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兵肛門偷銀
清朝戶部的銀庫,都有搬銀入出庫的庫兵,是個油水很大的肥差。他們從庫內偷銀子的方法尤其特別。戶部為了防止庫兵盜銀,規定:庫兵入庫,無論冬夏,都要赤身裸體,然後從堂官的公案前魚貫而入,入庫後,穿上庫內事先備好的官制的衣褲,這才能進行庫銀的搬運工作。如果搬運累了,也可稍事休息,不過出來時也必須脫下官制衣服,而且兩臂兩腿都要張開,檢查沒有任何夾帶之後,才可以去休息室休息。
不過這個過程看似天衣無縫,庫兵們卻自有辦法,每次休息時,都能攜帶大量銀兩出來。原來,庫兵們是將銀子藏在了肛門里,然後夾帶而出。為此,庫兵們還專門在庫門前搭建了一間小屋,明著是作休息室,實則是為了藏匿贓物。小屋窗戶裱糊工整,門戶嚴密,在離窗二尺遠的地方還用木柵欄圍上。屆時,庫兵借口來這里休息時,會將肛門中夾帶的銀子暫時放在這里。肛門夾帶銀兩,這也是要功夫的,平時需刻苦練習,據說有此中高手一次能夾江西圓錠十枚,也因此,一般庫兵到了老年,都患有脫肛痔漏等頑疾。
慈禧驚人的陪葬品
慈禧死後入殮的寶物極其奢侈,據大太監李蓮英口述、其侄子李成武寫的《愛月軒筆記》中記載:慈禧棺槨為名貴金絲楠木制成,棺底鋪一層珍珠繡花錦褥,厚22 厘米,上面鑲著大小珍珠12604 顆,紅藍寶石85塊,祖母綠2 塊,碧璽、白玉203 塊。錦褥上蓋一層繡滿荷花的絲褥,上面鋪五分重圓珠一層,共計2400 粒。絲褥上鋪繡佛串珠薄褥一套,褥上有二分珠1300 粒。棺頭放滿翠玉荷葉,棺尾則是一朵粉紅色碧璽大蓮花。
慈禧頭戴珍珠串成的鳳冠,身著通貫金線串珠的彩繡袍褂。蓋著織金陀羅尼經被,被上有一朵用820粒珍珠制成的碩大的牡丹花,手上戴的手鐲,是由鑽石鑲嵌的一大朵菊花和六朵小梅花連貫而成。身旁放置有白玉、翡翠、紅寶石、金雕佛像各27尊。腳下左右兩邊各放翡翠西瓜一個,瓜為綠玉皮紫玉瓤,中間切開,瓜子為黑色,顏色渾然天成。據說,此西瓜為番邦進貢,慈禧對它愛若至寶,將之放置在頤和園一個珠寶房里,由親信太監三人一班日夜輪流看守。每到高興之時,慈禧才會讓太監把西瓜取出,盡情把玩一番。
此外還有翡翠白菜2棵,翡翠絲瓜2只,翡翠甜瓜4只,10枚翡翠桃子,100枚黃寶石李子,40顆紅寶石大棗,60顆黃寶石杏。身右側放有一株玉雕紅珊瑚樹,上繞一顆青根綠葉紅果的玉蟠桃,樹頂處則是一只翠鳥。身左側放有1枝玉石蓮花和3節白玉石藕,藕上有天然生成的灰色“泥污”,藕節上長著綠色的荷葉,上面開著粉紅色的蓮花。棺內還有玉石十八羅漢、白玉駿馬等700多種珍寶。為填補棺槨空隙,棺內還倒入了紅、藍寶石2200多塊和4升珍珠。慈禧的頭邊,是慈禧生前選用波斯進貢的美玉做原料,再配以珍貴的珍珠,由兩名能工巧匠歷時一年零四個月,精心雕琢鑲嵌而成的一顆玉球,玉球上雕有初放的荷花,玲瓏剔透,高貴華美。此外,慈禧口中還含有一顆巨大的夜明珠,當此珠被分成兩塊時,透明無光,合攏為一個圓珠後,則能放射出碧綠的寒光,在夜晚能使人在百步之內看清慈禧的頭發。
關于慈禧死後入殮寶物的價值,《愛月軒筆記》中也略有說明:金絲串珠繡花錦褥制價為8.4萬兩白銀;翡翠荷葉估值85萬兩;金線串珠彩繡袍褂估價120萬兩;身旁金佛每尊重8兩,玉佛每尊重6兩,翡翠佛每尊重6兩,紅寶石佛每尊重3兩5錢,各27尊,共108尊,約值62萬兩;翡翠西瓜2枚,約值220萬兩;翡翠甜瓜4枚,約值60萬兩;玉藕約值100萬兩;紅珊瑚樹約值53萬兩;價值最高的是慈禧頭上戴的那頂珠冠,上面一顆珍珠重4兩,大如雞蛋,係外國人進貢,價值1000萬兩。另外,慈禧身上填有大珍珠約500粒,小珍珠約6000粒,估值22.8萬兩,等等。價值將近2000萬兩。此外,慈禧口中所含夜明珠更是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