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17寶寶的五個“第一”(2)

時間:2012-08-15 09:23   來源:中國臺灣網

  (2)第一次喂食

  母乳喂養是最好的選擇,但產後第一天產婦很可能沒有泌乳,這個時候就考慮先給寶寶喂食開水或奶粉。但必須注意的是,在寶寶沒有吮吸母乳之前的所有喂食都不要用奶瓶,而是用小勺。因為奶嘴相對乳頭更容易吮吸,出奶量也更大,小寶寶在接觸了奶嘴之後就會抵觸乳頭。

  在喂食奶粉之前可以先給小寶寶喂食10毫升左右的溫開水或濃度5%的淡葡萄糖水。用小勺碰觸寶寶的嘴角,他/她就會張嘴來喝。如果是泡奶粉,第一次也可以先泡30毫升,這個量只是在母乳喂養之前的一種嘗試,量絕對不能過大,以免影響到寶寶吮吸母乳的欲望。實際上,新生兒在頭三天是不需要多少食物的,實在不必擔心。這也是初乳量很少的原因。

  有的地方講究給新生兒的第一口滋味必須是苦的,這樣才能苦盡甘來。因此老人們會給小寶寶喂食黃連水,同時還認為黃連水有助于清除胎毒和火氣。但是醫生們則不建議這樣做,因為黃連水太過寒涼,會傷害小寶寶還很脆弱的腸胃,我讚成醫生的說法。如果老人有這樣的堅持,最好跟他們好好商量或者請醫生說服他們,不要因此起爭執。

  (3)第一次大便

  新生兒即使出生後沒有進食東西,在出生後6∼12小時之內也會拉出胎便。胎便通常沒有臭味,狀態黏稠,顏色近墨綠色,主要由寶寶在胎內吞入的羊水和胎兒脫落的上皮細胞、毳毛、皮脂以及膽汁、腸道分泌物等組成。這些積存了9個月的胎便必須借著頻繁的排便才能清除幹凈,一般需要延續2∼3天,每天3∼5次,濃重的墨綠色才能消失。這些排泄物沾染到布上留下的痕跡很難洗凈,所以頭幾天一定要用紙尿褲而不是用尿布。

  拉胎便是新生寶寶在出生後的頭兩三天里的一項重要工作,因為胎便里含有孕期留下的大量毒素和膽紅素,所以越快拉完胎便,寶寶就越不會出現黃疸,也越能健康成長。因此,在寶寶出生後的頭兩三天里,最好多給寶寶喂奶和喂水,以便讓寶寶盡早排出體內的胎便。糞便的顏色從黑色到金黃色,這可不是簡單的顏色變化,而是說明寶寶已經完成了一項重大的歷史任務——拉胎便。

  早產兒排胎便的時間有時會有所推遲,這主要和早產兒腸蠕動功能較差或其進食延遲有關。

  (4)第一次小便

  一般來說,寶寶會在24小時之內第一次排尿,健康的孩子也有在 48 小時後才排尿的。當你在白色尿布上看見紅色尿液也大可不必驚慌,這是由于尿中含有尿酸鹽的緣故。由于小寶寶的膀胱肌肉尚未發育完全,他的排尿次數多,一天內排尿20次以上也是正常的。所以一定要記得經常給他檢查尿布哦。

  (5)第一天的睡眠

  正常情況下,小寶寶第一天的睡眠時間在20小時左右。但不排除個體差異,有的寶寶的睡眠時間也會在15∼20小時之間。寶寶的睡眠非常重要,不必為了擔心他/她餓而特意叫醒他/她吃奶。

  如果小寶寶一直哭鬧無法入睡或是很容易醒來,那麼你就要好好檢查下是不是有什麼地方出問題了:寶寶是不是沒有吃飽?是不是尿布濕了沒有換?是不是睡眠環境太吵?特別要提醒的是,不能給寶寶包裹得太多,否則會熱得睡不著。即便是在冬天,給寶寶穿衣蓋被也要謹記寬松和全覆蓋的原則,只要寶寶的手腳心是熱的就沒有問題;相反,因為寶寶的呼吸、體溫調節中樞還不健全,他們對外界環境適應力差,若衣被過暖或蒙被睡覺,就會因溫度過高而出大汗、面色蒼白、高熱、抽搐、昏迷,甚至還有可能影響神經係統的發育,情況特別嚴重的,還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另外,新生兒不需要枕頭。因為此時寶寶的頭圍大于胸圍,若睡覺時再加枕頭,會使頭部前傾或偏向一側,影響呼吸或使其睡不舒適,天長日久,可能造成頭頸部畸形。最好讓寶寶採取側臥位,尤其在喂奶後應讓寶寶向右側臥,平時可以採取左側臥。經常變換體位,可防止寶寶睡偏頭。值得注意的是,仰臥並不安全,如果寶寶溢奶,很可能導致窒息。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