢嚴重,命在旦夕了。

  楊啟風心中此時忽地一動,可是令自己出人頭地的機會來了嗎?他在中軍帳外猶豫了好一會,這才一咬牙,壯著膽子走了過去。

  且說郭英在帳內正自坐立不安,有人來報:“郭將軍,帳外有一小校喚做楊啟風的,自稱懂得醫術,攜有奇藥,願試救大將軍。”

  “真的!”郭英聞之大喜道:“快請進來!”

  那楊啟風進得帳來,朝郭英一拜道:“小人叩見郭將軍!”

  “起來說話!”郭英上下打量了一番楊啟風,說道:“聽說你懂得醫術。此番毛遂自薦,看來也是有些手段的。不知你如何來醫治大將軍的箭傷?”說到這里,郭英語氣一肅。

  “回郭將軍,小人曾得高人傳授醫術,且幸得一秘制奇藥,名為‘續命丹’。”楊啟風頓了一下,又接著說道:“此藥奇效在救治垂危之人,能在短時間內將人身精氣搜盡集中,激發出僅存的生命力,為緩時救治贏得時間。任它多兇險之症,甚至于昏迷瀕死者,只要服了這種‘續命丹’,便能在短時間內醒如常人。”

  “你的這種‘續命丹’能將大將軍喚醒嗎?”郭英聞之,精神一振。只要藍玉能醒來挨過今晚,營中軍醫們或是能有法子救他。

  “小人願意一試。”楊啟風道。

  “必需救醒大將軍,否則你走不出這中軍大帳。”郭英站起來,盯著楊啟風冷冷地道:“你既敢窺探出大將軍傷重昏迷這等軍中機密,按軍律當斬。不過你若能救醒大將軍,自可將功贖罪,且能獲得個一生富貴。”

  楊啟風聽了,心中一蒢,已是有了悔意。然則既已決定進來,已是退不得了,于是硬著頭皮說道:“小人明白。”

  郭英隨後帶楊啟風進了內帳。此時躺在床榻上的藍玉臉色已白如薄紙,且已泛起了一層青黑,如死人一般了。十幾名軍醫站在周圍,俱呈慌恐,皆是束手無策。

  “死……死了!”楊啟風心中驚呼了一聲,懊悔道:“來晚了!人之一死,神仙不救。我何以這般魯莽。”

  “大將軍傷勢如何了!”郭英見狀,此時也自一驚,忙問道。

  “氣血耗散得過快,脈微欲絕!怕是……”一名軍醫無奈地搖了搖頭。

  “那還有得救!”這邊的楊啟風聞聲卻自一喜。

  眾軍醫聞之,皆不由得茫然地望著這名軍中的小兵,何以出此狂語。因為他們這些來自太醫院的經驗豐富的軍醫們都無術可施了。

  “那還不快施法子救治大將軍,等著做甚!”郭英焦急之余,頗有些激動地道。

  楊啟風忙從懷中掏出一顆紅色的藥丸,遞于一名軍醫道:“將此藥丸以溫水化開,灌于大將軍就是了。不足半個時辰自會醒來。”

  “你這藥能將大將軍救醒?人之能醒,那自會氣血歸脈,再施以上等的金創藥,挨過今晚,就會沒事了。”一名軍醫驚喜之余,尤自訝道。

  楊啟風上前摸了摸藍玉的脈位,果是脈微欲絕,但仍有一口氣在。于是心中一松,順嘴說道:“莫說一晚,就是兩晚,我也能保得大將軍無事。”

  “哦!”眾軍醫們望著這名營中的小兵,都感到了費解。在這群醫束手之時,竟也有人冒死示藥,雖然說是有些不可思議,或許真是有那能令人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幾名主事的軍醫見郭英也發了話,互相點頭示意,當前情形,只有死馬當做活馬醫,試一試了。

  隨有軍醫將那丸丹藥以溫水化開,用那通了心的牛角將藥水緩緩灌入藍玉的口中。然後眾人肅立一側,靜等那藍玉自行醒來。

  那楊啟風心中也自忐忑不安,雖是說以前用這續命丹也救治過比藍玉現在的情形還要危險幾分的病人,也自有些把握和信心,但是這次救治的畢竟是三軍主帥大將軍藍玉,萬一有什麼意外,自家性命可就不保了。尤其是見那些軍醫們都在以一種狐疑的眼光冷眼看他,心下愈來愈沒有了底數,一層冷汗不由從額頭上流了下來。此時此刻,可謂度日如年。于是楊啟風暗里咬著牙,祈求著藍玉盡快醒來。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果然那續命丹的藥力起了作用,偶聞藍玉喉中一響,憋在胸中的一口氣竟自順了過來。臉色也隨之大緩。

  “大將軍就要醒了!”立時滿帳驚喜。

  此時的楊啟風心中一松,坐在那里,已是汗流遍體。

  “大將軍脈象漸復,有得救了!”一名老軍醫扶脈後,欣喜道。

  “一個時辰後,再與大將軍服進半丸罷。”楊啟風又出示了一丸續命丹,癱坐在那里,有氣無力地道,暗中也自長吁了一口氣。

  “果然是靈丹妙藥!你救了大將軍一命,剩下的事就交給我們辦罷。”那名老軍醫此時恭敬地說道。眾軍醫也為之側目。

  “你也救下了三軍將士的全體性命!沒想到軍中竟也藏有你這位醫中聖手!且隨我去歇息。大將軍日後破敵,你當居首功。”那郭英驚喜之余,感激地上前親自扶起了癱坐在一側的楊啟風。

  那楊啟風被郭英熱情地邀請到了自己的大帳中,叫人上了酒菜,親自敬酒。楊啟風不免受寵若驚,連飲數杯之後,不勝酒力,竟自大醉睡去。

  待楊啟風一覺醒來的時候,已是在第二天的傍晚時分了。睜眼看時,四下無人,卻是睡在郭英的大帳中,心中倏地一驚,感覺不是個事,忙起身走出了來。

  帳外站有郭英的衛兵,見楊啟風睡眼朦朧的出了來,迎上前恭敬地道:“郭將軍有命,待先生醒後即刻去中軍大帳,大將軍要見你。”

  一夜之間,竟被人稱作了“先生”,楊啟風心中無比的受用,在十萬大軍中,只有藍玉身邊的幾位謀士被人敬稱為“先生”。

  “看來大將軍已是醒了呢!”楊啟風心中興奮之余,背負著手,躊躕滿志地踱著方步朝中軍大帳走去。他已是看到了自己前面的一片光明大道……

  中軍大帳之內,藍玉已醒如常人,此時露著包扎好的胸前傷口坐在那里正與郭英等幾名副將議事。

  郭英說道:“元人已經懷疑到了昨天被他們射傷的人就是大將軍了,今天派出三路兵馬前來挑釁試探,我方皆閉門不戰,堅守不出。元人雖疑,因畏懼大將軍之威,還不敢有所妄動。”

  “既如此,不妨將計就計,今晚全軍拔營隱退,以此來證實我傷重不治,營中有變。待元兵乘機追殺之時,半路設以伏兵,一役將元人的主力解決掉。同時另路兵馬突襲元軍大營,必要將那脫古思帖木爾君臣一並擒了。那麼此番塞外出徵,可收全功。”藍玉眼中精光暴盛,卻自沉吟道。

  “大將軍高明!”郭英與幾名副將齊聲附和。

  此時有帳外值守的親兵進來報之楊啟風到了。藍玉聞之笑道:“救命恩人來了!快請!”隨對郭英等人道:“且去依計行事罷!”郭英等人施禮退下。

  “小人楊啟風叩見大將軍!”楊啟風進得帳內,忙疾走上前俯身拜倒。

  “不必多禮,快快請起!你那靈藥救了本將軍,便是我藍玉的恩人。日後見我,可免去一切軍中禮數。”藍玉抬手笑著,感激地說道。

  “小人不敢!”楊啟風抑制住心中的激動,仍自跪在地上說道。

  “起來說話!”藍玉又自命令道。

  楊啟風這才站了起來。偷望了一眼藍玉,說道:“不知大將軍傷勢怎麼樣了?”

  “得你靈藥之功,又服了幾支野生老參,元氣復之八九,已無大礙了。”藍玉說道。

  “這是大將軍洪福齊天!更是天佑大明!”楊啟風應道。

  “呵呵!你倒會說話。”藍玉微點下頭,含笑道:“沒想到軍中竟然藏有你這位醫中的聖手,懷有救死的靈藥。我藍玉不死,這兩日必要在這大草原上建那曠世奇功,你當居一半。日後且在帳下聽用,待得勝還朝之時,我自會將你舉薦給太醫院,去謀個太醫當當,也令你的醫術本事有個發揮的地方。”

  楊啟風聞之大喜道:“多謝大將軍成全!”

  要知道民間醫者進那太醫院,是比考那科舉還難上十分。這是楊啟風做夢都想不到和不敢想的事。

  藍玉笑道:“也是你有這個本事擔當得起,否則我推薦一個白癡去,豈不引人笑話于我。對了,你的醫術是家傳的嗎?”

  楊啟風道:“回大將軍,小人本河南開封人士,數年前偶得一位洛陽老醫傳授醫術,同時秘授有起死回生功效的方藥續命丹,小人以此活身立命。後代兄從軍,有幸在大將軍帳下效命。”

  “哦!原來是你得了奇遇!看來也是天意不亡我藍玉,讓你偏偏隨軍出徵塞外隨了我來。好好好!楊啟風,你救我之事,日後我必會上奏朝廷,為你請功,送你一場富貴。”藍玉點頭說道。

  “多謝大將軍!”楊啟風暗喜之余,俯身再拜。

  當天晚上,十萬明軍乘著夜色,全軍竟自拔營退去。立被元兵斥侯偵知,回報元營。

  那脫古思帖木爾聞之大喜道:“明軍千里來襲,已是鞍馬疲憊,再加以糧草不濟,本能一擊而潰。如今又不戰自退,當是昨日被我神箭手射傷之人必是藍玉本人了。三軍無主,勢如趕殺牛羊也!實乃天助于我!重返中原,復得天下,在乎此了!”言罷,遂命太尉蠻子率元軍主力追擊明軍。

  且說那太尉蠻子率兵馬一路追趕,卻不見半個明軍的蹤影,正自疑惑間。忽聞一聲炮響,四下里火光通明,喊殺聲一片。明軍似從天降一般,滿眼皆是。

  而在此時,元軍大營方向也自火光衝天,隱隱傳來殺戰之聲。

  那太尉蠻子見變故迭起,知道中計,驚慌之余,也只好率了兵馬硬著頭皮迎戰。

  這一仗從夜里打到天明,殺得是天昏地暗,日月無光,聲傳幾十里之外……

  在千名精悍衛隊環護下的一座山包上面,傷勢未愈的藍玉端坐在一張虎皮大椅之上,神色峻冷,靜觀著眼前的這一切。旁邊站立著的是那楊啟風,此時已是看得心驚肉跳。前方這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搏殺場面,早已將他看得呆了。暗里慶幸,那一丸續命丹不但救了藍玉的性命,也救下了自己的性命。否則自己也免不得持了刀槍去與元兵進行生死相搏。

  尤其令楊啟風震驚的是,自己的一丸丹藥救下了藍玉一命,卻要有幾萬人的性命喪失在這場殘酷的殺鬥之中。師父洛陽老醫教導他的“醫者慈悲,濟世救人”的話語,在眼前的這場戰爭中失去了任何的意義。此時此刻,他又能救得了誰呢!甚至于他還未能將一個救人的醫者如何置身于這場殘酷的戰爭之中,及救人和殺人的關係還未能理順清楚。一將功成萬骨枯,不知要耗去多少醫者的信心。

  此番一戰,明軍大獲全勝。擊殺太尉蠻子,斬首數萬。追獲脫古思帖木爾次子地保奴、吳王朵兒只、代王達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屬三千人,俘虜其他七萬七千人,並玉璽、符敕金牌、金銀印諸物,馬駝牛羊十五萬。整座蒙古草原為之震動。

  那元主脫古思帖木爾在大營被攻破之際,率太子天保奴、知院提怯來、丞相失烈門逃走和林。遇另一元部也速迭爾。竟被那也速迭爾殺了脫古思帖木爾和太子天保奴降明邀功了。自此以後,退走塞外的元朝遺部,無有能力敢再窺視明朝天下者。

  捷報傳遞京城,皇帝朱元章聞之大喜,讚那藍玉有漢時抗擊匈奴名將衛青、霍去病之功,並加封藍玉為涼國公,告示天下。

  此時的楊啟風以獻那奇藥續命丹之功,博得藍玉信賴和倚重,尤是春風得意,竟自在三軍之中,唯他一人往走帥帳無礙,令一眾軍醫暗里羨慕而已。藍玉私下里又自賞了楊啟風金銀無數,以報他救命之恩。無得命在,哪里又有今天的功勳榮耀。

  藍玉掃蕩漠北,一戰而成。待他傷愈之後,這才班師回京。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