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樂氏家族進京的第三種說法
據傳說,明朝末年在北京前門外大柵欄有一家姓樂的老夫婦開設一家客棧,專門接待外地來京的商人。有一位由浙江來的遊方鈴醫姓岳,租房住在這家客棧里。樂氏老夫婦原籍山西,清初某年,樂家夫婦回山西探親,將客棧托交岳郎中看管。但是樂氏老夫婦一去不返,杳無音信。時間長了,這位岳郎中繼承了這家客棧,同時改變了他過去行醫的方式,由鈴醫變為坐堂賣藥兼行醫的大夫。他繼承樂家的客棧事業,自願把岳姓改為樂姓,以紀念老夫婦對他的恩德。這位來北京定居的鈴醫自然就成為樂氏來京的第一代,名字沒有記述。
四、樂氏家族進京的第四種說法
傳說在明末清初,有一山東濟南府人姓趙,在北京開有一家藥鋪,因為沒有子嗣,後來就把這間藥鋪交給他的表弟樂秀才合作經營,樂秀才把藥鋪更名為同仁堂。這位樂秀才是何許人?從時間段上和經歷上分析,此人可能就是樂顯揚,可是並沒有文字記載留存,無法確認。這個傳說分布較廣。可是同仁堂的出版物中並沒有見到此傳說,原因依然是缺乏史實依據。
再有一種說法更無根據,認為樂家是大將軍樂毅之後。我認為,此說恐係牽強附會之詞,因此沒有歷史價值。不過樂家至今還有人相信此說,但拿不出真憑實據,所以這里就沒有正式把這個“樂毅後代”的說法列入樂家來京的幾種說法之中。
附:樂良才來京年代考
明末清初,樂家子弟樂良才在明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于明成祖朱棣遷都燕京之後來京。據說是“在永樂二十年(公元1422年)夏,樂良才由浙江遷徙到北方之新京城”。新京城就是過去元朝的大都城。
必須指出,關于樂良才由浙江北上來京的年代,我有自己的看法。我認為上面所敘述的傳說與永樂二十年存在時間上的較大矛盾。我雖然同意樂良才是在永樂年間以後到北京的,但並不是傳說中的永樂二十年(1422年,這時間未免過早),在萬歷年間的可能性較大(1573年左右)。這是我按年代、按輩分計算得出的結果。根據輩分的推算認為:樂良才來京的時間大約是在明末嘉靖至萬歷年的某一段,合理的時間段是在16世紀的某年,約在1530∼1560年前後(見第三章“清末民初樂良才前來北京定居”)。這個時間也與樂毓秀公在畫像旁的題詞時間相一致。
另外,我也堅信,樂氏家族的姓氏自古以來始終姓樂,樂氏家族的姓氏從未改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