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喝粥 十五甫路上陳添記

時間:2012-08-09 08:16   來源:中國臺灣網

  廣州人愛喝粥也是出了名的,無論鬧市,還是深巷,總有一些粥店從早到晚燈火輝煌,迎送著一批又一批“粥迷”。比較著名的粥店有伍堪記、強記、同記、陳添記,等等。

  在北方人眼里,粥是一種清淡的寂寞,沒有什麼可回味的,在他們印象中,粥就是白粥,白粥就是粥。殊不知,廣州人的好吃本色和烹調本領都傾注在平淡無奇的粥里,一會兒變幻出狀元及第粥,喝得你倣佛迅速提高了智商;一會兒端上來魚片生滾粥,吃得你的胃波光瀲艷……

  在廣州旅行,不在老街巷品品粥,就像走在琳瑯滿目的商店里忘了帶錢包。多年前,我初來廣州時曾留下一些遺憾,這次就要好好彌補一下了。廣州有數以百計的粥店,為什麼我偏偏對陳添記情有獨鐘呢?呵呵,我來反問你一句,你有一見傾情的經歷嗎?如果有,你就能理解走過一長溜的粥店,只有陳添記讓我過目不忘了。對人與對物的偏愛,道理都是一樣的。

  再度等一碗銷魂的艇仔粥,

  消除遺憾

  陳添記粥店所在的十五甫路三巷子舊貌未改,留存著過去的好時光,在徐娘半老的電影畫面中,飄裊著荔灣艇仔粥的香味,那是一種致命的誘惑呀!只要對美食稍有愛好的人都不能自持,不論你穿得多麼名牌,多麼時尚,都會屈尊坐在他家的小椅子上,像一只寵物似的眨巴著望穿秋水的眼睛,等待著一碗艇仔粥的上桌。

  艇仔粥出自荔灣一帶。舊時廣州西郊,河道兩旁遍植荔枝樹,叫做荔灣。每逢夏日黃昏,常有文人雅士及各方遊客來此遊玩,河流上遊船穿梭往來。有粥店老板看中這一商機,弄了小艇在水上向遊客兜售。這一招果然厲害,那些遊客出來尋找的就是與平常日子不一樣的浪漫情調,在水上喝粥,猶如騎馬賞花一樣,都是生活中的新奇花樣。更何況這臨水人家做的粥都以新鮮的河蝦或魚片為原料,味道鮮美得讓自己心花怒放,也讓親友繞口三日,經常回味。

  “艇仔粥”的美名就這麼傳播出去,成了廣州著名的地方風味。歲月更迭,荔灣的蕩舟已經成為模糊的記憶,艇仔粥卻流落民間,依然深受人們的喜愛。陳添記不過是將這種傳統美味保存得更原汁原味些罷了。

  來陳添記喝粥的人,必定會要一份他家的香脆可口鯪魚皮,鯪魚皮經白灼後冰凍,吃的時候加香蔥、自家秘制的醬油、花生、芝麻等佐料,既柔韌纏綿又香脆爽口。在十五甫路三巷子里,一口艇仔粥,幾縷鯪魚皮,簡直就像“男才女貌”般的絕配。

  藏龍臥虎的市井味道

  廣州人不僅早上喝粥,而且喜歡深夜喝粥,這樣的飲食習慣在外地人看來是很詭異的。追溯起來,食夜粥的習俗來自于清朝的廣州,那時候廣州武館林立,每到夜里,大徒弟常要代替師傅教初入門的小徒弟練基本功,師母為了酬謝他們,總會煲粥給他們做消夜。因此,凡在武館里吃過夜粥的人,都有一定的武術根基。“食夜粥”也有了這個人有點本事的含義。哈哈,在廣州喝粥,不僅是一種味覺享受,而且還是有本領的象徵。

  問題是如果你走進的不是像陳添記這樣只賣一種粥的小店,菜單上有柴魚花生粥、菜幹粥、臘鴨粥、燒豬頭粥、菜心粥、生菜粥、腐竹白果粥、鹹瘦肉粥……你將如何選擇?喝粥,在許多地方都是技術含量很低的簡單事兒,在廣州卻成了一門高超的烹調技藝,你對廣州人還敢等閒視之嗎?

  吃雞、煲湯、喝粥,確實是非常市井的味道,卻體現了廣州人對美食熾熱的愛戀和無盡的追求。我一直認為,喜歡吃的人容易快樂。以此推論,廣州人的幸福感應該排在全國前列吧?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