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
在堅持了九個月之後,又經歷了艱難的分娩,大多數產婦在分娩的三天之後都會出現抑鬱情緒,出現短暫的“低潮”,而且新手媽媽出現問題的幾率更高。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產婦在抱著寶寶坐下來時,突然哭了起來的原因。但這種抑鬱的程度並不深,主要表現為失眠、食欲下降、情緒沮喪、焦慮、易激怒、注意力不集中等,產婦及其家人大可不必過度緊張,只要讓產婦多多休息或適當轉移注意力就可以了。但也有抑鬱情緒不斷惡化的情況,如果有這種趨勢,那麼產婦自己或者家人就得馬上採取積極的手段來進行幹預:
(1)接受別人的幫助,或主動尋求他人幫助:產婦要把自己的感覺和感受向丈夫、家人以及朋友傾訴。
(2)直面問題,尋求解決之道:遇到育兒難題可以上網查找資料,或者與其他新手媽媽聊天,談各自感受。
(3)在嬰兒睡覺的時候,產婦盡量休息或小睡一會兒。
(4)把孩子交給家人,和丈夫單獨一起吃晚餐、看電視或進行其他娛樂,使身心盡量得到放松;或和好朋友一起吃飯、聊天。
(5)產婦不要給自己提過高的要求,降低對自己的期望值。
(6)在醫生允許的情況下鍛煉身體。
(7)學會在寶寶睡覺的時候讓自己放松——讀書、洗澡、看影碟或找點其他感興趣的事情做。
(8)堅持健康而有規律的飲食。
如果以上這些辦法都不能解決問題,那就馬上尋求醫生的幫助,及時遏止抑鬱情緒的惡化。
惡露
產後,隨著子宮內膜(特別是胎盤附著地方的內膜)的脫落,子宮分泌的黏液等也隨之從陰道內流出,這就是惡露。正常的惡露有些血腥味,但是不臭,總量為500∼1000毫升。一般情況下,惡露大約在產後三周左右就幹凈了。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後都會出現惡露,但剖腹產後惡露持續的時間要比順產時間長一些。惡露按其性質可分為三個階段,產婦自己要注意觀察,因為它是反映產後健康狀況的一面鏡子:
(1)產後第一周,惡露的量較多,顏色鮮紅,含有大量的血液、小血塊和壞死的蛻膜組織,稱為紅色惡露。
(2)產後一周以後至半個月內,惡露中的血液量減少,較多的是壞死的蛻膜、宮頸黏液、陰道分泌物及細菌,惡露變為淺紅色的漿液,此時的惡露稱為漿性惡露。
(3)產後半個月以後至第三周以內,惡露中不再含有血液了,但含大量白細胞、退化蛻膜、表皮細胞和細菌,惡露變得黏稠,色澤較白,所以稱為白色惡露。白色惡露可持續兩三周。
觀察一下你的惡露情況是否正常,尤其要注意惡露的質與量、顏色與氣味的變化,據此可以估計子宮恢復的快慢,有無異常。
在產褥期,產後子宮的重量將從1000克減少到50∼60克,體積也不斷縮小,產後六周後恢復到孕前大小。子宮復舊好壞,可以從子宮底下降和惡露情況來估計。有的產婦惡露不斷,產後一個月時還有較多的血性分泌物,有臭味,產婦自己覺得下腹部痛、腰酸;產後六周檢查時,子宮還沒有恢復到正常大小,質地軟,有壓痛感等,這些都是子宮復舊不良的表現。
有些惡露屬于異常情況,應當引起注意:
(1)如果在產後兩周,惡露仍然為血性,量多,並伴有惡臭味,有時甚至有爛肉樣東西,或者胎膜樣物,子宮復舊很差,這時應考慮子宮內可能殘留有胎盤或胎膜,隨時有可能出現大出血,應立即去醫院診治。
(2)產後發生產褥感染時,會引起子宮內膜炎或子宮肌炎。這時,產婦有發熱、下腹疼痛、惡露增多並有臭味等症狀。這時的惡露,不僅有臭味,而且顏色也不是正常的血性或漿液性,而呈混濁、污穢的土褐色。
所以,產婦要學會觀察自己的惡露情況,發現其中有問題時,就要及早與醫生聯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