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一、創業:大道至簡,一通百通

時間:2013-07-22 09:22   來源:中國臺灣網

  雷軍稱自己為“連環創業家”,他在年少的時候創業失敗過,他在四十“高齡”的時候又選擇了創業。他和求伯君一起創立金山,很成功;他投資卓越網,很成功;他做天使投資,幫助別人創業,很成功;他自己創立小米科技,也很成功。雷軍說,創業,看似復雜,原理其實都是相同的,都要經歷一次失敗才能真正入門,都需要一顆堅持的心,都得做自己熱愛的才有勝算,都要找到自己的臺風口才能飛上天。

  創業就倣佛跳懸崖

  雷軍v

  快速迭代,不斷試錯,逐步走向成功的彼岸。這是互聯網時代的王道。 

  背景:

  1990年夏,大學時代的雷軍第一次創業。這次創業經歷只有短短半年,就以失敗告終,在雷軍的人生中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大學時代的雷軍充滿激情和抱負,他課余時間都混跡在武漢電子一條街上,因為有著過硬的電腦知識,電子一條街上的很多老板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都會請雷軍幫忙,時間長了,雷軍成了這條街上的知名人物。在這個過程中,他認識了一位編程高手——王全國,在一起編寫程序的過程中,兩人成了莫逆之交。

  大四的時候,王全國有個同事想辦家公司,就拉他和雷軍入夥,大家一拍即合,創立了三色(Sunsir)公司,寓意紅綠藍三原色創造七彩新世界,放飛創業夢想。雷軍夢想著創辦一家全世界最牛的軟件公司。可短短半年後,精疲力竭的雷軍就提出要解散三色公司,他的第一次創業就這樣結束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雷軍開始反思:創業到底需要什麼呢?

  首先,要有明確的盈利模式。

  三色公司創立之後,雖然創業團隊都是業內的精英,大家都有一股子的激情以及對未來的無限憧憬,白天跑市場銷售,晚上拼命做開發,每天忙得熱火朝天,可大家對做什麼賺錢卻毫無概念。一開始,看別人做什麼賺錢,他們就做什麼,沒有什麼套路。直到公司接到一張單子賺了四五千元,公司才有了第一筆收入,也算是啟動資金了。可因為對公司的發展毫無規劃,他們的資金很快枯竭,在這個過程中甚至接過打字印刷的活,可這很難維持一個公司的正常運轉。

  其次,要有前瞻的市場意識。

  在創業過程中,盲目幹活的他們找到了一個方向——漢卡。當時,聯想漢卡創造了利潤上億的輝煌,漢卡的利潤很高,一套賣幾千,成本往往不到一半。當時雷軍和創業團隊認為,漢卡一定能成為公司發展的基石。于是,雷軍和同伴在十幾平方米的出租房里,擺上桌子和電腦,沒日沒夜地搞開發,困的時候就直接躺在辦公室里睡一會兒。他們的漢卡很快就上市了,他們的產品迅速被跟風,出現了很多山寨產品,他們花費大量財力、精力研發的產品迅速失去了競爭能力。

  最後,要有一定的團隊管理能力。

  三色公司創立伊始,關于四個股份相同的股東誰做總經理的問題就沒有確定,在決策權問題上一直有爭議,每件事情都需要反復討論。雷軍原本不想摻和這些不利于團結的事情,但卻經常被他們從武漢大學的自習室里叫出來開會,一開就是一通宵,短短幾個月,就改選了兩次總經理。

  “創業就像跳懸崖,只有5%的人會活下來。”雷軍意識到,當不具備社會資源,沒有資金,不知道運營一個企業需要做哪些工作,只有滿腔熱血和衝動去創業,結果只會被撞得頭破血流。也正因為如此,後來雷軍投資時只投有經驗的創業者,並且他不支持大學生創業:“有一個創業者說我只投35歲以上的創業者,這是天大的誤解。我主要投有經驗的創業者,過去投的創業者大多三十多歲,但絕對不意味著我不投二十多歲的創業者。但我基本不考慮在讀大學生創業,中國國情和美國不同,我還是希望大家好好讀書,打好基礎,創業成功不分早晚。”

  當然,對雷軍來說,大學時代創業失敗的經歷並沒有打擊了他後期創業的積極性,而是讓他多了一些謹慎和思量,這為他後期連環創業,以至創立“小米”打下了基礎。

  點評: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中國,創業成功率不到5%,其中,存活三年以上的不到0.2%。通過創業來提高自己、改變人生是很多人的夢想,可是,資金掣肘、市場變幻、人才缺乏、時機稍縱即逝、策略失當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創業路充滿了風險和挑戰。

  僅憑激情盲目創業是非常不可取的,創業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清楚自己手邊所掌握的資源,比如人脈、資金、技術、相關的人才……然後,我們要有明晰的企業發展規劃,最後,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快速提升自己的管理、業務、談判等多方面的能力。

編輯:馬小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