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2005年7月9日手術清醒後的那一刻開始,我就在反問自己。8 年後的今天,這個問題,我才剛剛有解:五大原因“功不可沒”:
一、長期情緒感冒,致使肝氣鬱積;
二、壓力山大常熬夜,致使褪黑激素下降;
三、喜歡少動多靜,致使抗氧化能力缺乏;
四、從小愛吃肥肉,致使脂質代謝障礙;
五、多年便秘纏身,致使腸道毒素堆積。
可以明顯看出是我以往的生活方式為自己請來了“癌症”這個客人的。醫學界始終認為:癌症是一種基因病,源自基因損傷、突變累積的結果。事實上,我們的健康反映了我們生活方式的總和。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們的身體是社會和生活方式的一面鏡子。我更讚同說,癌症是我們生活中好事情和壞事情綜合起來的結果。
專家發現,一個人的健康有五大決定要素:
一、遺傳,佔 15%;
二、社會環境,佔 10%;
三、自然環境,佔 7%;
四、醫療條件,佔 8%;
五、生活方式和精神因素,佔 60%。
前四項要素佔的比例相當少,加起來總共才 40%,而較多影響健康的是生活方式和精神因素,它佔到五分之三的比例。
專家們告訴我,每一個癌症患者的兩個器官組織都是有問題的,它們是所有癌症的根源。這兩個器官就是腸道和肝臟。經功能醫學的檢測:我的腸道內積滯著大量的毒素,肝膽內也被垃圾和毒素阻塞。一方面通過腸道向體內輸送毒素,另一方面肝臟解毒功能又不好,這兩者的結合才讓癌症在我薄弱的臟器—乳房內登陸,終于讓我患上乳腺癌。
從這一層面分析,得癌症了,應該表述為“人得癌症了,而不是某個臟器得癌症了”。因為不管是什麼癌症,本質是一樣的。這就好比雪、雨、冰雹,它們雖形式各異,但本質相同,都是水。
為了深刻反省,我必須細細列出每一原因中存在的層層內核,方才能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1 ﹒ 長期情緒感冒,致使肝氣鬱積
我的長期情緒感冒與我生命中的三個男人有關。
第一個男人是我第一任丈夫。原本是小說中的故事,卻在現實中變成了我的事故—我的學生介入了我的婚姻。在情感領域我被自己的學生PK,最終,婚姻被重組。我太沒面子了,一段時間內非常鬱悶,經常獨自流淚,最後導致我的兩個乳房脹痛難忍,一直用傷濕止痛膏貼著。後來延伸到胸前區刺痛,心速始終很快,每分鐘120 下,還出現過陣發性的室上速,這是一種可以致命的心律。我被送進醫院的 ICU 病房救治,時年我 40 歲。從此,心臟病就成了我的頑疾。
第二個男人是我第二任丈夫。我小心翼翼地在46歲那年步入第二段婚姻。我接受前一段婚姻“夫妻同齡”的教訓,找了個比我大10歲的老公,以為大齡丈夫會疼老婆。可沒想到,婚後他有一個規定,每周禮拜一到禮拜六跟我過,禮拜日雷打不動地要去原來的家。
于是,每到那天,我就想著人家三口之家是多麼其樂融融,而自己卻獨守空房,淚水拌飯吃,飯是苦的,我心更苦。曾一度像祥林嫂似的與朋友重復著同樣的抱怨話,抱怨命運對我如此不公。整夜整夜地糾結到黎明,終于得了憂鬱症。
第三個男人是我兒子。與他爸離婚時,是我心臟病發得最嚴重的時候,有時,連拿熱水瓶倒水的力氣都沒有,生活自理成了問題。
經常住醫院,不得不病休在父母家,由我年邁的父母照顧我的生活。當時,我實在不忍心再增加父母的負擔,才同意16歲的兒子先與他爸住在一起。可萬萬沒想到,當我要見兒子時,卻遭到拒絕。更讓我傷心的是,我去學校見兒子,兒子居然也不想理我了。
天下哪有這檔子事,我向蒼天哭喊,我冤!幾近崩潰的除了肉體,還有靈魂,整個人恍恍惚惚的。接下來就是不停地發心臟病,不停地挂急診,不時地在責問自己:這一切的一切,誰之過?誰之過?!
我向時間與空間發問。
我度日如年,回憶著兒子“不同凡響”的出生:
1977 年 5 月 22 日晚上 10 點半,我那黃毛幾簇、體重 3.7 公斤、用大嗓門來報到的胖小子終于從我腹中躥出。但一周後,世界就被改變了。
我們突然發現出生才過一周多的兒子,有點煩躁,食欲不佳,並伴有低熱。于是,他爸就趕緊抱著兒子去醫院。可焦急地等回來的只是丈夫一個人,兒子住院了。他因臀部的皮膚感染,長了一個小膿包,需要開刀引流。兩周左右可以出院。
啊?開刀?這麼小的孩子?我心疼得大哭。 那他睡在哪里?我們能不能陪他?”丈夫說,不能陪。他睡在暖箱里。
這天,夜,特別長。
我的乳房脹得難受,必須不停地起身,用奶吸吸奶,促進乳腺正常分泌。這是兒子的糧食,我得好好將“糧庫”保管好,等兒子出院,保證有高質量的糧食讓他享用。掐指一算,離兒子兩周出院的倒計時還剩四天。那天,我發現丈夫從醫院回來的臉色不對勁,反復詢問後才得知,醫生發現兒子的腎臟有問題,情況還很復雜,初步診斷為由先天性馬蹄腎而引起的腎盂積水,必須切掉一只壞死的腎,才能保住性命。但現在孩子太小,經不住大手術,所以得分兩步進行。先做個小手術,插管引流,將積水排出,才能保住另一只腎;然後把插著引流管的兒子接回家,療養一個月後,再住院,實施大手術。醫生認為兒子要經歷大手術,不適合母乳喂養了。
我聽完,居然一動也不動。我的頭、心、雙手雙腳,整個人從上到下都涼了—因為天塌了!我和丈夫都哭了。別人生孩子完完整整,我生孩子怎麼就零件不齊。我們上輩子做了什麼孽啊?!
無人回答。
7月中旬,兒子回家了。醫囑:引流管的傷口處每天要用酒精棉球消毒,並貼上消毒紗布,千萬不能感染;每日早晚各服 0.125克的消炎片 SMZ,搗碎後,和著水吞服,小心嗆到氣管;盡量讓他多吃點牛奶,長得強壯些;特別是這根引流管,無論如何不能讓它滑脫,否則,他又要吃苦頭了,要到醫院重新插上。顯然,我們必須一絲不茍地承擔起“特級護理”的職責,才能讓兒子少遭罪。
婆婆把我們三人接到了她 16 平方米的家。婆婆曾經當過托兒所所長,護理嬰兒有經驗。時值大熱天,那時的中國人,家里都沒有空凋。
為了兒子,我們費了很大的勁,才湊足了購買一臺 12 吋臺扇的資金。
兒子的右腹部,插了一根引流管,很難用平常的姿勢抱他。所以,醫生不主張我們多抱他。最艱難的是每天三次在兒子睡的小床里幫他洗澡,必須三個人一起分工合作:一人將他托起,兩人小心翼翼地將他整個身體分段洗;動作既要輕,又要麻利,特別是要巧妙地避開他右腹部的傷口處;更換溫水,既要迅速,又要穩當,不能溢在他的小床上。
這個出生才兩個月不到的嬰兒,卻已經經歷了兩次無影燈下的刀光針影,每想到他還要再見一次更大的刀光針影,我倣佛陷入了一個無法逃脫的煉獄,一片一片地割的是我的肉,一滴一滴地淌的是我的血……
看著兒子吃苦,我有入煉獄的感受,因為我是他母親。經受了身體劫難後的兒子,一定會更健康。有這樣堅定的信念,也因為我是他母親。
當兒子體重增加到5.5公斤的時候,他再次入院。醫生經過對兒子的體檢,各項指標都很滿意,隨後就安排手術。術前醫生找家屬談話。手術風險如何如何大,這麼小的孩子完全有可能下不了手術臺。即便手術成功,還要艱難地過感染關,一只腎臟的排毒能力只有50%……一大籮筐的恐怖語言,頓時又一次讓我跌進 了冰窟。
“這個孩子,以後跑醫院,就像跑外婆家,麻煩大著呢!我們可以給你們開個證明,再養一個吧!”醫生說得如此輕松,當然他也是一片好心,有醫院證明,就不違反當時“只生一個”的計劃生育國策了。我邊搖頭邊抹淚,眼眶里始終是濕漉漉的,一片混沌……
兒子手術很成功。一個月後,兒子出院了。整個醫療費用,讓我瞠目!
我和丈夫是同一個企業單位的。那時的醫療體制,家屬可享受半“勞保”,即有一半的醫療費用單位可以報銷,而另一半則是自負的。
單位把我們自負部分的費用先給墊上了,以後每月從我們 72 元(我和丈夫都是那個時代的標志性工資:36 元)的工資里扣 10 元,總共扣 163 個月,也就是說,等到兒子 14 歲時,我們才能還清這筆相當于現在近24萬的債務。能讓我無息貸款,解決燃眉之急,我實在心存感激!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我們是“單位人”。
計劃經濟年代,很多供給都是按人頭配給的。我們三口之家是小戶,小戶的魚、蛋、肉、糖、糧,甚至香煙、火柴、肥皂等都是最小量的,這當然是非常公平的。但我碰到的“不公平”是兒子術後需要大量的營養,而“最小量”的供給是遠遠不夠的,比如牛奶和雞蛋。
先說牛奶。牛奶是那時的短缺產品,所以它必須被計劃為只有兩類人可以享用:嬰兒和有醫生證明單的病人。兒子既屬前者,又屬後者。因此,牛奶的需求量是滿足了,可雙倍的費用,讓我們的經濟又緊了一層。
再說雞蛋。小戶的雞蛋量是每月一斤。一斤蛋 10 只,只夠兒子10 天的量,每月缺口兩斤。怎麼辦?買計劃外的高價蛋,我實在囊中羞澀。
我動起了不增加費用負擔又保障供給的腦筋 —用香煙票換雞蛋 , 反 正 丈 夫 不 抽 煙 。 與 農 村 煙 民 資 源 互 換 ,“石 油 換 大 米 ”,各 得 其 所 , 而這種計劃經濟中的“市場行為”在當時是違法的,也違反中國共產黨黨員的紀律。
每次黨的“組織生活”,當要求黨員進行“鬥私批修”的時候,我的心都怦怦跳,幾次想主動坦白交代自己那“違法亂紀”的事,可為了兒子的雞蛋,終究沒有勇氣“自我揭發”。
為了給兒子最好的營養,我們夫婦節衣縮食,但每月的經濟還是捉襟見肘,相當拮據。我再次想到了做絕育手術。首先,是實現我曾在兒子病床前許下的願:兒子你是我唯一的孩子,媽對你決不二心。其次,我絕育以後,兒子就是標準的獨生子女了,可以提前3 年享受每月 5 元的“獨生子女費”。而當時的政策是:孩子必須滿四周歲,除非夫婦已有一人絕育。
每5元的“獨生子女費”,一年就是60元,三年就是 180 元。這個數目,對解決巨大的債務,雖然杯水車薪,但分攤在每個月中,著實是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
“一箭”能“雙雕”的事,我絕對應該做!我做通了丈夫的思想工作,開始打聽哪種絕育手術最不痛。報紙上報道了上海新華醫院正在試行一種“無痛無切口不流血”的藥物絕育方法,是將藥物直接打入輸卵管,使其結痂堵塞,達到絕育的目的。我看了很高興,居然能讓我心想事成。
手術做完了。真的無痛。我準備回家休息。怎麼回家?叫出租車,還是坐公交車?前者要花 5 元錢,後者只要 5 分錢。當然是坐公交車回家。
一到家,我就感到肚子不舒服,腿一軟,下身一股熱流涌了出來。“血,流血了!”帶著體溫的血,順著褲腿一直流到腳跟。“不是說不出血的嗎?”
我心里有點緊張,那時的家中都沒有電話,無法與醫院聯係。
我先讓自己鎮靜鎮靜,而後一想,估計是剛才坐公交車顛的。我收拾幹凈後,馬上平躺休息。我完成了一件我想幹的事,心里是舒服的。
那個時代,有一件事,既光榮又能賺錢,就是“獻血”。我報名參加單位的獻血。當時的獻血待遇是:獻 200CC 血,獲營養費18元,公休 3 天。報名人的名字用大紅紙貼在單位大門口的牆上,凡進出的人都能看到,真是光榮得鮮艷。
“醫生,我身體很好,我能多獻 100CC 嗎?”在給我手臂靜脈處消毒的醫生,停下她的動作,抬頭看看我,我朝她自信地微笑著。
隨後,我看見她將儲血的袋子換了一只,我知道她同意了。
我拿著一張寫有300CC 獻血量的卡,先去指定的窗口領取獻血費:27 元整。相當于我一個月的工資啊!然後,去休息室領取一杯熱牛奶、兩塊蛋糕。我剛要走,發食品的同志就叫住我: 等等,你還有一包餅幹。”
獻完血,大家都在休息室里吃營養品。突然,有人問,你怎麼比我們多一包餅幹?“醫生一不小心多抽了我 100CC 血。”我一語予以搪塞。這包餅幹,蠻高級的,隔著塑料袋都能聞到陣陣香味。
這麼好的東西,帶回去,給兒子吃。我參加了單位三次光榮獻血,每次都如法炮制我的小技巧。
在我們的精心養育下,兒子的身體健健康康,盡管他只有一只腎。可怎麼也沒有想到,16 年後的今天,我居然會與兒子互不見面,分隔兩方。
整整9年,我思兒,念兒。從此,我怕過節假日,因為我孤單;我怕電視中看見母子情深的情景,因為此時的我正與子分隔一方;我怕被人問及兒子,因為我無法得知兒子的信息;我更怕別人問,離婚時兒子為什麼不跟你生活,因為任何的辯解都是 蒼白的;我怕正視周圍人看我的眼神,因為他們的眼神告訴我,看不懂眼前這個女人—她離的是婚,怎麼連兒子也離了呢?
我的世界,一片混沌。
我總覺著自己很有理,可手持一大堆的理,卻經不起殘酷現實的比對。于是,我不得不向現實屈服:作為老師,我很失敗;身為妻子,我也失敗;為人母,我更失敗。做女人做到這份上,除了自己默默地消化所有的苦水,悄悄地擦拭累累傷痕外,還能怎樣?
從40歲婚變開始,到55歲確診乳腺癌,漫漫15年,我整個身心被“負面情緒”浸泡著,連細胞都能擠出淚水來,而就是這每況愈下的身體,為日後乳腺癌的形成提供了溫床。可我卻渾然不知,還深深地不可自拔。簡直是“健盲”一個!
直到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已經站在人生的懸崖邊上了—最兇險的乳癌奪走了我的兩個乳房,並被預言“只有一兩年生命”的緊急時刻,我才猛然回頭,拼命折返跑。途中,我貪婪地吸收世界上所有對我生命有關的養料。
其中,國外的一些醫學專家對精神因素與健康的關聯度的研究,讓我茅塞頓開。
他們將不利的精神因素分為兩種,較大的壓力源稱之為“生活改變單位”,而較小的壓力源稱之為“負面情緒事件”。
第一種類型: 生活改變單位”對人身體的影響非常大,請看他們列舉的量化表:
1. 喪偶、自身患重大疾病 100
2. 失戀、被動離婚、糟糕的再婚 73
3. 工作壓力、失業、退休綜合徵 57
4. 與上司發生矛盾 45
表中的最高值是100,而“喪偶或自身患有重大疾病”是最高的壓力源,高達頂值100。其次是“失戀、被動離婚和糟糕的再婚”,這其中任何一項都達到 73,說明情感類問題對人的殺傷力。當然,對失戀和離婚而言,被動者所受的心理創傷自然要大于主動者。
2007年7月,美國醫學界公布最新研究成果發現:離婚的女人更容易得病。在離婚2至3年內,70% 的女性有心理問題;到離婚10 年以後,37% 的女性會爆發出許多身體疾病,比如癌症。可見,離婚對于女性身心的傷害是致命的。中國的情況可能大大超出這個比例。在中國,剛離婚的兩年中,如果女性是被動離婚的,那有心理問題的比例不是 70%,而是將近90%。因為中國女性更容易為情所困。
當然,“糟糕的再婚”更是一把情緒利劍,直刺受害方的心臟。對此,好多當事人說,糟糕的再婚就是“坐在黃連樹下啃苦瓜”—苦透苦透,其苦苦到內心深處。原來人都是吃不消對比的,再好的後續也會發現有許多方面不如前面那個;人又都是經不起近看的,遠看像個月亮,光燦燦的,還能圓能缺,貼近了過日子,馬上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兒。再說,前面可塑性極強的一二十年都會崩盤,難道能指望已經定了型的後來者,會順順當當地磨合下去?于是,糾結、後悔、彷徨,助推了關係的瓦解。為此,不得不再度選擇“出城”。
再次是“工作壓力、失業和退休綜合徵”這類因工作變更而引起的壓力。其中患退休綜合徵的人,一般是原來當領導的比較多。
他退休前,幹的都是指揮人的事,而退休以後,發現連老婆都指揮不了了,于是就渾身不自在,失落啊,鬱悶啊,身心都出了問題。最後是“與上司發生矛盾”,這個壓力源遠遠大于與同事之間發生矛盾。為什麼?因為這種情況一般是他一時半會兒也跳不了槽,而與上司的矛盾,又難于溝通。于是,總感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更別提加薪升級了。所以,壓力就放大了。
第二種類型:“負面情緒事件”的壓力源雖然沒有“生活改變單位”那麼大,但其外延的波及,卻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很難躲避的。比如焦慮、委屈、抑鬱、嫉妒、抱怨和敵意等,誰能保證,它們與我們從不沾邊呢?
最常見的“焦慮”情緒,大多數人都會發生。我曾經聽人說,在等公共汽車的時候,車站上總有一些人,當他需要的車子遲遲不來的時候,往往會不停地來回走動,表現得很焦慮,神情 很不安。
這種人,十有八九,他的心血管早晚會出現問題。因為焦慮情緒會使得人的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速加快,植物神經紊亂。還有一種負面情緒叫“敵意”。很多人說,我沒有什麼敵意情緒啊!敵意情緒往往是由我們並不經意的“嫉妒、抱怨”而產生的。
如果一個人經常有這樣的情緒,那它對心臟、血壓、脾胃等的影響不亞于地震。國外的調查數據是:此類人死于心血管的概率,60 歲以下為 50% 以上,60 歲以上者也有 35% 以上。
所有的負面情緒會有一個密碼。比如,憂傷的“憂”是“心”字旁,迷惑的“惑”是“心”字底,恐懼的“懼”又是“心”字旁,等等。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負面情緒,唯一能擊垮你的途徑就是通過你的心。你的心認了它,你就垮了。循證醫學告訴我們:凡是心情不好的女性,80% 以上都有乳腺疾病,而這些人中,乳腺癌變的可能是常人的 5 倍。中國乳腺癌發病率,以每年 3% 的速度在增長。而上海疾病控制中心于 2010 年 3 月 7 日發布:上海近年平均每天誕生 10 位乳腺癌患者,一年就有近 4000 名乳腺癌患者。觸目驚心啊!為什麼我們有那麼高的比例?我覺得除了與上海這個城市的環境、工作壓力有關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負面情緒”的影響。
病由心生,很多病是由于心理不健康而產生的。我設計了一句話,叫“長期的情緒感冒,是滋生百病的土壤”。負面情緒產生以後,人的身體就會產生一種像蛇毒一樣的荷爾蒙,這種像蛇毒一樣的荷爾蒙,醫學上稱為“去甲腎上腺素”。它會加劇負面效應的身體循環,于是,惡性循環就開始了。
同理,如果你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那麼身上就會產生一種快樂的荷爾蒙,叫“內啡踽”。你身體里的“內啡踽”越多,它就越會提高你的免疫功能,形成良性循環,那你的整個機體就越來越平衡,即便有了病,也能依靠自身的自愈力而得以康復。醫學常識告訴我們:每天我們的身體都會新陳代謝,要新生 N次方的新細胞,但是每天也有 20 個細胞要裂變。對付突變的細胞,我們人體自身有一個自然殺傷細胞,叫 NK 細胞,在正常情況下,它 5 分鐘就可以修復那裂變的 20 個細胞。
但如果你是處在負面情緒下,那 NK 的活性就會下降 50% 以上,那你的 20 個細胞就得不到修復而繼續裂變、裂變。若幹時間以後,這些裂變的細胞就會在某個薄弱的組織內形成腫瘤,使你的肌體或臟器發生惡變。
人之所以會生病,最原始的根源就是生氣,這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說明。中醫專家指出,生一次氣毀一次健康,生氣導致的疾病與由風寒暑濕等外因導致的疾病不同,會直接損傷五臟功能,發病更加嚴重。
長期生氣的人,會在身體上留下不同的痕跡,從外表看,脾氣火暴。經常處于發怒狀態的人,多數會禿頂,嚴重的還會使頭頂變尖;程度輕點的,則會在額頭兩側形成雙尖的 M 形微禿。美國《洛杉磯時報》也報道,愛生氣的人容易長色斑,而且腦細胞衰老明顯加快。從中醫角度分析,發脾氣時,氣會往上衝,造成頭頂發熱,導致脫發。嚴重的暴怒,有時會造成肝內出血。如果血吐不出來,就會留在肝內,一段時間後形成血瘤。生氣導致的肝熱,繼而會影響到肺,肺熱的一個嚴重後果就是失眠。一位中醫,在臨床上曾遇到過一個五天五夜無法成眠的人,就是生氣造成的。血氣較差的人氣往下沉,形成腹部脹痛,會讓人誤以為是腸胃問題。
如果生了氣散不出來,比如悶氣,往往會在胸腹形成中醫所謂的“橫逆”氣滯,很可能導致女性乳腺小葉增生和乳癌,也可能造成十二指腸潰瘍或胃潰瘍,嚴重的會引發胃出血。愛生氣的人還易得癌。北京有個抗癌俱樂部,其中的癌症患者思考後認為,“氣、急、累”正是他們患病的真正原因。
美國的調查結果是:凡是乳房外側的乳腺癌患者,絕大多數都曾有情感問題發生,或有離婚經歷,或有夫妻不和。發病期為 9 到10 年。
我驚呆了,這兩個調查,跟我自身的情況非常吻合。我好奇地著手調查我本子里的乳腺癌病人:12 個外側患病的,有情感問題的佔 9 個,比例為 75%;還有 10 個是內側患病的,有情感問題的只佔兩個,比例僅為 20%。而且發病期基本都是 9 到 10 年。中國女人的情況,驗證了日本人和美國人的調查是對的。
後來我學了中醫,找到了乳腺癌這一疾病的內在原因:人體有十二條經絡,其中有六條經絡跟乳房的健康有關,而“心包經”和“脾經”是走乳房外側的。這兩條經絡與個人的情緒波動密切相關。
推理終于成立了:情志致病。我之所以能在自己 55 歲時培育出一個乳腺癌,就是因為我長期情緒感冒,致使肝氣鬱積,氣血運行不暢。找到產生疾病的原因,目的是杜絕原因的再次產生。我思考這一問題時,下面這個故事讓我找到了杜絕原因再次產生的法術。
陜西農村,有一對中年夫婦,男的是高中畢業生,女的文化程度不詳。婚姻是奉父母之命。近 20 年來,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生兒育女,一切都按部就班,平平常常。改革開放了,男的進城當了農民工,遇到了一位非常心儀的女性。于是,他也就不太回家了,然後,電話也越來越少了。家里的那個女人心里很明白,女人的第六感覺。但她卻不聲不響,一如既往地善待男人。
一天,回了家的男人終于開口了:“我們兩個人過得平平淡淡,從婚姻角度來說……”女人打斷他,叫他不要講大道理,有話就直說。
男人說: 其實這十幾年來,我們只是過日子,而沒有那種精神層面的交流。現在小孩大了。我想咱們還是分手吧,家里所有的東西都給你,行嗎?”
女人問: 你想定了沒有?”男人首肯。女人再問: 你是不是外面有人了?”男 的 如 實 回 答。 女 的 聽 完 以 後, 不 哭 不 鬧, 冷 靜 了 少許, 說: 好,我同意。”停了幾秒鐘後,女人又說: 他爹,這十幾年來委屈你陪著我們娘仨。你現在找到幸福了,你走吧,家里的事,有我。你別惦記。”
那個男人一聲不吭。又過了幾秒鐘,女人說:“我 不懂 手 續,你 說咋 辦 就 咋 辦 吧 。”而 後又 說,“ 我 給 你 兩 句 話:你 的 胃 不 好,不 要飽 一 頓 饑一 頓 的,你 煙 抽 得太 多,這 對身 體也 不 好。”此 時,男人忍不住了,大哭。他不是抱著自己的妻子哭,而是抱著自己的頭大哭。女人拿了一塊手巾遞給男人。最後,女人輕輕地留下一句話:“你在外面如果過得不好,咱家這大門永遠給你開著。”
故事的第二段,那個男人就和他心儀的女人結婚了。
故事的第三段,若幹年以後,這一對為愛情而結合的夫妻分手了。
故事的第四段,那個男人又回到了結發妻子身邊。
這個故事,令我震撼!讓我慚愧!促我反思!
先說說我對自己第一段婚姻的反思。當時的我根本沒有那位農村婦女的這種胸懷和境界,沒有這種強大的自我反思能力。我雖然也恨自己“引狼入室”,但更多的是恨我那個學生,是她搶走了我的丈夫,還搶走了我的兒子。
平心而論,夫妻間有出軌,應該說這個婚姻肯定是有裂縫的,如果這個裂縫大到能夠讓旁人插足的地步了,難道就沒有當事人我的問題嗎?
再說作為母親,我把兒子帶到這個世界上,既沒給他健全的身體,也沒給他完整的家庭。為了自己讀大學,我把三歲的兒子全托;為了自己評職稱,我又遠離讀小學的兒子去外地進修研究生。于是,兒子就成了一名脖子上挂鑰匙的孩子,隔壁的清真面館成了他的餐廳;當我與他爸發生情感危機時,為什麼不能為了兒子,而委屈點自己?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母親,就是為了孩子而選擇不離婚的,可我卻做不到。生他而不親自培育他,我深深地自責。
如今,當兒子 36 歲,我 63 歲,20 年後我們母子再次在同一屋檐下生活時,我終于當起了一位知了“道”的母親。
從那位陜西女人身上反觀我的第二段婚姻,我也確實不夠大度,不夠寬容。總認為,愛情是自私的,是不能與他人分享的,為此,走進了死胡同。如果當時能換一種思路:一個離了婚的男人,他還能顧及原來的家,這說明那個男人還是有責任心的。若能這樣看問題,不就從怨恨轉為欣賞了嗎?任何事情都好比一個硬幣的兩個面,就看你如何看待它。這讓我想起“如何看待一片樹葉落下來”的對話:那是 2012 年 7 月初的一天早晨,我和中醫唐國章醫生夫婦從度假村的餐廳用完早餐,漫步回住地。清風,裹著一片樟樹的葉子在我們的眼前飄落了下來。這場景,我太熟視無睹了—普通得司空見慣!
唐醫生卻向我發問,剛才那片飄落的樹葉,你看到了什麼?我沒有馬上回答,詫異地看著他,潛臺詞是你難道看到了“什麼”。我當然不好意思反問,于是,我用了拋磚引玉的伎倆,說:秋風掃落葉,正常;而夏風會讓葉子飄下,這片葉子有點慘。”
“你看到它是怎麼落下的嗎?”唐醫生繼續追問。
“怎麼落下的?”我憋不住,只好反問了。
“它是一個筋鬥一個筋鬥,慢慢地、慢慢地翻滾下來的。”
“啊?!”唐醫生觀察得如此仔細,我不得不發出驚嘆。 那它死得很悲壯。”我循著自己的思路隨口給出一個評語。
“不,它很幸福。它翻滾的過程中,周圍發出一圈一圈的金光,這是佛光。它完成了一生,幸福地告別。隨後,樹上將有新的葉子萌出,又一個生命開始了。這就是‘輪回’。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面對同一個場景,不同的視角有不一樣的闡釋,隨之帶來完全不同的意境和心情。這中間的差別是人的境界的差別。而一個人的境界是需要不斷修煉的。
因為我們容易固執己見,于是就將自己的思想築成一道牆,而“反思”則是這道牆的門和窗,我們必須推開門,打開窗。
醒世歌曰:靜坐常思自己過,閒談莫論他人非。一只眼睛應看別人的好,另一只眼睛要看自己的非好。聖賢之言:吾日三省吾身。
婚姻場中的女人,若能學會反思,學會思過,就會讓自己有長進,更成熟,更能在婚姻場中沉著地化解一切危機,讓自己的身心更陽光、更健康。真正達到佛學“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的三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