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第二節 堅毅的性格

時間:2013-03-28 14:52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一種學說的倡行,創始人必須具有堅毅的性格和堅定的信心,否則將經不起反對者的非難和攻擊。墨家學說之所以能在戰國時代盛行,擁有那麼多的信徒,和墨子堅毅的性格、堅定的信心有著很密切的關係。像他的大弟子禽滑釐,最初受業于大儒子夏,後來因感佩墨子的精神,改投墨子門下,成為奉行墨家精神最篤實的弟子。

  墨子為了行義,排除一切的享受,甚至要求弟子們以理智克制人性中脆弱的喜怒哀樂愛惡之情,而全心全意從事于行義。

  墨子告誡弟子們說:

  “必須去掉喜、怒、哀、樂、愛、惡六種一偏的情感K。靜默時就深思如何行義,說話時就勸導人行義,行動時就做有益于人類的工作。如果照著這三方面努力去做,必定可以成為聖人。

  除去喜、怒、哀、樂、愛、惡的感情,而用仁義令手、足、口、鼻、耳全心全意從事于義,必然可成為聖人。”(《貴義》篇)

  去掉一偏的情感、令手、足、口、鼻、耳從事于義、很有些像孔子所說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意思。然而由孔子嘴里說出來顯得親切,由墨子說出來卻顯得嚴厲,這是性格使然。

  墨子是一板一眼,實事求是的人,做事有原則,有法儀,並要有利于公眾的事才去做,對公眾無利益的便不做。而且認定了原則,不論有多少困難,他也不輕易改變。墨子時常叮嚀弟子們:

  你們若無法將“義”行得通時,也不可將“義”放棄,就好比木匠制木器不成功時,也不將他的繩墨丟掉。(《貴義》篇)

  墨子也很欣賞能夠堅守原則的弟子:

  墨子叫弟子管黔敖推薦另一成績優異的弟子高石子到衛國去做官,衛君因墨子的緣故而重用高石子,給他極優厚的俸祿,地位也極高,以他為卿L。于是高石子兢兢業業地做,上朝必定盡量盡忠進言,但是他說的話衛君都不採用,于是他毅然離開衛國到齊國去見墨子。

  高石子見著墨子說道:“衛君因為夫子的緣故,給我極優厚的俸祿,讓我做卿相。我為了感激他,所以上朝時盡自己所知道的陳說。但是衛君一句話都不採用,所以我就離開了。衛君恐怕會以我為狂吧!”

  墨子說:“只要離開得合理,雖受狂名,又有什麼關係呢?古時候,管叔懷疑他兄弟周公有篡位的野心,而周公覺得冤枉了他,不是也辭掉三公的職位,避居到東方的商奄,以表明自己的清白嗎?當時人都說他狂,但是後世的人都稱頌他的德行,直到如今仍舊如此。而且我曾聽說過:行義並不是為了要避免毀謗,也不是求人家讚美。如果你的辭職合理,雖受癲狂之名,又有何傷呢?”

  高石子說:“我離開衛國,哪里敢不依正道?從前夫子曾經說過:‘天下無道時,仁義之士不應做高官,享優厚的俸祿。’現在衛君無道,而我卻貪圖他的高爵厚祿,那我不是存心白吃他的糧食嗎?”

  墨子聽了很高興,就把大弟子禽滑釐叫來,告訴他道:“你聽著!背棄正義,而追求爵祿的,我是常聽見的;但是背棄爵祿,而去追求正義的,我還只見過高石子哩!”(《耕柱》篇)

  高石子“背祿而向義”的作為,實在令墨子感到欣慰,他的調教總算沒有白費。他教育學生是德行、言談、道術三者並重的,高石子可說是墨門的典范。

  墨子對于學生因材而施教,督促相當嚴格。有一次墨子對一個好學生叫耕柱子的發脾氣,耕柱子很傷心,他自己認為已經做得很好了,不知道老師為什麼還要苛求他。于是他忍不住問老師,說:

  “我難道就沒有一點勝過旁人的地方嗎?”

  墨子說:“假使我要上太行山M,用一匹千里馬和一頭牛來駕車子,你預備用鞭子趕哪一頭呢?”

  耕柱子說:

  “我要去趕那匹千里馬。”

  墨子說:

  “為什麼要去趕千里馬呢?”

  耕柱子說:

  “因為千里馬可以負得起責任。”

  墨子說:

  “我也認為你負得起責任。”(《耕柱》篇) 

編輯:楊旋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