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與世界聯結

時間:2012-08-02 14:0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就像所有媽媽一樣,我的很多時間都用在廚房里,包午餐盒、削水果、準備晚餐、擦湯碗。若是一位廟里的禪宗師傅,會在做飯的時間全神貫注于手上的事;若是一位藏傳佛教的修行者,會把他們修行的功德都回向給眾生,做任何事情時都充滿慈悲;若是一位南傳佛教的弟子,則會觀照他們的思緒之流,或是覺察身體的感受,而我卻在聽收音機。

  因為晚上的安排,我從沒看過每晚7點電視上的晚間新聞,所以,收音機成了新聞的主要來源。有段時間我仔細琢磨過,聽收音機是否可以被看成一種修行,結論是:是,它絕對是。修行的目的不就是為了喚醒對眾生的慈悲心,並最終幫助別人嗎?就像如果我們不知道孩子的生命中發生了什麼,就沒法幫孩子一樣,如果我們不理解他人受苦背後的力量是什麼,我們也沒法幫助他們。

  即便我們急著想去幫那些生活圈子以外的人們,我們仍需要足夠了解如在選舉中投票、選擇支持的慈善團體、向孩子們解釋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這些事情。更重要的是,世界新聞可以幫我們從自身狹隘的世界中脫離出來,不至于過分以自我為中心。我們關注的場域越大,我們生活的狀態就會變得越實際。

  大約50年前,佛教中有一個新的思潮,是由一行禪師發起的人間佛教運動。它把佛法和非暴力的社會主張結合到一起。有人評論說,人間佛教是一種無意義的重復——佛教怎麼可能不和人世聯係在一起呢?有不在人間的佛教嗎?支持人間佛教的佛教徒,會在倡導和平、環境保護、人權和社會公正的領域都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對眾生的受苦感同身受,是佛教徒修行的一部分。如果我們真的在意他人的受苦,就應該採取行動,可以從居住的社區開始。人間佛教來自于對這一道理的領悟——這個星球上的所有人,都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聯係的。這也是它支持環保的原因。

  如果我們可以覺察一下對聽到的新聞的反應,那無疑會加深我們的修行功夫。我們會發現甚至質疑某些執著。最近,那些被伊拉克人俘虜並遭遇虐待的英國士兵,讓我覺得很難受。我厭惡那些犯下罪行的家夥:濫用人權的人、殺童者、虐童者,以及所有不發達國家的腐敗領袖,他們靠壓榨貧苦大眾來維持自己奢靡的生活。

  佛法令我們厭惡他們的罪行,要時刻記得,每個人都是有佛性的,雖然很多人的佛性都被掩蓋住了。記住我們也可能犯罪,因為我們也有嗔恨的種子,但同時也有慈悲的種子。差別取決于我們選擇澆灌哪個種子而已。

  即使不開收音機,家務活也能讓我們與世界連接。我們可以愛護環境,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回收利用、拒絕有包裝袋的產品、節約水電,甚至自己種糧食。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做的好處,但他們仍糾纏于工作和生活的重重壓力之中,沒有把這排上自己的日程。而有很多佛教徒會堅持過一種道德的生活,照看這個地球,對生存的環境真正負起責任來。

  有個能讓人增強環保意識、改變生活方式的辦法,是看那部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由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攝制。它讓我加入了一項醞釀已久的活動:積肥。剛開始做這個是很難的。很多朋友用看怪物的眼神看著我:什麼?你都沒積過肥嗎?但我欣喜地發現,至少扎克熱心主動地參與了進來。有必要開始在下一代身上培養環保意識了。我們向這個地球索取了不少,得回饋它才行。以這樣的方式來加深與地球的連接,我吃驚地發現:積肥,其實也是一種修行。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