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日本的溫泉旅館時,料理好壞是呈現旅館等級的指針。美味料理可以讓旅館身價百倍,即使是小規模旅館,也能讓饕客趨之若鶩,一房難求;毫無特色、味道普通的料理,一擺上桌瞬間就會拉下該旅館的格調,即使裝潢再豪華,無法虜獲客人的胃也就難抓緊客人的心,客人去過一次後就不想再去。再加上來旅館的都是度假居多,民以食為天,一個旅程沒有美食補給,整個行程就遜色不少,有時更會因為吃不飽、吃不好而心生無名之火。當年,加賀屋前代掌櫃在迎接貴客等細節失禮,最後就是以豐盛美味的料理挽回客人的心的。因此,旅館業者都心知肚明:“旅館的決勝點就在廚房。”
讓人回味無窮的日式旅館料理,理應具備以下特色:
1.以當地特產及文化入菜
旅遊的樂趣就在于嘗鮮、了解當地特色,食物是探索的管道之一。每個溫泉區以當地特產、文化、風土或傳說入菜,烹調出獨一無二的料理,別的地方吃不到,只有在當地才能品嘗,這種“限地”條件,成為攬客誘因。
加賀屋所在地隸屬石川縣,自古以來,該縣以古都金澤為首的“加賀料理”聞名遐邇,再用心搭配四季慶典印象入菜,如石崎奉燈祭、青柏祭等,能品味一頓巧妙結合文化、美食、慶典等諸多原素的盛宴,光想象就叫人心動。
2.以當季食材為主
日本人講究“旬”料理,也就是“當季”。一年四季氣候分明,每個季節有各自的食物上市,“季節限定”讓人覺得稀有,加上在“今年錯過了可得再等一年”的心態催化下,倍覺美味。
掌握這個原則,加賀屋在每季的特色美食上市時,均會推出相關的美食住宿套餐行程,或在菜單上變換口味。春天時有加賀時蔬和能登野菜及春鯛;夏天有鮑魚和蠑螺;秋冬打漁收獲頗多,甜蝦、魚、津合蟹等更是叫人垂涎。這些均屬于石川縣所在的北陸、能登半島的鮮美食材,在日本國內本來就是旅遊書推薦必嘗的季節美食,再加上加賀屋的招牌,就成為最好的攬客法寶。
3.全套會席料理菜色豐富、搭配合宜
日式旅館的晚餐是重頭戲,除了有些旅館特別標榜供應法國菜等西餐類餐食外,一般的溫泉旅館多半仍以日本料理為主。一整套的日本料理稱“會席料理”(KAISEKI RYOURI,日文發音同“懷石料理”,故有些人會以為是懷石料理,兩者並不相同),種類大約會有10—12項。好的會席料理有如一篇架構完整的文章,起承轉合完美銜接,每一道菜內容豐富,上菜順序配置恰當,環環相扣,引人食指大動,吃罷更是吮指回味無窮。
加賀屋的晚餐菜單,依序由開胃菜、前菜、湯類、生魚片、鹵制類、燒烤類、醋制類、火鍋類等主要菜色構成,之後,依日本人習慣附上白飯、腌制醬菜、味噌湯,用餐尾聲再送上水果和甜點。用餐完畢意猶未盡,再以客房管理員奉上的清茶潤口,令人滿足之余又回味無窮。
4.餐具精致華美、擺放有美感
日式料理不僅注重味覺,更在乎視覺,動筷之前的“賞菜”,也是用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菜要好吃、好看,如何擺放餐具是重點。加賀屋的每一道菜,一端上桌,往往就引來客人的驚嘆聲,即使拍完照都還舍不得動筷,怕破壞了眼前的“美景”。
加賀屋讓每道菜就像一件藝術品,除了在擺盤上用心(拿捏適當分量,挑選美感角度擺放)、以季節物品(如櫻花、楓葉、松葉、當季果實等)綴飾呈現出季節感、用小飾物搭配(如和式牙簽或竹根串物、金箔裝飾)顯露出另一種趣味性和脫俗品位外,也精選盛料理的餐具,讓餐具與美食互相輝映,效果加倍。
石川縣是一個工藝薈萃之鄉,加賀屋的餐具特別選自縣內各代表性工藝品——九谷燒、輪島漆器、輪島燒、加賀友禪等,流露出地方特色,餐具本身就是藝術品,再加上美食,相得益彰。吃一頓飯下來,宛如欣賞一場華美饗宴。這種典雅貴氣,讓客人倍覺受到尊崇,胃被收服,心也被收服。
除了上述特點外,在加賀屋用餐還能感受到一些額外的驚喜。例如在客人尚未用餐前,已擺在桌上的前菜會用一張紙覆蓋住以保衛生,這張紙上的圖畫會隨著四季慶典更替,精彩圖案在掀開前就讓人愛不釋手,很多客人都會小心翼翼地收好當做紀念品。還有餐巾布也是隨四季風情更換,有茶花、紫藤花等圖案,當然也是另一份別致紀念品,讓客人可以帶回家,在家里用餐時使用。
至于日本人吃飯時用來包海苔的,加賀屋會特別再以紙袋盛裝,紙袋上有加賀屋的原創標志——出自“能”劇的雪、月、花三種圖案,圖案隨季節更替。這個紙袋也饒富風雅趣味,紙袋以日文標示海苔“及曰”(音同NORI),在寫法上有玄機。及的尾端拉長變成曰的另一邊,曰的右邊有點翹翹的,兩個字的組合若仔細再看,又變成“及仄”(音同NOSHI),這是日本人送禮時的紅包袋用語,換句話說,這個別致紙袋也可以變身成紅包袋!當然這也是很受客人歡迎的小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