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善用自身——紀曉嵐的踏實進化論
在職場中巧用圓滑的處事態度,往往可以讓你獲得同事的維護和上司的青睞。但是值得提醒的是,圓滑也是需要有道德尺度的,稍有不慎就會引火上身。如果一個人在公司里只會一味地認真做事,而不解人情,那麼他很容易被公司里面的人孤立,這樣的最終結果會使其在公司中人緣不好,而且很有可能失去一些升遷的機會。同樣,如果在圓滑世故中沒有扎實的工作能力和群眾基礎,也是無法在職場中獲得成功的。因為一旦周圍發生緊急事態,這樣的人很有可能就會成為犧牲的對象。
在職場中,為人處世不僅是社會交往的能力,同時也是適應力的表現。適當的圓滑,不僅是一種擁有良好交際能力的表現,同時也能體現出一個人對周圍環境和他人感受的敏銳判斷力。一個可以在比較緊張的處境中說出適當的話,做出適當的事的人,不論走到哪里都能夠非常輕松地適應各種環境。
清朝大學士紀曉嵐就曾對圓滑作過很好的解釋。在他看來,圓滑的要求就是“內心中正、不同流合污而為人謙和”。其中的意思主要是講人在處理具體的事情的時候,需要靈活把握尺度,應根據情況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同時還需要內心一定誠實忠厚,而且做人一定要保持誠信,這樣才能夠善用自身,成為智者。
其實職場生活中也是如此,當你遇到應該堅持的事情時,就一定要堅定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如果是比較棘手的事情也可以妥協。要懂得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什麼事情都不可以與人針鋒相對,那樣只會讓事情更加惡化。
當然,如果你只是事事附和,也是無法贏得別人尊重的。
乾隆經常會出宮下江南,而那時乾隆下江南的真正目的,除了考察民情之外,更為主要的原因就是遊山玩水。當然在隨行的官員中更是少不了紀曉嵐、劉墉、和珅等文人雅士們。而且乾隆每次下江南都會留下一些風流佳話。
一次,因為乾隆在皇宮中住得煩悶,所以決定再次下江南走走。而一起隨行的就是紀曉嵐、袁枚、和珅等人。一出紫禁城,乾隆就因為拋開了皇宮里的一切繁雜事務,而顯得神清氣爽。到了通州之後,乾隆打開轎簾一看,通州道路寬闊,行人來來往往,一片熱鬧景象。這時他對對聯的興致也來了,于是便召來紀曉嵐到轎前,說道:“紀愛卿,通州也算是京城外的第一站,如此繁華景象。你可知道江蘇也有一個通州,也算是交通要道,這真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紀曉嵐一聽,就知道乾隆在無意中說出了一個上聯,要自己對下聯。為了不掃皇帝的雅興,紀曉嵐想了想,這個上聯說得非常巧妙,而下聯也很難對。這時紀曉嵐往路的兩旁瞅了瞅,看到有好多的當鋪,于是他說道:“萬歲,你瞧這路上的東西兩側,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乾隆一聽,說:“紀愛卿果然名不虛傳呢!此聯對的即景生詞,渾然天成。”隨後他們繼續沿著京杭運河饒有興致地南行。
到滄州地界的時候,乾隆遠遠地看到運河東岸有一個寺院,寺院看上去飛檐鬥拱,亭臺樓閣,非常有氣派。乾隆說:“紀愛卿,到了你的老家滄州了。這個是什麼寺院如此宏偉?”紀曉嵐馬上回答道:“啟稟萬歲,此處乃滄州名剎水月寺。”乾隆聽後說道:“水月寺,好啊!紀愛卿,我有一聯,你何不對來?”聽到皇上開口,紀曉嵐馬上上前:“請皇上賜聯!”
乾隆說道:“水月寺魚遊兔走。”這個上聯看上去沒什麼,其實它不僅構思巧妙,而且水中有魚,月中有兔,月映水中,兔伴魚動;不僅道出了本地的風光,也體現了眼前的景色。聽了皇上的上聯,紀曉嵐也不敢怠慢,略加思索後便說:“山海關虎躍龍飛。”他利用山海關對水月寺,利用虎躍龍飛來對魚遊兔走,而且山中有虎,海中有龍,山海關本身又是一個依山傍海的地方。所以對聯上下呼應,且自然貼切,讓乾隆不得不佩服。
當遊玩到長江一帶時,大自然的景色也一改江北遼闊粗獷的面貌,到處是青山綠水,景色迷人。這時候江南的大才子袁枚忍不住了,他上前道:“萬歲,我們南方可是多山多水多才子。”乾隆聲道確實如此,而紀曉嵐不為示弱,說道:“袁大人,你們南方雖是多山多水多才子,但是我們北方有一天一地一聖人。”乾隆聽後,說道:“紀愛卿真是厲害,連開玩笑也不讓過。”說完三個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到了第二天,他們開始暢遊西湖,因為是早晨,所以西湖的四周有裊裊的炊煙,湖面上也有一層薄薄的霧,而水中的紅鯉成群結隊地遊來遊去。遠處還有一艘船,船上一位艄公戴鬥笠,身披蓑衣,劃著小船,唱著漁歌,好不自在。見到如此情景的乾隆興致大增,問道:“眾位愛卿,誰能就眼前的景象用十個‘一’字做出一首詩?”話剛說完,就沒了後音。這時,乾隆提出:“論文採,有‘南袁北紀’之說,那麼袁愛卿先說說看吧。”只見袁枚一臉的木訥,說:“萬歲,微臣愚鈍,一時想不起來。”乾隆又說:“那紀愛卿呢?”其實這時紀曉嵐已經想好了如何作答,只是一路上出盡了風頭,這次不願意再佔先罷了。因此,在聽到皇上欽點之後,他才諾諾吟道:
“一篙一櫓一漁舟,一個艄公一釣鉤;一拍一呼還一笑,一人獨佔一江秋。”紀曉嵐說完,大家一數詩中的“一”字,不多不少正好十個。乾隆稱讚道:“論才華,還是紀愛卿更勝一籌啊!”
當大家坐船在湖中遊玩時,不覺到了湖心,看到紅蓮映日,綠葉接天,船兒輕輕搖晃,一只青蛙從水中跳到荷葉上。一直悶悶不樂的和珅詭秘地笑了一聲。他心里一直盤算:“紀曉嵐一路上算是風光夠了,這次我也要在皇上面前露一手,捉弄他一下。“于是他指著荷葉上剛剛跳起的青蛙對著紀曉嵐說:“出水蛤蟆穿綠襖。”因為紀曉嵐是時任侍郎,身著綠色官服。因此和珅用此句把紀曉嵐比做蛤蟆戲弄他。紀曉嵐聽後,面帶微笑,不慌不忙地說:“和大人,落湯螃蟹罩紅袍啊!”因為和珅是尚書,著紅色官服。這樣紀曉嵐不僅回敬了和珅的上聯,而且把和珅比做螃蟹,暗含譏諷。乾隆一行人聽後都忍俊不禁,反倒把和珅弄得面紅耳赤。
君臣等人在一唱眾和中不覺已到傍晚,艷紅的晚霞照在湖上,突然一只白鶴長嘯一聲飄然飛過。本就興猶未盡的乾隆,看到如此場景,心情更是大好,于是他起身道:“紀愛卿,朕要你以此鶴為題,作詩一首助興。”聽到皇上的命令,紀曉嵐哪敢怠慢,立刻上前吟道:“萬里長空一鶴飛,朱砂為頂玉為衣……”剛吟到這兒,乾隆靈機一動,指著遠去的黑點說:“紀愛卿,你說錯了,那鶴明明是黑色的。”紀曉嵐微微一笑,接著吟道:“只因覓食歸來晚,誤入羲之洗硯池。”乾隆和眾大臣一聽,都為紀曉嵐的靈敏機智而讚嘆不已。
古人有雲:“伴君如伴虎。”君主有著絕對的權威性,如有臣子忤逆了君主的旨意,就會有殺頭的危險。因此,在古代有很多大臣在君王面前,都會學著不敢錯說一句話,不敢錯行一件事,這也總結出了各個君臣之間的相處之道。而如今的職場同樣也是如此,因為存在著等級的利害關係,所以作為下屬,如果做事不當就很容易被領導小懲大誡甚至辭退。這也就充分說明,與領導和諧相處也是一門值得研究的學問。
若想與領導和諧相處,首先要遵循的原則就是維護領導的權威。不論是在社交場合,還是面對大庭廣眾,都需要處處留意,即便是偶有失誤,也要懂得善用自身來化解危機。
因為領導在眾人面前需要樹立威信,所以在人多的場合你必須給足領導面子。這不是尊卑問題,而是由領導者地位決定的。同時也要懂得包容和尊重,善用自身不僅是面子的問題,也是集思廣益的方法。如果你面對故意冒犯的人而惱羞成怒,那麼必然會傷人傷己。即便是一個嚴峻的眼神,也會更具有回擊力。因此,在面對職場中比較尷尬的場面時,你需要突出自己的優勢來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