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7

時間:2012-09-13 19:45   來源:中國臺灣網

  就目前來說,日子過得好像和原先差不多。太陽每天照樣升起落下,黑夜過後是白天。我想起涼爽漫長的早晨、漸趨炎熱的下午、姍姍來遲的黃昏。暮色徘徊好幾個小時後才極不情願地消失在黑暗中。時間過得越來越慢,懶洋洋地悄悄溜走。

  時間和時鐘的走時越來越不一致。地球仍在轉動,時鐘仍在滴答,但它們的走時早已不準。不到一周的工夫,午夜鐘聲不一定會在半夜時分鳴響,它們可能在正午時敲9下,而正午的鐘聲有時會在太陽落山時才響起來。

  那段日子,一切全亂套了,大家都是湊合著過。

  每天早上,政府官員都會公布地球在頭天晚上新增的分鐘數,像收集落在盤子里的雨滴似的。每天多出的時間總數大相徑庭,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會增加多少分鐘。學校的上課時間根據日出而定——每天都在變。我記得早上和媽媽一起觀看本地新聞頻道,等著學校公布上課時間。

  越來越多的孩子不再上學。

  新增的時間在工人們交接班的間隙冒出來。飛機停飛了好幾天。火車停在鐵軌上,要等到新的行車計劃表被制定出來並實施後才能重新開動。時間表每天都在更新。

  我們隨機應變,我們不斷調整,我們將就著過。

  媽媽開始慢慢地在櫥櫃里塞滿應急物品。她貯藏了許多濃縮牛奶、罐裝豌豆、幹果和罐裝水果、4打罐裝濃湯。每天回家時她胳膊下不是夾一盒電池就是一盒蠟燭,要不就是密封在塑料盒或鋁盒里的脫水食物——物品不易腐爛,無窮無盡,永不到期。

  與此同時,多數時候足球隊和平常一樣訓練;媽媽那些學習戲劇的學生繼續排演《麥克白》;全國上下類似的活動基本上照常進行;演出必須繼續下去。我們堅持一切照舊,取消任何活動似乎顯得不道德,或者意味著我們屈服了,或者失去了希望。

  各地都在報道新增的分鐘數。在那段日子,生活節奏好像變慢了,想浪費時間都不太容易。

  有人說,地球轉動變慢以無數未被承認的方式影響著我們,從燈泡的使用壽命到冰雪融化、水燒到沸點、人體細胞繁殖和人體細胞死亡的速度等。也有人說,地球轉動變慢開始後,人體老化的速度減慢了一些,生命垂危者死亡的速度也變慢了,胎兒要在母體內待更長的時間才能出生。有些證據表明,在開頭的兩周,月經周期稍稍加長了一點。但總的來說,這些說法都是坊間傳聞,並不科學。實際上,物理學家會告訴你,更有可能的是,相反的說法才是真的:坐在超速行駛的火車上的人往往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就我所知,小草一如往昔地生長,面包仍舊以同樣的速度生產出來,隔壁瓦倫先生的蘋果樹還是在秋天成熟,然後掉到地上,按傳統的速度在雜草中腐爛。

  時鐘始終滴答不停地走著,手表也有節奏地走個不停,爺爺的老鐘奏出古老的樂聲。美國所有城市的教堂鐘聲一到整點便會鳴響。

  一個星期過去了。兩個星期過去了。每次家里的電話響起,我都希望是漢娜打來的,但她一直沒有聯係我。

  多出的時間每天在不斷遞增,一天的長度快接近30個小時了。

  現在,24小時制在我們看來是多麼的奇怪,要我們像切核桃那樣幹脆利落地把兩套時間分得清清楚楚是多麼的不可能。我們納悶自己怎麼會相信過于簡單化的事情?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