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為那一天,為你鉛華盡褪,素色妝顏,不許曲終人散。紅塵濁浪,因你我而桃之夭夭,春水微瀾。漫山遍野,百花齊放,暗香浮動,笙簫四起,歌舞翩翩。若真有這般刻骨蝕心的一天,我當用盡前生後世的幸福和欣慰,願把來世的相逢,換做今世的溫暖!
你是否也曾在美好的青春時候,甚至是終其一生的時間,都在等待著一次讓你神往的愛戀,做著一個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夢想?
一生只為那一天,為你鉛華盡褪,素色妝顏,不許曲終人散。紅塵濁浪,因你我而桃之夭夭,春水微瀾。漫山遍野,百花齊放,暗香浮動,笙簫四起,歌舞翩翩。若真有這般刻骨蝕心的一天,我當用盡前生後世的幸福和欣慰,願把來世的相逢,換做今世的溫暖!
然而,愛情是一場偶遇的煙火,可遇而不可求。
很多人對上帝說:“你給的我不要,我要的你給不了。”世間許多事物付出就有回報,唯獨愛與被愛不成正比。你愛著他,他卻不愛你。他愛著你,你的心里卻又裝著另外的一個他。于是,世人都糾結在愛與被愛中不能自拔,“愛我的人為我癡心不悔,我卻為我愛的人流淚傷悲”。于是,受過傷的癡男怨女,都渴望著能有一碗孟婆湯來飲盡,讓愛深埋、長眠……
愛情,只是一個傳說。
我們都曾年少過……
這世上,本就平凡的人多,多少人不驚不擾,在歲月長河中淡淡走過,不留下任何筆墨。而陸小曼偏偏是那在歲月的煙波浩海中泛起波瀾的人。我們曾幼稚地叫囂著“人定勝天”的口號,殊不知凡事不可盡然,有些人的命運似乎從出生便注定了,人力無法勝出。
守著平淡的流年,對陸小曼這樣的人來說是幾近奢侈的事情。她的出身,她的學識,她的性格,她所處的時代,決定了她必然是要在紅塵中經歷跌宕起伏、掀起波瀾的人。我相信宿世的因果,今日的相遇相吸,必不是偶然,定有著久遠的因緣。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陸小曼在聖心學堂接受的是西方的開放式教育,法文基礎很好,此外還修習了英文,能讀原版的外文小說。她擅長歌舞,吟詩、作文、繪畫,彈琴也得心應手、遊刃有余,確實堪稱才女,加以明眸善睞,盡態極妍,自然是內慧外秀的名姝。當時,“南唐北陸”的艷譽叫得極響,若不知此名之人定不被算作是社交圈中的人了。“南唐”是上海的大家閨秀唐瑛,“北陸”便是北京的陸小曼。
經過北京外交界三年的錘煉,陸小曼已經聲名鵲起,成了京城中名副其實的名媛,社交生活已經成為她生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她生性張揚,喜歡被追捧,喜歡被矚目,喜歡被簇擁,喜歡被盛讚。
胡適說,她是舊時北京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似乎日月星辰都只圍著她一個人轉。
若讓我來形容此刻的陸小曼,只一句極簡單不過的話:華美的幸福。
人生若夢,所有浮華,也不過是曇花一夕,過眼雲煙。心若冰清,波瀾不驚,萬變猶定,神怡氣靜。
很喜歡弘一大師的《落花》:
紛,紛,紛,紛,紛,紛,
惟落花委地無言兮,化作泥塵;
寂,寂,寂,寂,寂,寂,
何春光長逝不歸兮,永絕消息。
憶春風之日暝,芬菲菲以爭妍;
既乘榮以發秀,倏節易而時遷。
春殘,覽落紅之辭枝兮,傷花事其闌珊,
已矣!春秋其代序以遞嬗兮,俯念遲暮。
榮枯不須臾,盛衰有常數;
人生之浮華若朝露兮,泉壤興衰;
朱華易消歇,青春不再來。
有人說,人生有涯,而完美無涯,以有涯逐無涯,就算耗盡一生的努力,終也是水月鏡花。然有幾人可參透這浮華背後的邈遠綿長?人生如戲,繁華若夢。忽忽百年,轉頭即過,其實大可不必立足于極端的險峰,讓浮華背後的蒼涼淹沒了身後的路途……
對著世人微笑不語的彌勒佛了知你的一切,卻告訴你改變命運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要靠自己親自去悟。誰也不能替代誰,走自己的路,“經歷”是最好的老師。縱然我們不能事事都經歷,也希望可以從別人的經歷中借鑒出些許道理。
自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陸家有著這樣一位名動京城的女兒,自然是門庭若市,往來提親者絡繹不絕。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春秋時期的婚姻禮儀的一道程序,用當時的話來說,就是“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非媒不得。”(《詩?齊風?南山》)此途徑也成中國婚姻習俗的傳統模式。養女如此,自然成了陸定夫婦的驕傲,他們夫婦倆卻不急于為女兒拋下繡球,必定要千挑萬選,不想讓她過早地花落凡塵。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哪個為人父母者不是為子女的幸福和前途操碎了心思。其實,陸小曼的父母還是頗具慧眼的,他們可不肯把自己的掌上明珠交給那些不學無術、揮霍無度,捧戲子花天酒地,承祖上福蔭庇護的“富二代”“官二代”。
經歷過世事磨煉的陸定很明確地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男人該有的品質,他們要的是,能擔當,有學識,有能力,有潛力,憑借自己的本事可以有輝煌前途的人,具備這樣的條件才能成為真正的護花使者。
于是,在經歷千挑萬選後,經過唐在禮夫婦引薦的才子走進了他們的視線。我們隨著這媒妁之言一起來欣賞下叫王賡的這個二十七歲的青年才俊吧。
王賡生于1895年,比陸小曼大八歲。巧的是,王賡也是江蘇人,出生于無錫一個家道衰落的官宦家庭。想起電視劇《紅樓夢》的主題曲: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且先拋下這緣分深淺不說。舊時凡嫁娶講究門當戶對,王賡的祖上也是做過大官的。只是到了他這一輩才家道中落了。王賡從小就懂事又早熟,一心要復興門楣,因此他讀書勤奮,氣宇軒昂,談吐不凡,絲毫沒有紈蝡子弟的習氣。
1911年,王賡清華畢業,成績優異,被保送赴美留學,先後曾在密西根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就讀,王賡是個有理想的有為青年,接受到西方的先進思想和興盛文明後,力圖回國一展抱負、有所作為。于是,在1915年獲普林斯頓大學文學學士後,他轉入美國西點軍校攻讀軍事。出身于普林斯頓和西點兩所重點學府的優秀學生,在20世紀初的中國大概僅王賡一人。艾森豪威爾曾與王賡同級,此人即是日後大名鼎鼎的“二戰”歐洲盟軍統帥和美國第三十四任總統。
王賡在西點一貫成績優秀,並熱心幫助其他人,頗得同學讚譽,1918年西點畢業時為全級一百三十七名學生中第十二名。
留學八年之久,讓這位年輕人既有深厚的人文修養,又有著軍人的俊朗和雷厲風行的處事作風。這位“潛力股”的年輕人可以說是前途無量,回國後,先供職于陸軍部;1918年秋,任航空局委員;1919年巴黎和會召開,中國代表團團長陸徵祥急需通曉西方事物的軍事專家協助,王賡受邀擔任了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武官兼外文翻譯,從此聲名鵲起。1921年晉升為陸軍上校。少年得志的王賡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兼之文武全才、儀表堂堂,在當時北京的社交圈子中很是惹眼,被譽為“民國第一帥哥”。
也在這一年,這位學有所成、意氣風發、文武全才的年輕人,認識了陸小曼。
人與人的緣分,醉與癡許是早就緣定三生池前,無論這緣分或深或淺。陸小曼的父母,一下就看中了他少年得志,學有所成,人品極好,相貌堂堂。尤其陸母,對這個準女婿相當滿意,所以,盡管後來王賡和陸小曼因為徐志摩的出現而鬧矛盾,但陸母是一直都不同意陸小曼離婚的。陸小曼離婚是事後陸母才知道的,還氣憤得很。
這樣的一個青年才俊與陸小曼相識,從任何方面都是大家公認的才子佳人的絕配。
當這樣的一個青年才俊出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是否也會心動呢?
我是個世間俗物,我想,每個花季少女所求也不過如此吧。但我們不能替代陸小曼。不知道陸小曼在初識這個男子的第一面時是何心情?
是眉目低垂,怦然心動,還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僅僅遵從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我們無從考證,僅有一點是肯定的,陸小曼並不反對父母為她安排的人選。于是,十九歲的陸小曼便奉父母之命與王賡談婚論嫁了。從訂婚到結婚,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屬名副其實的“閃婚”。
其實當時陸小曼對這個婚禮和這個選擇是完全可以反對的。但是,這位譽滿京城的名媛,盡管飽嘗如潮盛讚,可還未曾有過心儀的人選,未曾經歷過風花雪月的浪漫,所以,可能她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想要些什麼。
王賡和陸小曼這對“第一帥哥”和“第一美女”的才子佳人配就這樣促成了。他們的婚禮轟動了京城,婚禮在“海軍聯歡社”舉行,中外來賓數百人,熱鬧非凡。伴娘除曹汝霖、章宗祥、葉恭綽等民國高官大員家的小姐外,另有英國小姐數位。當時陸小曼的父親在財政部供職,家境殷實,因此結婚的一切費用,全由陸家負擔,包括這些小姐的禮服,也全都由陸家訂制。一時間,北平的各大報紙都刊登著“一代名花落王賡”的消息。
許多人不無醋意地祝賀王賡,祝賀他冷手撿了個熱餑餑,也不知前世築了多少橋,修了多少路,積攢下大把大把的功德,才換來這輩子艷福齊天!當然,也免不了有人在背後唱上一兩句反調:可別把話兒說早了,這件事還指不定是福是禍呢!
白雪公主嫁給了白馬王子,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只能是童話世界里才有的故事。真實的人生中,嫁給王子的,也未必幸福。距當今的我們更遠的不說,戴安娜與查爾斯王子,不就是一個不完美的例子嗎?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當然,這是後話了。
想起一個因果故事:
有一個書生,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結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卻嫁給了別人。書生受此打擊,一病不起。這時,路過一遊方僧人,從懷里摸出一面鏡子叫書生看。書生看到茫茫大海邊,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挂地躺在海灘上。路過一人,將衣服脫下給女屍蓋上,走了。再路過一人,過去,挖個坑,小心翼翼地把屍體掩埋了。
僧人解釋道,那具女屍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路過曾給過她一件衣服的人就是你,她今生和你相戀,只為還你一個情。但是她最終要報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後那個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她現在的丈夫。
書生大悟。
不知道你悟了沒有。
不知前世,是誰埋了你?
金岳霖,用他一生的孤獨來回報那位前世埋了他的林徽因。
“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的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這是徐志摩在追求自己的人生伴侶時說的話。是徐志摩回報了陸小曼,還是陸小曼回報了徐志摩?
三生石前,我們看不到因果,但後來我們知道,王賡絕對不是前世埋了陸小曼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