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怨、無求、無恨,無悔。
這是一種光明通透的心態,這是一種放下一切束縛後看到的自己。陽光下再也沒有任何黑暗,身心安住,舒適自然,這是源自于生活的本質飛躍。
人生遠的不是距離,而是你缺少與人世間的心心相印。當自己親自經歷人生的喜悲後,才能清醒地看清自己。生活是最好的老師,當自己親身經歷人生的起伏後,才會明白這生活的意義。
明朝朱元璋建新政權後,賜給五臺山碧山寺方丈金碧峰禪師一個玉缽,禪師非常喜歡。金碧峰禪師自從開悟以後,能夠放下對其他諸緣的貪愛,唯獨對這個吃飯用的玉缽愛不釋手,每次要入定之前,一定要先仔細地把玉缽收好,然後才安心地進入禪定的境界。
有一次,閻羅王因為他的世壽已終,準備把業報還清,便差幾個小鬼來捉拿禪師。金碧峰預知時至,想和閻羅王開個玩笑,就進入甚深禪定的境界里,心想,看你閻羅王有什麼辦法。幾個小鬼左等右等,等了一天又一天,都捉拿不到金碧峰,眼看沒有辦法向閻羅王交差,就去請教土地公,請他幫忙想個計謀使金碧峰禪師出定。
土地公想想,說道:“這位金碧峰禪師最喜歡他的玉缽,假如你們能夠想辦法拿到他的玉缽,他心里挂念,就會出定了。”小鬼們一聽,就趕快找到禪師的玉缽,拼命地搖動它。禪師一聽到他的玉缽被搖得砰砰地響,心一急,趕快出定來搶救,小鬼們見他出定,就拍手笑道:“好啦!現在請你跟我們去見閻羅王吧!”
金碧峰禪師一聽,了知一時的貪愛幾乎毀了他千古慧命,立刻把玉缽打碎,再次入定,並且留下一首偈曰:
若人欲拿金碧峰,除非鐵鏈鎖虛空;
虛空若能鎖得住,再來拿我金碧峰。
當下進入了無住涅槃的境界。
散盡浮雲落盡花,到頭明月是生涯。試想一下,當有一天我們的心靈如同虛空般,再也沒有任何束縛,那是怎樣一種自由。
水流花放鳥自鳴,
天際亂雲散虛空。
青杏一樹春轉深,
少年寸心寸寸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