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善心幻化宮殿

時間:2013-07-22 14:05   來源:中國臺灣網

  當時,給孤獨長者並不知道自己發心給佛陀修建精舍的福報有多大。打地基的時候,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對給孤獨長者說,你往天上看。長者是個凡夫,怎麼可能看見?于是,尊者就把天眼借給他,瞬間,一座非常輝煌的宮殿出現在天空上,呈現在長者眼前。目犍連尊者就告訴他,你發了心要弘揚法理,這人間的精舍雖還未建成,但因你的發心起念,天上已經造好了你的宮殿。這是由人的善心幻化來的,可見善心的功德何其大!所以,不管在哪里看到建造三寶的殿堂,只要人們懷著善心去添一塊磚,加一片瓦,功德都會不可估量。

  深夜造訪

  “時已深夜,有一天神殊勝光明遍照園中,來至佛所,恭敬禮拜,站立一旁。”

  一般情況下,宣說法理是有時間段的,佛陀的弟子,通常是在中飯之後或者傍晚時分去向佛陀請教法理,入夜是天人問法的時間。

  此日夜半時分,人間萬籟俱寂的時候,佛陀在給孤獨園里靜坐。

  此時,帝釋天喬裝改扮成一個普通天人來到了精舍。

  為什麼要喬裝改扮呢?

  帝釋天是玉帝,帝王出來的時候,總是前呼後擁,會有諸多不便。因此,他就獨自一人下來問佛陀了。這也是為什麼佛經中不直接說是帝釋天,而說“有一天人”的原因。天人的身體是半光體的,身上的光芒至少有二十到五百多由旬(由旬是古印度的里程單位,一由旬約合現在的五十里或三十里),可以想象,大概一個省那麼大的區域都被光覆蓋了。“殊勝光明,遍照園中”,就是說他比一般天人的光芒更加明亮,將整個祗樹給孤獨園全覆蓋了。他慢慢地走到佛陀跟前,“恭敬禮拜,站立一旁”,表示要請法的意思。

  而堂堂玉帝,為什麼還要站立呢?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天人都是半光體,他們的身體很輕盈,不需要坐;另一個是他半夜喬裝打扮來問佛陀,站著表示急著回去,因此很直接,馬上開始問法。

  請佛說幸福

  天人“以偈白佛言:眾天神與人,渴望得利益,思慮求幸福,請求最吉祥?”

  “以偈白佛言”,就是用詩句來問話。“偈”就是像我們做詩一樣,五個字一句或七個字一句,這叫“偈頌”,這種表達方式也說明他的問法也是非常有智慧的,並且簡潔明了。

  他是這樣問的:不只是凡塵俗世里的人類,包括天上的天人眾神,都急切地渴望獲得生命中最大的利益,也一度苦苦思索什麼是人生最大的幸福。那麼,世尊您能不能告訴我和蕓蕓眾生一個問題的答案:什麼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和快樂?一個人如何在有限的生命當中獲得幸福、安詳、自在和喜悅? 

編輯:馬小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