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第一周的生理變化
心跳:產後72小時內,由于子宮的大量血液回經心臟,使心臟負擔加重。有心臟病的產婦此時容易發生心力衰竭。產後1周內脈搏較緩慢,50∼60次/分。呼吸由懷孕期間的胸式呼吸恢復到腹式呼吸,呼吸深慢,14∼16次/分。
出汗:產後1∼2天內皮膚排泄旺盛,排出大量汗液,故產婦容易口渴。懷孕期間身體內較多的水分要經腎臟排出,產後5天內尿量較多。
體溫:體溫在產後2∼3天,會因泌乳而略有升高。
乳房:產後2∼3天,乳房充血形成硬結,產後3∼4天漲奶並開始分泌初乳,初乳持續4∼5天。
子宮:子宮逐漸收縮復原,產後第一天子宮底平臍,從第二天起每天下降1橫指,產後1周子宮底在恥骨聯合上方還可觸到,由懷孕足月時子宮長30∼35厘米降至10∼12厘米,子宮重量由1000克降至500克。
外陰水腫:水腫現象一般在產後2∼3天消退。
惡露:產後3∼4天內為血性惡露,量較多,以後轉變為淡紅色的漿液性惡露,量逐漸減少。
(1)休息,休息,還是休息!
雖然分娩是件耗費心力的大事兒,可是出了產房,不少產婦並不想馬上休息。她們情緒亢奮,急于找人傾訴、分享心情;有些更是馬上就想履行媽媽的職責。但我奉勸新媽媽在第一天還是能多睡就盡量多睡會兒!懷孕時增大的子宮壓迫內臟,一旦胎盤娩出,子宮快速收縮,內臟因不再受壓迫而變得非常松垮,若坐月子的第一階段常坐起或走動,將造成松垮的子宮和內臟收縮不良或下垂,而“內臟下垂”會引發很多婦女病。所以在第一個階段,產婦除了吃飯、上廁所及做適量運動之外,其余時間,應盡量臥床休息,可以側臥、平臥、俯臥交替進行。孩子、家務、工作等暫時都不要去想,只管放松身心,就當這是一次難得的假期吧,因為接下來需要你做的事情有很多呢。
(2)尿尿了嗎?
順產產婦的第一次排尿非常重要!因為膀胱受到分娩過程的擠壓,致使敏感度降低,容易產生排尿困難;而漲滿的膀胱又會影響到子宮收縮,所以產後6∼8小時內最好要進行第一次排尿,防止發生產後尿劌留。如果出現排尿困難,家人還可以幫助產婦按摩或熱敷恥骨上方的膀胱位置,再不行就需要找醫生來解決了。
剖腹產的產婦因為第一天還插有導尿管,因此排尿並不成為問題。但是在第二天去除導尿管之後,產婦則要盡快下地自行解決。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第一次起床下地都要注意“慢和堅持”這兩大原則。同時,一定要有壯勞力陪護,因為產婦在第一天是非常虛弱的,幾乎沒辦法直立行走;如廁時也要謹防暈倒。
(3)放屁了沒?
在第一天,你會發現護士們總是要過來問:“放屁了沒?”那是因為腹內所產生的廢氣必須盡快排掉,以預防腸粘連;剖腹產產婦只有在通氣之後才可以進食流質食物,之前最好連水都不要喝。為了幫助排氣,家人可以幫助產婦做一些類似翻身這樣簡單的動作,產婦還可以多喝水,這里推薦飲用薄荷茶(超市里有現成的茶包銷售,也可以自己用薄荷煮水),還可以用橘子皮煮水,這些都能幫助產婦通氣。
(4)注意保暖
妊娠以後,身體激素的變化促使體內的鈉、鉀、氯等離子含量增加,導致產婦體內水分劌留。分娩之後,體內雌、孕激素水平快速下降,身體各係統包括內分泌係統的功能也都逐漸恢復到非妊娠狀態,體內多余的水分和電解質也隨之被排出體外。排泄主要是通過腎臟和皮膚,所以產後最初幾天你會感覺尿量明顯增多,也特別容易出汗——這只是正常的身體反應,不是病態虛弱的表現,所以無需治療,更不用大補特補。
需要注意的是,出汗以後毛孔會打開,這個時候很容易受寒著涼,所以即使在夏天都要做好保暖工作。首先,要注意身體盡量被包裹住,不要留有空隙。比如,穿衣服一定要穿長褲和長袖上衣,任何時候都要穿著棉襪等。其次,注意保暖但不要過熱。千萬不要里三層外三層地包裹,這樣不容易透氣,而且出太多汗也非常傷身體。最後,記住要勤換衣服,換衣服的時候也要防止被風吹到。推薦一個好辦法,把一塊毛巾墊在背後,汗濕以後可以先更換背後的毛巾,這樣就減少了換衣服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