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10.別人都不看好你,你才有機會證明自己

時間:2012-08-30 08:22   來源:中國臺灣網

  我們常常提到“黑馬”——出乎意料而勝出的贏家,“黑馬”之所以“黑”就是因為他不為人所看好,人們相信他做不到,但是最終他卻做到了,進而讓那些不看好他的人瞠目結舌。

  現在大家都知道,梅蘭芳先生是不世出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梅先生原本也是一匹“黑馬”。

  十九世紀末梅蘭芳出生于京劇世家,從小對京劇耳濡目染的他在八歲的時候,也向家里提出拜師學藝的請求。對于梅蘭芳這一請求,家里自然是答應,于是就開始給他物色老師。

  梅蘭芳要學的是旦角,男孩子學旦角,唱、念、做、打,都要模倣女性。

  剛學的時候,梅蘭芳入門很慢,一出戲師傅教了很長時間,他還沒有學會。耐不住性子的師傅終于有一次找到梅蘭芳的父親說“這孩子不行,不是塊唱戲的材料。”

  父親將師傅的話告訴梅蘭芳,他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並不因此而氣餒,反而更下定決心一定要學會唱戲。

  沒人教他就自己學,他用心思考,反復練習,一段唱詞,別人唱幾遍就不練了,他總要堅持練二三十遍。經過刻苦練習,他終于練出了圓潤甜美的嗓子。

  當時師傅拒絕梅蘭芳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他的眼睛有點近視,沒有神,被人形容成“金魚眼”。

  按照常識,對于京劇里面的旦角來說,眼神是最重要的。這怎麼辦呢?梅蘭芳就養了幾只鴿子,每當鴿子飛起的時候,他就緊緊盯著飛翔的鴿子。

  他還經常注視水中遊動的魚兒。漸漸地,他的雙眼越來越有神。日子一長,人們都說,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了。

  就是在這麼刻苦的練習下,梅蘭芳由當初的“不是唱戲的材料”終于唱成了名角,最後還成了獨創一派的宗師。

  一個人不是做任何事都能夠得到別人掌聲的,當質疑和嘲諷的聲音困擾在你的腦海揮之不去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曾猶豫過?是不是要放棄那個不被他人看好的理想?

  當所有人都向你勸告、用他們的“事實”證明你的選擇是錯誤的時候,你是否也曾想過要按照他們說的去做?

  這是每一個有理想的人都曾經面對過的問題。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些人選擇了妥協,動搖了自己的信念,結果變得平庸;而另一些人則不然,他們不但沒有為質疑所困擾,反而把它看做是前進的動力。

  別人越是質疑,他們就越要證明自己,最後他們成功了。梅蘭芳大師是這樣做的,歷史上很多的成功者也是這樣做的。

  有這樣一個女孩,她從小就很喜歡唱歌,總是跟著收錄機里面的歌曲哼唱。

  女孩兒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將來有一天要成為一名歌唱家,在萬眾矚目的舞臺上歌唱,為此她苦練基本功,到處尋覓歌唱碟子,艱苦地努力著。

  但是令她感到悲傷的是,身邊的親人和朋友都不看好她,因為她有著非常嚴重的牙齒缺陷。家里人覺得沒有人會花錢看長著齙牙的人唱歌,因此勸她放棄。

  家人的勸告雖然沒有讓她放棄理想,但仍然給她帶來了深深的刺激,從此以後她在唱歌的時候都要盡量地掩飾自己的牙齒,以免被人看到。

  升入中學之後,在一次校慶會上,她被選為歌唱演員。她是既興奮又恐懼,為此在唱歌時本能地把上唇拉下來,蓋住難看的牙齒,但弄巧成拙,結果洋相百出。表演失敗了,她哭得很傷心。

  這時候,臺下的一位老人走到她身旁,親切地對她說:“孩子,你是很有音樂天分的,我一直在注意你的演唱,知道你想掩飾自己的牙齒。其實,長了這樣的牙齒不一定就是醜陋,聽眾欣賞的是你的歌聲,而不是你的牙齒,他們需要的是真實。這牙齒或許還會給你帶來好運,你相信不相信?別人可以不相信你會成功,但你一定要相信自己。”

  聽了老人的鼓勵之後,女孩兒破涕為笑。從此以後她堅定信心,決心忘記自己不好看的牙齒,忘記那些嘲笑自己、不看好自己的人,放下包袱,盡情地歌唱。

  放下心理包袱的女孩兒最終顯現出了美妙的音域,最後,她成了美國家喻戶曉的歌星,不少歌手都紛紛模倣她,學她的樣子演唱。這個女孩就是凱絲達莉。

  試想,如果達莉聽從他人的建議,人雲亦雲、亦步亦趨,那麼美國歷史上就會失去一個影響深遠的歌唱家了。

  一個最終能夠獲得成功的人,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即使是他人都說你不行,你也要為自己做主,堅持走自己的路,才有機會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沒有錯的。

  不被別人看好,不代表就不會成功;相反,一個成功者更歡迎別人的質疑和否定,這些否定和質疑的聲音被他們當做鞭策自己的動力,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一句話安慰

  所謂機會,就是別人不看好的時候你去做了;所謂抓住機會,就是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