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想按自己的樣子成長的人,總不免被別人誤解、質疑、否定。在別人的否定中,有些人選擇了沉淪,有些人則選擇了堅守。
選擇沉淪的人很可能就平庸下去,而選擇接受否定、堅持自我的人,則在否定中鍛煉了意志,找尋到屬于自己的成長路徑。
人生本應該是一個不斷尋找自我的過程。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擁有很美好的理想,但因為種種原因,總有人不斷掉隊、迷失。只有那些不斷修正、不斷重新發現自己的人,才能夠成為真正的強者。
否定,是壓力,也是動力。它在讓人沉淪的同時,也能讓人更加清醒。所以說,一個人在邁向成功的過程中,是需要否定和自我否定的。
自我否定的目的是讓人變得更加堅強。
網上有一篇流傳很廣的文章叫做《鷹的重生》: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它一生的年齡可達70歲。要活那麼長的壽命,它在“中年”的時候必須做出一項困難的決定。這時,它的喙變得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脯;它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地捕捉獵物;它的羽毛長得又濃又厚,翅膀變得十分沉重,使得飛翔十分吃力。此時的鷹只有兩種選擇:要麼等死,要麼蛻變。
蛻變是一個極其痛苦的過程,鷹首先用它的喙擊打岩石,直到其完全脫落,然後用新長出的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一根拔掉,當新的趾甲長出來後,鷹便用新的趾甲把身上的羽毛一根一根拔掉,以便新的羽毛可以長出來,供其再次翱翔。
第一次讀到這篇文章,我感到深深的震撼:鷹為了能再一次翱翔,不惜將其自己原本引以為豪的利爪一根根拔掉,哪怕鮮血一滴滴灑落,這需要多麼大的決心和毅力。
這是一次全面的自我否定,是一次涅,是對于美好事物或者說再次重生的勇敢而無畏的追求,但同時這也是將自己引入成功的道路上必須經歷的痛苦。
進行自我否定是為了找到正確的方向、涅重生,而接受他人的否定則是為了鍛煉意志、堅定信心。
作為華爾街職位最高的女人,花旗集團首席財務官兼執行總裁克勞切特女士可謂風光無限,但很少有人知道,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她經受了多少質疑、非議和否定,正是這些否定讓克勞切特一天比一天堅強,讓原本柔弱的女孩變成了華爾街的“鐵玫瑰”。
克勞切特曾經這樣形容自己的童年:
“在學校里,我長著雀斑、穿背帶褲和矯正鞋,還戴眼鏡。我有一半猶太血統、一半盎格魯—撒克遜人血統,嘗盡了被人排擠的滋味。
在入選球隊時即便我不是最後一個,也一定是倒數第二個。在我的記憶中,有許多令人心碎的回憶。
一次,我終于踢到了球,興奮地跑著,可是眼鏡掉了,不得不回頭去找。
我經常遭到同學的取笑,學習成績、長相、聲音、個頭,任何東西都可能成為他們嘲笑我的對象。”
在最初面對他人的否定時,克萊切特的母親給了她一些教導和安慰。母親對她說:“不要在意那些同學們的取笑,她們都是一些愛唱反調的人,她們只會坐在旁邊,對那些付出努力的人指手畫腳。”
母親的話對克勞切特起到了很大作用,她開始變得自信了,成績也比以前好了。
在離開學校之後,克萊切特決心做一名研究分析師。
1994年,她向華爾街上幾乎所有的公司投出了簡歷,但沒有一家公司肯錄用她。
克勞切特說:“美邦拒絕了我兩次。他們不確定我有沒有收到拒信,所以發了兩次。最後我明白了,他們不會再回信了,我對此非常灰心。不過這種低沉的情緒只持續了很短的時間,很快我就重新燃起了信心,而且這次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如果想要成功,你就要坦然面對別人的否定。”
克勞切特牢牢地記下了這些公司的名字——所羅門兄弟、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美邦銀行。
她決定要用實力向他們證明自己可以,最後她的確做到了,她讓這些公司刮目相看,為自己當年的短視而後悔。
現在成為領導者的克勞切特仍然注意他人的否定對自己的意義,她說:“當下屬們偶爾遷怒于我、否定我、和我作對時,我都能坦然面對。因為我明白,當我與下屬們的觀點不一樣時,他們總會對我說‘你瘋了,你錯了’,他們會攻擊我,在會議上和我爭論,在背後說我的壞話。但這一切都是非常正常的,因為沒有他人的否定意見,所有決定都由一個人來做的話,那麼我是肯定會翻跟頭的。”
克勞切特是一個聰明的女人,可以說正是這種睿智地面對否定的態度才成就了今天的她。
其實成功就像是把一塊石膏做成雕塑,需要不斷地修正才能最終得到你想要的形狀。
無論是他人的否定還是自我否定,都是修正的一股動力。只有不斷地接受否定,反思自己,你才能夠取得最後的成功。
一句話安慰
沒有一個成功者是沒有被否定過的,正是在否定中不斷成長,他們才成就了最終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