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謬論7:必須高品質,才能夠暢銷

時間:2013-01-11 09:42   來源:台灣網

  謬論7:必須高品質,才能夠暢銷

  正解:低品質的書照樣可能暢銷,因為它突出了圖書的商品屬性。“寫什麼”要比“寫得好”更重要。

  請回過頭來溫習一下“3214”法則。

  品質,即一本書寫得怎麼樣,只佔暢銷比例的10%。

  一本書能否暢銷,並不單純由品質決定。

  事實是,許多粗製濫造的書也賣得極好。

  比如絕大多數“編著”的書就是複製粘貼改版權的産物,但因為找準了讀者和賣點,也一樣能暢銷——而且可能比大多數高品質的原創書都賣得好。

  很殘酷,很悲哀,但這是現實。

  我們必須正視現實。

  爛書賣得好,是因為它突出了圖書的商品屬性。

  傳統出版往往只強調圖書的文化屬性,而對它的商品屬性諱莫如深。傳統編輯常有文化人的清高和優越感,認為自己是在做文化,而非做商品。所以,就只在提升圖書品質上下功夫,而沒有考慮讀者需求,以及怎樣讓自己的心血之作抵達讀者。

  如果你立志要做暢銷書,那就要強調、突出書的商品屬性,要把商品屬性放在第一位。

  請記住,你做出來的首先是商品,其次才是書。

  商品當然要高品質,但消費者購買的並不只是品質。

  我們喜歡吃水果,是因為水果有營養嗎?沒錯,水果的確有營養,多吃水果對身體有好處。但是對於病人來説,吃藥對他的身體更有好處,問題是,有人喜歡吃藥嗎?

  喜歡吃水果的主要原因,其實是因為水果好吃。不喜歡吃藥的原因,是因為藥難吃。

  暢銷書應該是水果,而不是藥物。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