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4.功勞卓越——為官者的典范周公

時間:2012-11-16 07:33   來源:

  4.功勞卓越——為官者的典范周公

  在現實社會中,想要在職場中獲得成功,你就需要把業績作為自己職場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業績也是衡量一個人功勞是否卓越的重要標準之一。在職場中沒有功勞就沒有生存的意義,沒有生存的意義也就等于人生的失敗。沒有人會相信眼淚,更不會相信苦勞,唯一相信的就是功勞。功勞不僅是有效的業績,同時也是苦勞無效的消耗。只有重視功勞、結果與成績的人,才能在職場中遊刃有余。

  任何一個優秀的人都希望自己在最優秀的企業中工作。這樣不僅薪水豐厚,而且可以在眾多優秀的職員中亮出自身的優勢,獲得更為廣闊的施展才華的空間,從而實現自身的價值。在職場生活中,任何一個老板都希望自己的職員能夠取得好的業績而功勞卓越。但是如果你是一個不懂得如何獲得功勞,或者說是一個不重視功勞和結果的人的話,那麼你就得不到老板的重視。如今是一個凡事講究效率和效益的社會,如果你只是像老黃牛一樣低頭苦幹,那麼你永遠都不會有出頭之日。所以,不論做什麼事情你都要亮出自身的優勢,利用自身優勢來獲得功勞,這樣不僅可以讓你輕易地脫穎而出,更會讓你獲得最大的認可和回報。在職場中,老板常會把功勞看做對一個人的評價標準,而這些評價標準又是職場和社會發展的必然。

  中國古代史上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周公,是一個功勞卓越的人。他開創了中國古代教育的新天地,對中國古代教育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為了輔佐周王而鞠躬盡瘁,可以說是為官者的典范。

  周公本來生活在如今陜甘一帶以農業為主的部落。當時正是太平盛世,文王四處徵戰討伐以鞏固自國的疆土,並越過大河開始攻打黎國,進攻當時商王經常打獵的地方。當文王滅掉商的同姓國崇之後,在豐水西岸建立了豐邑,從而方便東進。當時,武王和周公都曾幫助過文王,從而他們三個成為了西部土地的共同主人,這也奠定了滅掉商朝的基礎。

  因為商紂王並沒有意識到西方姬姓勢力發展的嚴重性,所以他在徵伐東夷的時候,對國內的大事不聞不問,整天只沉醉于美酒與美人之間,讓整個國家的內政一片混亂。而文王死後,武王就當上周國的大王,並以周公作為自己的得力助手。

  武王在召公和畢公等人的幫助下,在盟(孟)津觀看兵將們的進攻演習,並大會天下諸侯。可是,第二年武王就在周公和召公等人的幫助下,統率大軍渡過了盟津。

  當統治了盟津之後,武王在商郊牧野集眾誓師,痛斥商紂王只聽從夫人妲己的讒言,不僅不祭拜祖先和天地神靈,連自己的同胞弟兄都不進用,反而去重用那些罪惡深重的壞人。他還誓師自己要替天行道,並鼓勵戰士們勇猛殺敵。

  當時商紂王發兵抵擋武王大軍,結果紂軍調轉矛頭往回衝殺,使得紂軍潰敗。商紂王無路可退只能登上鹿臺,自焚而死。到了第二天,武王就將周公作為大鉞,召公作為小鉞留在自己左右,並向殷民正式宣布殷朝滅亡,周朝取而代之,而自己成為周朝天子。當時的周公,其地位僅次于武王,因此眾人把周公的大鉞看做一種權力的象徵。

  商紂王雖然死了,殷商遺民和上層貴族的問題仍然存在。這讓武王感到為難,他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處理這些事情。于是他開始請教太公姜尚,太公姜尚說:“我聽說過‘愛屋及烏’。相反,如果那些人不值得去愛,那麼就不必去保留什麼了。”其實說白了太公姜尚的意思就是不僅要殺掉商紂王,就連同殷人也不能保留,而武王不同意他的這個意見。于是武王又找來召公商量,而召公的意思是將有罪的人殺死,沒有罪的人留下。之後,他找來周公,問其想法。周公說:“我們可以讓殷人仍然住在他們的住處,耕種他們原本留下的田地,爭取殷人當中德高望重的人來。”周公這種給以生路、就地安置、分化瓦解的政策,深得武王的讚許。武王立刻命令召公釋放所有被囚禁的殷人,並為他們修整商容故居,而且設立了標志;命令南宮將鹿臺的錢財分發給他們,並打開糧倉賑濟饑餓的殷民;還重修了培高王子比幹的墳墓。這一切措施,都是為了給受殷紂殘害的人平反昭雪,同時大力爭取殷人。周公的功績不僅救了眾多殷人的性命,同時也拱衛了周王朝。為了“屏藩周室”,武王將原本的商王朝直接統治的地方分成三部分,分別由紂王之子武庚祿父、蔡叔度以及管叔鮮掌管,他們被稱為“三監”。

  武王滅商回來,決定在洛水和伊水之間的平原地帶建立新都,卻因為日夜操勞而身染重病。周公虔誠祈禱,雖有成效但不久武王還是病故了。武王在臨終前,願意將自己的王位傳給德才兼備的周公,而周公涕泣不止,不肯接受。于是在武王死後,太子即位。國家初立,內憂外患接踵而來,小小年紀的成王是絕對應付不了的。周朝的形勢正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幹又有威望的人來收拾這種局面,而這個人就是周公。周公執政稱王,發揮了王的作用。這在當時是自然的事情。古書中有不少周公稱王的記載,只是到了漢代,大一統和君權至上局面形成之後,周公稱王變得不可思議,于是才有周公是“攝政”、“假王”等說法。

  因為武王之上還有文王的長子伯邑考,所以文王的父親季歷並非長子,周公只是以冢宰的身份攝行王事,並沒有要當天子的意思。而管叔對于周公攝政非常不滿,也有意想要爭奪權位,就向整個國家散布各種不利于周公的流言,說:“周公的存在,對于成王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也就是在滅殷後的第三年,管叔和蔡叔就開始鼓動紂王的兒子武庚祿父一起叛周。而且當時響應他們的還有東方的徐、奄、淮夷等幾十個原來同殷商關係密切的大小方國。這些國家的叛亂,對于剛建立三年的周朝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一旦叛亂沒有克服,那麼周王朝就會面臨極大困難。不但如此,王室內部還有人對周公稱王持有懷疑的態度。面對這種內外夾攻的局面,周公的處境變得十分困難。

  但是周公並沒有就此罷手,他先消除國內對自己的懷疑,讓全國上下保持團結,並說服太公望和召公爽。他是這樣說的:“我之所以不回避大家說我想要稱王的想法,主要是因為我擔心天下的人背叛周朝。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我就無顏去面對太王、王季、文王了。三位天子都勞于天下,如今才有所成就。武王已經過早離我們而去,成王又年幼,如今我只是為了成就周王朝才這樣做的。”聽了周公的說辭,周王朝內部統一了意見。第二年就開始東徵,對管、蔡、武庚進行討伐。接著就順利地平定了三監的叛亂,並殺掉了管叔鮮,擒獲了武庚祿父,將蔡叔度進行了流放。蔡叔死後,他的兒子蔡胡“率德馴善”,蔡胡和他的父親大不一樣。周公聽到之後,便提拔他做魯國卿士。蔡胡把魯國治理得很好,周公又把蔡胡封到新蔡。

  周公乘勝向東方進軍滅掉了奄等五十多個國家,從此,周朝的勢力一直延伸到海邊。

  若想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獲得老板的器重,首先就要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利益,並且要以此為目標改善自己的工作。不要認為只是做一個聽老板話的職員就可以了。一遇到困難就退縮,一遇到阻力就說要放棄的人,永遠都不會得到老板和領導的青睞。只有亮出自身的本事,想方設法地為公司創造價值,這才能夠讓你成為卓越的職工。所以,不論你身處什麼樣的崗位,只要把為公司創造價值作為自己最重要的目標,你的職場之路就會越來越順暢。 

  作為公司的一名職員,如果不能夠為公司創造優異的業績,是很容易被他人踩在腳下的。如果想要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有所成就,成為老板器重的人,就必須功勞卓越。所以,即使你遇到比較艱難的任務,也需要想盡辦法去完成。這是每個員工的職責和使命,是創造功勞的最好機會。如果你只是習慣于逃避,而不敢接受高難度的工作,那麼你只能平庸一輩子。因此,你要習慣于挑戰高難度的工作,且習慣解決所有問題,這樣你一定會成為公司最優秀的員工,必將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