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15新生兒的基本體質特徵

時間:2012-08-15 09:23   來源:中國臺灣網

  體重:寶寶的體重差異很大,一般在2.5∼4.5千克之間不等。如果孕婦患有高血壓、腎臟疾病、產前子癇或在懷孕期間吸煙等都可能導致嬰兒出生體重過輕。體重低于2.5千克時,一般被診斷為低體重嬰兒或未成熟兒,需採取相應的措施(見補丁篇:未成熟兒)。

  頭部:寶寶的頭部與整個身體相比顯得不成比例的大,幾乎佔了整個身體的1/4。嬰兒越小,頭部所佔比例越大。寶寶的平均頭圍約為35厘米。頭圍的增長反映出大腦的發育,過大或過小的頭圍可能意味著嬰兒的大腦發育異常。

  寶寶的頭顱由四塊尚未融合的頭骨組成。在寶寶通過產道時頭顱因受壓有可能會被拉長或是有些畸形,甚至可能出現頭皮腫脹,有如橡膠感。初產婦或高齡產婦所生的嬰兒,有時頭扁得更加明顯。這種現象可自愈,不必考慮如何用枕頭等來矯正。

  在觸摸寶寶頭部時,會發現其頭頂部有一塊柔軟無骨區域,這就是囟門,即頭骨沒有閉合的縫隙。它的作用就是讓胎頭在通過產道時改變形狀更利于生產。囟門大小不一,出生後到兩個月左右變大,但不必擔心,一般在兩歲左右就會完全閉合。未成熟兒囟門較大,閉合時間也晚。

  臉部:剛出生時,寶寶的臉都有些浮腫,特別是眼瞼浮腫。因為在分娩過程中受到擠壓,寶寶的眼白處可能會出現一些紅色小點,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一般幾周後就會自動消失。有些寶寶的眼睛里還會出現黃色的分泌物,雖然這種現象十分常見,但如果症狀持續了一天的時間,那就需要找醫生檢查了,以防引發眼部感染等其他病症。

  起初你會發現寶寶很難睜眼,這很正常,千萬不要強迫他睜眼。寶寶可以看清的距離只有20∼25厘米遠,如果看更遠的距離,他的眼睛就無法同時對焦。

  很多寶寶的鼻梁低,很多老人認為需要用手經常提捏。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的鼻梁會自然高起來,爸媽不用對此過分在意。

  皮膚:如果你沒在寶寶的皮膚上發現任何一處瑕疵,很有可能是因為你看得不夠仔細。實際上,每個寶寶出生時都帶有胎記,只是大小不同。胎記可能出現在全身任何一個地方,較常見于眼皮、前額和頸部;在寶寶的鷑骨部、臀部也常常可見藍綠色的色素斑。大多數胎記會在寶寶三歲左右時自然消失,但有些則會不斷變大。皮膚表面的胎記對寶寶沒有影響,不必治療。

  大多數寶寶在出生後的幾天里都會出現皮膚過敏現象,如紅斑、痱子和皮疹等,但這些並無太大危害,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逐漸消失。

  毛發:有些寶寶天生一頭濃密的頭發,而有些則是頭光禿禿的;頭發的顏色有深有淺,差異很大,但隨著成長這些特徵都會慢慢變化。大多數寶寶出生時身上還有很多細小的胎毛,胎毛在出生後會逐漸掉落。

  生殖器:很多寶寶,在出生後很短的一段時間里會出現生殖器腫大的現象。這是由于分娩前母體分泌的激素大量增加,其中一部分激素進入寶寶的血管所致。

  男嬰會有陰囊水腫和胸部腫大,甚至會分泌少許乳汁;女嬰則有可能出現外陰或陰蒂腫大,甚至會來“月經”。這些都是正常現象,經過一段時間就會恢復正常。

  四肢:在剛出生的一段時間內,寶寶的四肢仍然會保持著在子宮中的形態:手腳蜷縮,握拳向內;許多在寒冷季節出生的嬰兒,還會出現手腳末端發青的現象,這些與寶寶的心臟功能強弱無關。

  臍帶:醫生會在寶寶出生後剪斷臍帶,僅保留很短的一段,這一小段臍帶會在一天的時間內變幹變黑。醫生一般都會做好臍帶處理,並用紗布覆蓋,第一天一般無需再對其做特別處理。

  體溫:剛剛分娩的新生兒看上去熱氣騰騰的,出生後體溫逐漸下降,比在母體時低1℃∼2℃,因此要注意保暖。出生後8小時之內的體溫應保持在36.8℃∼37.2℃。即使很熱,新生兒也不出汗、不流口水,因為他們的內分泌腺還不發達。

  呼吸:寶寶的胸廓呈桶狀,呼吸淺快,有時不規則,每分鐘約40∼50次,脈搏120∼130次。觀察呼吸應看腹部的起伏。

  寶寶的呼吸十分微弱,有些時候還會停止呼吸幾秒鐘。而且,他們在睡覺的時候有可能還會發出奇怪的聲音,這都屬于正常現象。因為寶寶的肺還非常脆弱,但是他們的肺功能每天都在完善,所以不必太擔心。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