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官員要記住在公開場合的承諾

時間:2012-08-14 12:37   來源:中國臺灣網

  如趙啟正和他的新聞班底這樣真誠地對待記者,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樣守諾地對待記者,言必行,行必果;這樣細致地對待記者,不僅提供了主要信息,還提供相關信息及渠道,鮮見。有了這樣的真誠、守諾和細致,官員與媒體及公眾還打得起來架,形得成對立嗎?

  有報道說,記者從全國政協大會新聞組證實,2009年政協全體會議的花銷是5900萬元。新鮮啊,真是新鮮!我曾作為記者參與了多次兩會報道,也曾作為官員旁聽了多次兩會,作為普通公民關心兩會就更是不計其數了,涉及兩會花銷並且公開報道,這還是頭一回,您說怎不新鮮,怎不心動?!公布全國政協會議花銷的舉措好,值得稱讚。更值得稱讚的是作為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趙啟正公布兩會花銷的整個過程。面對記者的提問,他信守承諾,在世界范圍展現了中共高級官員的執政水平和作風。

  在2010年3月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美國之音的記者提問:“每年兩會花多少錢?”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趙啟正回答:“我很少在這種會議上被別人難住過,花多少錢,我還真沒有數據。我想錢還是不少的,如何節約又能夠滿足會議需要,我們有一位專門的秘書長管理。容我會後一兩天內給你發個電子郵件或者短信告訴你。”3月7日,趙啟正履行了承諾,將這個問題回答完畢:當天中午,全國政協辦公廳新聞辦公室通過手機短信告訴這位記者,2009年政協全體會議的費用為5900萬元。該手機短信還說,根據政務公開的有關規定,全國政協辦公廳收支預算可在互聯網查閱。記者之後從大會新聞組也證實了這一消息。據了解,會議費用包括了會議期間委員、工作人員及各項會務、後勤保障等方面的花費。

  及時兌現承諾,為兩會贏得了聲譽,為一項百姓關注的信息帶來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發言人現在似乎是個時髦詞,發布會更時髦,但發言人怎麼說、說什麼,發布會怎麼開、開了有沒有效果、有什麼效果,遠沒有那麼時髦,甚至有些冷。如趙啟正和他的新聞班底這樣真誠地對待記者,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樣守諾地對待記者,言必行,行必果;這樣細致地對待記者,不僅提供了主要信息,還提供相關信息及渠道,鮮見。有了這樣的真誠、守諾和細致,官員與媒體及公眾還打得起來架,形得成對立嗎?從這公布過程我們看出了趙啟正和他的新聞班底的人品、人格和工作作風,太值得為之稱讚了!

  年年兩會,每年這個時期兩會報道便鋪天蓋地,說實話能出新出奇也難,唯此,這篇報道才尤為可貴,值得稱讚。記者用白描手法,短短幾百字勾勒出一個重要話題、一班出色人等,特別是趙啟正這樣堪稱超一流的新聞發言人的動人形象。這樣的報道在如林的兩會報道中還真不多見,雖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仍難掩其獨特的亮色,可讚,可讚。

  前段說過這篇報道短短幾百字勾勒出一個重要話題,什麼話題呢,就是全國政協會議花銷問題。別小看這事,蘊涵的道理大了。長期以來,我們信奉並在實踐中習慣的是辦事不計成本,不考慮付出,只要辦成事就行。這樣的思維模式和衍生出來的辦法手段有一定道理,適用某些特定事情,但不能以偏概全,適用所有。換一個角度說,就是從花錢要花在明處,政務公開的角度說,會議費用包括會議期間委員、工作人員及各項會務、後勤保障等方面的花費也應該曬在陽光下啊。無論從哪個角度,成本意識、公開意識都是公民意識的表現,都是公民素質和參政議政能力的提升。我注意到,有廣州人大代表也提出了亞運會成本問題,這種精明十分可貴。我們不能總是宣布成績,而不說為取得這樣的成績付出的成本,有值不值的意義,也有明白公開的意義。總之,對此話題不可忽視,更不可小覷。

  年年兩會,有許多老話被不斷翻出新意,不斷掘出深度,當然好;還有一些新話被人發現,其自有的新意與深度同樣引著我們走向真理,這當然也好,我要在這個意義上豎起大拇指。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