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20.給一個小孩最殘酷的待遇,就是讓他“心想事成”

時間:2012-08-30 08:19   來源:中國臺灣網

  記得曾經看到過這樣一篇報道:內蒙古某大學一位政法學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因為要求父親給自己買一輛小汽車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就用砍刀將父親殘忍地殺死,而父親在臨死前忍著劇痛,躺在血泊中還叮嚀兒子:“拿了錢趕快跑!”

  對于這個大學生我真是又氣又恨,而對于他的父親真是又可憐又心酸。掩卷沉思,對這位父親除了感到可憐和心酸之外,又增加了一些無奈。

  據報紙記載,這個孩子自小家境一般,但父母只有他這一個孩子,因此對他非常溺愛。他有什麼要求家長都千方百計地滿足他,要星星不敢給月亮。為了給孩子買遊戲機,父親甚至將家中留著的乳羊賣了。

  在父母嬌慣下,這個孩子從小養成了唯我獨尊的性格。他想要得到的,父母只要稍有異議,便大發雷霆,甚至常常對父母大打出手。

  等孩子上了大學,父母心想這下總可以得到改觀了,但哪想到,孩子的年齡大了,脾氣也跟著大了。

  畢業之後就向父母要房子,父母不敢違拗,只好砸鍋賣鐵到處借錢給他買房。等好不容易買了房之後,這孩子又要買車,已經砸鍋賣鐵的家實在是拿不出多少錢來了,于是就發生了上面的那一幕。

  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曾經說過一句話:給一個孩子最殘酷的待遇,就是讓他心想事成。

  這句話說得非常對,凡事總能夠心想事成的孩子,就像一直處在保護傘下生長的鮮花一樣,它要陽光有陽光、要水分有水分、沒有風雨沒有蟲害,但是這些保護傘能夠陪伴鮮花一輩子嗎?當保護傘撤下了,鮮花需要獨自面對外部的環境時,它很快就會因為沒有抵禦傷害的能力而枯萎的。

  一直在父母的保護傘下成長的孩子,要什麼就有什麼,沒有遭遇挫折打擊就是件好事嗎?要是長輩的保護傘不再能夠“遮風避雨”,那麼往後的人生還能“心想事成”嗎?

  凡事都得到滿足的孩子,一旦遇到不順心、不如意的事,這時如果他還像對待自己父母一樣對待他人,那麼他就不但得不到他人的同情和幫助,反而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

  孩子的成長總是要面對各種問題,困難、拒絕、失敗不可避免,正常的孩子應該在問題中學會解決問題,在困難中學會面對困難,在拒絕中學會和他人妥協,在失敗中吸取教訓,但是我們現在做父母的卻認識不到這些。

  他們看到孩子掉眼淚心就軟了,聽到孩子委屈聲音心就疼了,因此孩子的要求即使再無理,父母也總是想盡一些辦法讓他滿足。

  當孩子的無理要求得到滿足之後,父母的心理得到了快慰,他們覺得自己對得起孩子了,殊不知這正是將孩子向錯誤的道路上領。

  這幾年徵婚節目相當火爆,佔據了各大電視臺的周末黃金時段,打開電視不想看也總是它們。

  在一期徵婚節目中我就看到了這樣一個想法“神奇”的女孩兒。該女孩兒提出的“交友”條件是:健康、帥氣、貌美,要有國外著名大學碩士以上學歷,要有家族產業,自己也要有錢,住的房子必須是別墅,車最次也要是奔馳,還要有不少于1000萬的現金存款。

  提出這麼苛刻條件的女孩兒是一個中專畢業生,長相抬舉她說,也只能算是個一般人,家庭環境就是普通的城市小市民,自己現在連像樣的工作都沒有。

  我看到她自身的條件,再看她提出的“非這樣不嫁”的要求,我只想對她說“但願你這輩子嫁得出去!”。

  其實即使拋開她自身的條件不談,一個人也不應該如此拜金和不知天高地厚,但當我看到下邊她親友團的表述之後,我就知道了這孩子有這樣的思想絕非偶然了。

  當主持人採訪她的母親時,這個滿臉驕縱之氣的中年婦女說:自己的女兒從小過的就是公主的日子,長大了找一個王子自然是理所應當的;孩子小不懂事,要是讓她來挑,她還覺得必須得是外國至少要外籍的人才肯嫁呢!

  嗨,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啊!

  對孩子好是父母的天性,但是對孩子好成上面這樣,甚至都到了驕縱的地步,就非常令人擔憂了,就像這個女孩兒的婚事,可真讓這個做母親發愁、揪心了。

  其實每個人都有癡迷自己喜歡的東西的衝動,孩子也一樣,而且因為無法控制心中的天性,他們追逐自己喜歡的東西表現得更加強烈。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就更應該讓孩子嘗一嘗被拒絕的滋味。

  欲望就像一只總是喂不飽的小狗,滿足就像填進它嘴里的骨頭,喂的骨頭越多,欲望就長得越茂盛;欲望長得越茂盛,需要的骨頭就越多。

  無論你的家庭條件有多麼優越,心想事成對于孩子來說都不是好事,你終有喂不飽他的時候。當你手中的骨頭不夠了的時候,他就會連你一起吞噬掉。

  父母們要注意,不要讓“心想事成”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啊!

  一句話安慰

  不要祈求一帆風順,只希望有勇氣做自己!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