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6.從來沒有人能夠一步登天

時間:2012-08-30 08:23   來源:中國臺灣網

  俗話說: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凡是那些令人矚目的成就,沒有哪個是一夜之間取得的;所有成功者沒有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是不可能獲得“登天”的成績的。

  現在人人都知道澳大利亞伍爾沃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零售超市,卻很少有人知道,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它剛剛成立的時候,也經歷過一段不小的波折。

  1924年伍爾沃斯先生向朋友借了300澳元,創立了自己第一家5分店,店里的商品都是5分錢一件。這一天才的創意為他帶來了很好的收益,一時間生意非常紅火。

  被美好的前景激勵著的伍爾沃斯開始有些暈頭轉向,為了能夠盡快地賺到更多的錢,他在澳大利亞西部接連開設了4家分店。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慘淡經營、苦苦掙扎,在這4家分店中,竟然有3家賠錢。

  經歷了第一次失敗的伍爾沃斯開始冷靜了,他分析失敗的原因:首先自己沒有開分店的經驗;其次信得過的手下沒有精力管理那麼多家店面,而且在管理方面也有很大的漏洞。

  對于這些錯誤,伍爾沃斯作出了深刻的檢討,並隨後採取了穩打穩扎的策略。

  在其後的十多年時間里,他雖然一共只開了12家分店,但是由于家家賺錢,卻給他帶來了很多發展飛快的同行都無法企及的收益。

  步子大了容易栽跟頭,伍爾沃斯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那些真正使成功者不同于普通人的,是他們心甘情願地一步接一步往前邁進,不管路途是崎嶇還是平坦,他們都一步一個腳印地堅持向前。一個能成大事的人,就要有這種堅持的意志。

  有這樣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

  一位年輕的畫家,剛出道時,三年也沒有賣出去一幅畫,生活窘迫的他為此感到非常苦惱。于是,他便去求助于一位全國知名的老藝術家。

  到了老藝術家的家里,他將自己的苦惱向老藝術家傾吐了出來,問為什麼自己整整三年居然連一幅畫都賣不出去。那位老畫家微微一笑,開口問他的一幅畫大概需要多少時間完成,年輕人的回答是大概一兩天,最多不需要三天。

  老藝術家聽了哈哈一笑,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年輕人,其實我也是像你這樣的啊,不過是把時間顛倒過來,我用三年的時間去畫一幅畫,當畫畫好了,不到三天就賣出去了。你那方法不行,要不就試試我的方法吧!”

  年輕人聽了老藝術家的話,若有所思,匆匆道謝離開了。

  成功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那些靜下心來應對長時間的苦難與挫折的人,才能夠繩鋸木斷,滴水穿石。

  李白有句詩叫做“十年磨一劍”,這是一個成功者必須具備的良好心態。太史公司馬遷寫《史記》用了18個春秋,班固寫《漢書》用了20多年,王充寫《論衡》歷時30多年,許慎用了22年才完成《說文解字》,玄奘寫《大唐西域記》用了17年,司馬光寫《資治通鑒》用了19年,王禎寫《農書》花了15年,徐霞客寫《徐霞客遊記》歷時34年,宋應星寫《天工開物》用了20年,李時珍寫《本草綱目》花了27年。我們看看古代的先賢,但凡取得大成就的人都要經歷過一段艱苦卓絕地奮鬥。

  現在社會發展是越來越快了,飛快的生活節奏和貪婪的物欲讓許多人變得急功近利,他們總是幻想著不勞而獲或者說少勞多獲,殊不知,正是這種心態才使得真正的成功人士越來越少。

  一個能夠獲得成功的人必然是那種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不為一次次的挫折所影響的真英雄。

  我曾看過有很多人在剛一步入社會時都擁有非凡的雄心壯志,但當遇到了一點挫折就變得畏縮不前。對于這樣的人,我就只能用志大才疏這個詞語來形容了。

  羅馬不是一夜之間建成的,古往今來凡是成功者,也絕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一步登天的。在挫折和失敗面前不低頭,解決掉一個又一個問題,才是他們成功的關鍵。

  再遠的徵程也是由一個個腳印組成的,這些腳印中有些固然堅實,但有些也會出現趔趄或者摔倒。

  一個心理裝著目的地的旅行者是絕對不會因為摔倒就放棄徵途的。同樣,一個積極進取的人也不應該因為失敗而放棄拼搏。

  一句話安慰

  失敗者,往往是熱度只有五分鐘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堅持最後五分鐘的人。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