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危機”一詞鋪天蓋地,因而常常受到質疑。事實上,我和凱 西曾經嘗試不用這一詞匯,心想:“還有如此眾多的男孩表現還好,我 們真的可以稱這種情形為一場危機嗎?”“沒錯,古里安和史蒂文斯的 家庭的確曾經遭遇一些問題,經過痛苦的掙扎和努力最終克服了這些問 題,但這真的是一場全國性或世界性的危機嗎?”我們了解到運用“危 機”一詞可能會給孩子的生活帶來毫無來由的恐懼,而由此產生的聳人 聽聞的報道(感覺論)可能會傷害學校和家庭,也可能傳播絕望的想法 並阻礙孩子必要的改變和康復。
我們曾試圖不再使用這一詞匯。但是很抱歉,危機的確存在。我們 希望本章的內容能夠讓您相信,使用這一詞匯並非只是作為一個負面的 警報,而更是作為進行積極變革的啟示。下面提供了一些家長和老師對 目前教育中男孩所處境況的言論。
勞里·霍夫,來自威斯康星州尼納市,是一位三個孩子的母親。她 在來信中寫道:“我有一個13歲的兒子。說到他就讀的中學,我只能稱 之為‘男孩對立所’。學校的作業、紀律、日程安排都讓他掙扎在一個 跟他對抗的體係中。”
奈蒂·克魯斯坎,一名肯塔基州馬里恩市的專業人士,這樣寫道: “我是一名發展幹預學家,主要工作是評估和治療發育遲緩。我注意到 客戶名單上絕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男孩。”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患有處理問題障礙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學習障礙、調節失調、焦慮、注意力分散等病症,對此我感到越來越驚慌失措。我非常偶然地發現,在我們地區的一所新教區附屬學校中 ,一個有 20個孩子的三年級班級中 ,竟然有 8個孩子在服用利他林!”弗吉尼亞州一位2歲孩子的母親琳達·沙利文這樣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