謬論5:大報發書評,才是暢銷書
正解:大報書評版上推介的書,並不代表其有市場價值。“叫好不叫座”與“叫座不叫好”,一直是書業的兩大常態。
出版編輯關注大報的書評版,了解出版動態,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事。但如果以書評版為導向,以為發了書評的書就是暢銷書,那就大謬特謬了。
同樣,行銷編輯把主要精力用在書評版上,一定要讓自己的重點書發了書評,才覺得工作到位,覺得書會熱賣,這想法也不夠靠譜。
書評版上的書,與暢銷書並不是一回事——最起碼,不完全是一回事。
書評版推介的書,並不代表其市場價值。
上不了書評版的書未必就賣不好。
事實上,書評版絕不推薦、卻賣得極好的書大有所在。
書評版往往是有自己獨特價值觀的。
相對來説,名家的、文史類的、思想科學類的、社會熱點的、有話題性的書,比較容易上書評版面,但這類書未必就一定賣得好。
相反,那些容易銷得好的類型小説,特別是懸恐類、武俠類、官場類、穿越類,往往很難發書評。
盜墓小説一度火爆得不得了,但是有多少書評版正經推薦過?除非它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或是社會現象,會作為新聞或深度報道。但單本書發書評的,還是少之又少。
當然,書評版上有些書還是很有銷量的,比如名人書。但既叫好又叫座的並不多。“叫好不叫座”與“叫座不叫好”,一直是書業的兩大常態。
書評版的讀者,相對文化修養比較高,比較少閱讀娛樂消遣類書籍。而娛樂消遣恰是暢銷書的重要組成部分。
儘管我現在混在媒體圈,但還是要提醒諸位出版編輯:
不要只盯著大報書評版,而是要有更寬闊的眼界,更精準的讀者定位,以及更有效的行銷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