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謬論3:只要傍名人,一定賣得好

時間:2013-01-11 09:44   來源:台灣網

  謬論3:只要傍名人,一定賣得好

  正解:名人書是會比普通的書銷量好一些,但暢銷書是一個綜合的工程,僅憑名人不足為賣。

  在“3214法則”裏,我提出一個觀點:一本書能否暢銷,作者(或主人公)的知名度決定30%。

  引申一下,甚至有名人推薦的書,也會比普通的書要好賣一些。

  但這並不表示,名人書就一定會賣得好。

  只能説,對於同樣主題和內容的書,在策劃行銷團隊的功力和所下功夫差不多的情況下,名人書會賣得好一些。

  名人書做得不好,也一樣會死掉。

  “3214”法則説得很明白,編輯的策劃行銷功力與作者的知名度同等重要。一本有暢銷潛質的書,讓一個不靠譜的編輯去做,基本上下場會很慘。

  選題和內容也很重要。選題不當,內容粗糙,只賣人名,也很難暢銷。

  還是要強調一下,暢銷書是一個綜合的工程,是由作者、編輯、行銷、發行、渠道等共同打造的,任何一個環節有問題,都有可能是致命的。

  打個未必恰當的比方,一個人向前邁出一步,需要神經、肌肉、骨胳、血液等多方面的協作,任何地方出了毛病,哪怕其他部分都是完好的,甚至是優秀的,也都會影響行走。

  還要警惕那些身價虛高的名人:一種是曾經很有名,但現在已經過氣了;另一種是的確有身價,但是已經炒得太高了。做這兩種名人的書,風險都很大。

  某出版商出版某老作家的書,開出了很高的版稅和首印量,以為憑老作家的名氣就能狂銷多少多少萬冊。結果,這老作家雖然知名度很高,但已經過氣,銷量甚至不如現在稍微有點名氣的作者。結果可想而知,該出版商賠得一塌糊塗,把好幾年的贏利都貼進去了。

  還有,某出版商爭搶某知名作家的新書,開出了天價版稅,結果出一本賠一本,一個系列沒有出完就被迫停止。

  井狩春男説,嚴格意義上來講,不存在僅靠名字就能賣多少萬冊的作者。迷信大牌作者,可能會死得很慘。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