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22.一個不曾經歷風暴的出海人,意味著什麼

時間:2012-08-30 08:17   來源:中國臺灣網

  作家冰心在其著作《繁星》里曾經說過: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是啊,對于成功者來說,普通人看到的總是他們光彩照人的一面,但在另一面,埋藏了多少艱難困苦,有誰知道呢?

  這就像一個水手,人們看到的是他蹈海的勇氣,但卻未見其手心中的老繭。一條船,人們看到的是它乘風破浪的壯舉,卻沒有看到它曾經受過的重創。

  有這樣一條船,作為船它的歷史已成過去,但作為精神,它的經歷應該永遠被我們銘記。

  19世紀,英國勞埃德保險公司買下一條退役了的船,他們買這條船不是因為它的名氣或者還有利用價值,而是基于它不可思議的經歷。

  這艘船自從1894年下水直到退役,在往返歐洲大陸和美國的大西洋航線上,總共撞冰山138次,觸礁116次,發生火災13次,被風暴折斷主桅桿207次,但是經受過如此多打擊的它卻從來沒有沉沒過。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這艘船已經被保存進了博物館,然而一位律師的到來再次讓它名揚天下。

  在參觀這艘船的前一天,這位律師剛剛打輸了一場官司,委托人因為敗訴自殺了。盡管他以前也有過失敗的辯護,而且也不是第一次遭遇當事人因敗訴而自殺的事件,但是遇到這樣的事,他還是會有一種負罪感。

  在他的委托人里面,有的被騙得血本無歸,有的被罰得傾家蕩產,有的因輸了官司而落得債務纏身。在他看來這些全是由于自己的無能,他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那些“因為他”而蒙受了巨大痛苦的人們。

  但看到了這艘船時,他忽然想到,為什麼不讓那些敗訴的委托人來參觀這艘船呢?看看這艘遭遇了無數次打擊卻依然堅強著不肯沉沒的船,這不就是最好的精神象徵嗎?

  于是他趕緊把這艘船的故事抄錄了下來,連同這艘船的照片一起挂在了他的律師事務所里。

  從此以後,每當自己的委托人到來時,無論有無獲勝把握,他都先建議他們去看一看這艘船。

  非常神奇,從他挂出這條船之後,他的委托人里面再也沒有因為想不開而自殺的事情發生了。

  1987年全球經濟陷入低迷,所有英國人的心頭都籠罩著一層沉悶的陰雲,為此《泰晤士報》專門派報道組拍攝了這艘船的紀錄片。紀錄片一經播出,就成為當年英國收視率最高的節目。

  吸引人們觀看的原因不是這艘船的光輝歷史,而是它身上的累累傷痕,因為這些傷痕告訴人們,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沒有不帶傷的。

  在生活中拼搏的人們,受到傷害是非常自然的事。對于那些被失敗打擊的人,重要的不是糾纏于這些失敗,而是應該盡快振作起來,想辦法擺脫過去的陰影和痛楚,如此才能以最堅強的姿態重新搏擊風雨。

  著名科學家居里夫人曾經說過:在成功者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鮮血,他們的名字不是用筆而是用生命寫成的。

  居里夫人有資格說這句話,她對鐳的研究長達三十五年,在這期間,丈夫的去世、生活的貧窮到底給她帶來了多少折磨,也許只有她自己才清楚。但她堅持了下來,在痛苦面前沒有倒下,最終她成功了。

  沒有痛苦就沒有成功,就像真正偉大的戰士都是從九死一生的戰場上拼殺出來的一樣,真正的成功者都是戰勝了無數的艱難困苦才收獲了屬于自己的命運。

  1914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得者羅伯特?巴雷尼從小因病落下了腿部殘疾,按醫生診斷他只能終生臥床。

  面對這麼大的人生困厄,巴雷尼並未怨天尤人,只要身邊有大人,他就請人家幫忙攙扶自己練習走路,做體操,為此他常常累得滿頭大汗。

  慢慢的,體育鍛煉彌補了由于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他至少可以走路了。

  之後,他又通過刻苦學習,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

  大學畢業後,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經學的研究,最後取得了很多正常人都不可企及的成就。

  沒有一片海域沒有波瀾,沒有一個出海人沒有遇到過風暴,在漫長的航程中,風浪不但不可怕,反而能夠讓出海人更加警惕,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讓出海人更加堅強,用更大的勇氣面對下一次的風暴,最終到達勝利的彼岸。

  一句話安慰

  每一次痛苦的經歷都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取決于你的心態,更取決于你的轉化能力。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