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07.變了味的商業戰爭

時間:2013-05-23 13:16   來源:中國臺灣網

  07.變了味的商業戰爭

  說什麼美國資本侵略中國資本,在今天這樣一個全球化的社會中,資本完全流動的過程中,這種說法是完全沒必要的。

  劉強東喜歡把他搞的那個商戰稱為“815大戰”,這個稱謂聽起來更有震撼力一些。

  “815大戰”三四天後,劉強東突然感覺整個風向有了怪異的變化,變得很讓人擔憂,甚至一貫在微博上口無遮攔的他也不敢說話了。因為有一幫媒體放出了這樣的言論,說這場大戰實際上是京東背後的美國資本對中國民族連鎖店的一次有陰謀的打擊等等等等。

  這真讓人哭笑不得,他說沒想到我們國家改革開放都三十多年了,到了今天竟然還有這個腔調。不僅如此,最令人苦悶的是很多政府領導對這種論調竟然很認可,認為京東這樣做打壓了民族產業。

  我也是民族的啊,我京東也是中國人啊!這是劉強東當時最想說的話,但是沒人聽他的。

  我知道這種行為一旦超越了正常的商業范疇,味道就變了,也怪不得劉強東三緘其口。我慶幸的是,房地產行業雖然也不太平,但目前看來,還真沒有牽涉到這種事情。

  這種事情如果真攤到我的頭上,我覺得根本不用理睬它,這都什麼年代了,還有這種愚昧落後的觀點。即便是有部分政府的領導在後面撐腰也不要緊,政府的領導那麼多,水平也參差不齊。有落後的,有開明的。這都21世紀了,這種資本還能區分出來是美國資本、英國資本還是中國資本嗎?你還能夠區分清楚,這個元器件是中國制造的還是日本制造的嗎?

  我記得某個企業曾經豎起來一個牌子,說是拒絕銷售日貨。嚇我一跳,我說你這樣愚昧的做法,豈不是跟路邊打砸搶的小混混一個水平的了嗎?這哪里還有一個大企業的樣子!

  我們前一段時間對鋼鐵企業做了不少研究,因為鋼鐵企業是我們主要的客戶,對于這個行業,我還是比較了解的。中國的鋼材比較特殊,因為中國的鐵礦石里面含微量元素不夠,所以一般要想煉出好鋼,需要一半的中國鐵礦石,一半巴西跟澳大利亞的鐵礦石,然後摻和起來才能把塑鋼煉出來。塑鋼就是鋼錠,或者稱為生鐵。煉出來以後就出口,出口給日本再做別的加工,加工成型材板材,加工完以後再進口到中國來。中國用來制造各種東西,電器、汽車做完以後再拿出去銷售。所以你從具體的一個產品的鋼的分子式來說,你怎麼區分清楚它是中國的、它是巴西的、它是澳大利亞的?還有,哪個環節是日本加工的?哪個環節是中國加工的?

  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蘋果手機背面的一塊鋼板就是特地到日本去磨的,只是在日本磨了一下而已。

  無論如何,關于資本方面的腔調一時間讓劉強東無所適從,因為這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正常的商業競爭的范疇了,一下子上升到了民族的高度,所以很恐懼。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