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月,最美的季節。我們坐在長城飯店的大廳里,等著傑瑞和瑞貝卡。
那天很冷,4月中少有的寒冷,漫漫風沙侵襲著北京的燦爛。傑瑞和瑞貝卡在那個有點寒冷的早晨去了長城。盡管黃沙漫漫,但他們還是驚嘆地說,長城太美了!長城太偉大了!
傑瑞和瑞貝卡是女兒美國的朋友。因為他們首先是南希和John的朋友。傑瑞是父親,瑞貝卡是傑瑞的小女兒。瑞貝卡就是為了她的父親,才策劃了這次隨那艘巨大的英國遊輪旅遊東南亞並到中國來的。他們在北京只能停留短暫的兩天。他們從美國出發前就給若若發來了電子郵件。John還特地接通了若若和傑瑞的電話,約定了我們在北京見面的時間。若若很高興。因為傑瑞和瑞貝卡要來。因為她愛傑瑞和瑞貝卡,愛他們的那個美好的家庭。因為在美國的一年中,他們曾給予了女兒最慷慨的饋贈——那架瑞貝卡的鋼琴。
女兒從5歲起就開始學鋼琴。那是因為我在她5歲的時候就為她買回了那架鋼琴。從此鋼琴就成為女兒生命中的一部分。從此冬去春來,四季流轉,鋼琴從沒有離開過她的生活。現在她的鋼琴依然擺放在家中的廳里,陪著女兒長大。女兒是那麼愛她的鋼琴,以至于當我們說起想為她換一架大一點的鋼琴,她都會流著眼淚拒絕,說不。那是她的琴,只屬于她。她太喜歡她的這架鋼琴了,並且永遠不會離開它。但是,離別還是到來了,因為她要去美國,整整一年,她當然帶不走她的琴。
于是,這就成為女兒到美國去的唯一的缺憾。因為在南希和John的家中沒有琴。而此前若若在國內從來沒有停止過她的鋼琴課,也從來沒有停止過每天的練琴。後來我們就只能寄希望于諾維爾中學的琴房,期望著女兒能夠在學校的琴房中堅持練琴。為此我甚至為若若帶去了好幾大本鋼琴的曲譜,我希望,在美國,鋼琴依然是女兒生活中的一部分,能帶給她每一天的歡樂、陽光和好心情。當然我們也想到了在學校中練琴的可能性也許是沒有的,這就是女兒為什麼在選擇諾維爾高中的課程時,選擇了樂隊。她希望在樂隊每天的排練中,能親近音樂,能堅守她生命中關于音樂的那寶貴的一部分。
這樣女兒來到了美國,帶著她心里的那流轉的旋律。南希和John感覺到了這一點,感覺到了在女兒的生活中沒有了鋼琴就不再是完整的。他們感覺到了是因為他們是那麼愛女兒。全世界不是每一個AFS家庭都能感覺到這一點的,也不是每一個AFS家長都能夠想方設法不遺余力為那個AFS學生補上這缺憾的。
然而南希和John卻做到了。所以他們是世界上最好的AFS爸爸和媽媽,是女兒最親的親人。因為只有親人才會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盡心竭力地去滿足她。不知道是通過怎樣的努力,有一天,女兒所期盼的鋼琴就翩然來到了女兒的面前。就像是在女兒5歲的那個難忘的冬季,在那個迷蒙而清冷的夜晚,我們把女兒的鋼琴帶回了家。不知道女兒是怎樣在美國再度享受了那擁有鋼琴的歷程。後來重讀南希和女兒的來信時發現,那個偉大的鋼琴到家的過程竟然已經被她們一天天地記錄了下來。
8月27日南希在信中說:
星期天若若在鄰居家的鋼琴上演奏。John聽著,他流下了眼淚。他是如此地為他的這個新女兒驕傲(我們甚至崇拜她),我們都非常喜歡她。那是女兒剛剛到達美國的那個周末。她到那個陌生的國度中才剛剛兩天。
9月11日若若在信中說,今天John帶我去了一家鋼琴店,他們想給我買一架鋼琴,有個男孩可以教我彈爵士樂。
9月16日南希說,若若把音樂帶進了我們的生活,我們肯定將繼續讓她彈鋼琴。她對爵士樂有很大的興趣,我們將安排她的鋼琴課。
9月28日南希說,希望不久鋼琴就能來到我們的家,那樣若若就能繼續彈琴了。
10月1日若若的信,我也許很快就會有一架鋼琴了。因為John和南希的一個朋友要搬家(他們住在一所有著200多年歷史的老房子里,屋里有5個壁爐,棒極了,家具都是最古樸的顏色),所以他們能把鋼琴借給我一年,聽起來很棒,是嗎?
10月8日南希的信,明天若若的鋼琴到家。從此,我們的家中將充滿她美妙的音樂。謝謝你把她送給了我們。她是我們的女兒。我們是那麼愛她。而且我們也深知若若是那麼愛你,你和若若將永遠是彼此生活的一部分。
10月10日若若的信,今天對我來說是一個快樂的日子,因為我的鋼琴來了。我將能在家中更多地彈琴了。John正嘗試著為我的演奏制作錄音並用E-mail傳送給你。盡管他一直在非常努力地嘗試著,但我還是不能確信你是不是能夠聽到我的琴聲。
盡管我沒有能從電腦中獲得女兒的琴聲,但是我卻感覺到了,那每日縈繞在諾維爾家中的女兒的鋼琴聲。那是女兒,是南希和John,是瑞貝卡一家共同爭取來的,那女兒的鋼琴曲。
就這樣,傑瑞家的鋼琴就留在了諾維爾,留給了若若。
從此若若在美國的生活中便也擁有了鋼琴。鋼琴使若若的生活重新變得歡樂而完整。她是那麼喜歡瑞貝卡的鋼琴。從此那鋼琴陪伴她。從此,莫扎特、肖邦和格里格們的偉大樂曲陪伴她。
後來,若若一家幾次到傑瑞在南塔基特島上的家中做客。南塔基特島是一個越來越昂貴的島嶼,傑瑞在南塔基特島上的房子原先是他家的別墅,後來他們的兩個女兒都長大了,搬出了家,傑瑞和他的妻子芭芭拉就賣掉了他們在諾維爾的那座有著200多年歷史的大房子,幹脆搬到南塔基特島上去住了。那里寧靜美麗,遠離塵世,那是傑瑞他們晚年最好的家園了。
後來若若也跟那個家庭中比她大許多的兩個姐妹瑞貝卡和伊麗莎白成為了好朋友。她在和伊麗莎白一起照的那張照片背後寫道:和伊麗莎白在南塔基特島海灘。她是新罕布爾什的報社記者,負責政治專欄,所以她見過很多政界要人,而且她要為所有總統候選人寫報道,然後在報紙上發表。新罕布爾什在總統選舉中的位置非常重要,因為新罕布爾什是美國第一個選舉的州,其他的州大都向新罕布爾什看齊。所以伊麗莎白見到了所有總統候選人,她是重要的,而且她是那麼好。
照片上的若若是那麼漂亮,而且南塔基特島的海灘也是那麼漂亮。秋天那棕黃色的茅草,遠方是藍的海,一望無際,直到天海相交的那道藍色的海平線。那是大西洋。
女兒寄來的另一張照片,是她穿著漁民的服裝和傑瑞一家在一起。身後是傑瑞家的大房子。若若在那張照片的背後寫道:我們住在朋友的家中。他們也是我們在諾維爾的鄰居。我非常愛他們那家人。他們送給我他們的鋼琴,帶著我去摘小紅莓,還教我做聖誕的小點心。在照片上,我們穿上漁民的服裝,去挖鑿牡蠣,並且我們還捉到了一些扇貝,所以我們就生吃了它們,實在是太有意思了。
這就是傑瑞一家帶給若若的歡樂。她是那麼愛他們,以至于後來一聽到傑瑞和瑞貝卡要來,她就忙著為他們買禮物。因為她知道傑瑞一家所帶來的,將永遠是他們對她的愛。
後來傑瑞和瑞貝卡果然來到了中國。後來我們果然在長城飯店的大廳里見到了他們。
這是一種怎樣的美好。這在很多人看來是難以想象的,令人震驚的。是的,有幾個家庭能像傑瑞和John那樣,能把如此慷慨的愛給一個陌生的小女孩?是的,如果沒有偉大的愛,是無法做到這一切的。
如今一年已經過去,但每每回憶起鋼琴到家的那個時刻,仍舊被深深地感動著。想想那個美麗的過程,從女兒抵達諾維爾,到傑瑞家的鋼琴來到家中,這期間只有50天的時間。而在這50天中,南希和John沒有一天不在想著該怎樣為若若恢復她一直不曾間斷過的鋼琴課。僅僅是因為愛。僅僅是因為愛他們便會想盡一切辦法來滿足女兒所有的願望。他們或是滿懷深情地聽她演奏,或是帶她去鋼琴店,而最終又有傑瑞一家的愛參與了進來,若若便獲得了她的美國的鋼琴。她多麼幸運。
然後她從音樂老師那里接受了一首很大很難的曲子,為了在學校明年的春季音樂會上演出。
後來在網上看到了John發過來的若若彈琴的照片。便是在那張照片上,看到了傑瑞家的那架偉大的鋼琴。棕黃色的,一種非常柔和的色調。女兒每天練習著,那些熟悉和不熟悉的樂曲。那是她的鋼琴。那是他們大家的鋼琴。是傑瑞的,是芭芭拉的,是伊麗莎白的,是瑞貝卡的,是南希的,是John的,當然也是女兒的。那鋼琴里浸滿了愛。
琴就在一樓的客廳中。在一樓客廳中的那個美麗而溫暖的角落。
想若若每天就是坐在那溫暖而美麗的角落中,彈奏著,那些永遠令她的親人驕傲而感動的樂曲。
而在鋼琴旁的,蹲在那里的,永遠是莫莉,那只金色的牧羊犬。
不知道為什麼莫莉總是蹲在鋼琴邊聽女兒彈琴?它就那樣乖乖地蹲在琴凳旁,傾聽著。真是太神奇了,因為自從女兒開始彈琴,她的鋼琴上就一直擺放著一幅幾乎是同樣畫面的畫作。一個很小很小的小姑娘,她大概只有5歲,就是女兒開始彈琴的年齡。因為只有5歲,那個小姑娘的腿甚至被高高的琴凳懸著,踩不到踏板。但是她彈琴,天真而稚嫩的。而在鋼琴的旁邊,就是一只像莫莉那樣的牧羊犬。女兒彈了多少年鋼琴,那畫就陪了女兒多少年。那畫依舊在鋼琴上,並且已經成為了鋼琴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是鋼琴的一個完美的延伸。那麼美,想不到那美的畫面竟成了現實。這是怎樣的轉換。如今女兒長大了,她的腿長長了,她可以堅實地踏在鋼琴的踏板上了。她去了美國,有了小狗莫莉,又有了傑瑞家的鋼琴。
她是多麼快樂,和瑞貝卡的鋼琴在一起,和愛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