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子里的機關
乾隆八十大壽時,兩廣總督福康安進獻了一個小小的楠木匣,很不起眼,等乾隆打開一看,卻發現原來是座小屋子。屋子中央有屏風,屏風前有一案幾,幾上擺著筆、硯等物品。案幾上還安有機關,觸動機關,屏風右側便緩緩走出一個大概一尺來高的西洋少女,少女走到幾案前,慢慢地用拂塵拂掃幾上的灰塵,之後往硯臺里注水,開始研墨。墨研好後,又從書架上取下一幅朱箋,鋪在幾案之上,這時便有一個滿臉大胡子的男人從屏風左側出來,坐在案幾之旁,提筆在朱箋上用滿漢兩種文字寫了四個大字:萬壽無疆。寫完,把筆一扔,仍舊回到屏風後面。那西洋少女則從容收拾筆硯,將它們放歸原處,這才又緩緩地重新回到屏風後面去。
據說制造這個小匣子的,是福康安府上一個心靈手巧的小吏,小吏沒事愛鼓搗點玩意,匣子做好後,偶然被福康安看見,一見之後便愛不釋手,後來適逢乾隆大壽,便忍痛割愛將其進獻,以博天子一笑。最初小吏制作的匣子里,大胡子男人書寫的“萬壽無疆”四個字是用漢文書寫的,為了收到最佳的效果,福康安曾動議小吏將“萬壽無疆”改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小吏答應試試。回到家里,小吏便躺在床上一動不動,一直到了晚上,小吏突然起身,然後用一匹布緊緊纏住腦袋,登梯子上了屋頂,一直坐到天亮,如此三天三夜,終于想出辦法,在匣子里增加了幾處機關,于是那滿臉胡子的男人提筆書寫的“萬壽無疆”四字,變成了滿漢文對照。不過因為改造這個機關,小吏用腦過度,從此失憶,累成了腦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