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婦女是什麼時候擁有選舉權的

時間:2013-01-16 08:38   來源:中國臺灣網

  婦女是什麼時候擁有選舉權的

  美國自認為是世界自由與民主的燈塔,但是相比于其他西方國家而言,英美卻是比較晚才給婦女選舉權的國家。為賦予婦女選舉權而修訂憲法的難度比黑人還要高,1920年憲法第十九條修正案終于通過,全國婦女選舉權協會的主席卡麗查普曼凱特在慶祝大會上說:“我們不再是請願者,我們不再是國家的監護人,而是自由和平等的公民。”當然,婦女爭取權益的運動並沒有就此停止,什麼時候美國人能夠接納一個女性總統的時候,男女平權或許才算真正實現。

  美國婦女爭取選舉權的運動與黑人的解放運動幾乎是同步的,隨著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婦女的權利意識開始蘇醒,在廢奴運動中,她們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內戰期間,婦女們開始走出家庭參與到經濟與社會活動中來,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婦女都承擔了一些戰爭的後勤工作。但是戰爭結束之後,她們又被趕回到家庭之中。

  1869年美國全國婦女選舉權協會成立,爭取選舉權成為婦女運動的重要內容。婦女的選舉權涉及到憲法的修訂,所以非常緩慢。首先需要在州獲得支持,才能最終獲得“全國的解放”。1869年懷俄明州成為第一個給予婦女選舉權的州。1870年猶他州給予婦女部分選舉權,但是這並沒有形成一股潮流。1870年,黑人男性從法律上獲得了選舉權,但婦女的參政之路則還非常漫長。

  1873年著名小說家馬克吐溫創造了“鍍金時代”這個名詞,後來被特指為19世紀最後幾十年的美國歷史,這是美國崛起前的沉默期,也是各種矛盾不斷涌現的艱難與改革的時期,所以鍍金時代並不是黃金時代,聽上去很美,但是其實矛盾叢生。也是在這樣的時候,婦女爭取選舉權的運動不斷走向成熟,全國性的爭取婦女選舉權的組織建立起來。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全國婦女選舉權協會也沒有逃脫“寡頭統治的鐵律”問題,一個組織建立之後,內部的權力更替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到了1896年的時候,該組織的創建者依然是領袖。伊麗莎白、卡迪、斯坦頓和蘇珊安東尼已經年逾七十,依然是協會的主席。兩位老主席的理念與新生代的婦女產生了衝突,斯坦頓在其著作《女人的聖經》一書中猛烈抨擊反對給予婦女選舉權的宗教組織,這種激進的觀點引起年輕女性的擔憂。

  1896年的協會大會上,領導權實現了更迭,青年一代成為協會的領導者,與老一輩相比,新領導人在選舉權問題上反而顯得更加溫和與務實。她們將焦點從選舉權的爭論轉移到更加具體的領域。比如說,女性的選舉權是為了通過保護自己人身安全的法案;女性的選舉權能夠使之成為更好的管家;相比于那些沒有受教育的男性而言,有教養的女性更有資格擁有選舉權。凱特認為,那些城市貧民區中的男性有投票資格才會使政府受到很大的威脅,如果將他們的投票權轉移給女性,這一問題就解決了。

  選舉權本身就是一種政治特權,是選擇或者被選擇為統治者的通行證,所以,在爭取選舉權的過程中會形成不同的同盟或者陣營。婦女選舉權之所以遲遲不能落實,根源在于這是男性與女性戰爭的繼續。已經獲得選舉權的男性,害怕女性擁有投票權之後會“造反”,所以阻礙婦女獲得選舉權的是一種男性至上主義。

  任何權利的獲得都是要付出代價的,吊詭的是,戰爭往往是推動改革前進的動力,也許黑格爾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來判定,戰爭是一個民族前進與靈魂凈化的動力吧。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女性又獲得了一次深度參與的機會。1918年秋天,美國軍隊在歐洲作戰,國內的婦女參與軍需生產和其他志願活動,此時,威爾遜總統希望參議院能夠支持婦女獲得選舉權,因為婦女的選舉權對于贏得戰爭非常重要。總統的意願不能等同于法案,但是卻推動了國會的立法程序。

  諷刺的是,美國還存在一個全國性的反對婦女選舉權的組織,他們將婦女的選舉權視為洪水猛獸,等同于激進主義。在他們眼中,婦女的職責就是個好妻子、好母親,如果讓她們過多地參與社會政治活動,就會失去女性應有的柔性。

  從這兩個對立的組織中可以看出,推動美國進步與改革的不是政府,也不是國會,而是社會組織。不同的人群通過社會組織表達自己的聲音,然後推動立法機構通過法律程序將他們的利益確認下來。社會,而不是政府才是進步的動力所在。卡麗查普曼凱特是一位優秀的組織者和領袖,第一任丈夫去世之後,她選擇了再婚,而不是像第一代女權領導人那樣選擇獨身,但是她與第二任丈夫成婚之前簽訂了“婚前協議”,一年中至少有四個月時間可以從事婦女選舉事業。在她的組織下,全國婦女選舉權協會在華盛頓設立總部,其他地區設立分部,總部負責協調。更絕的是,她們“監視”國會的議員,為每個議員建立檔案資料,收集他們的職業、宗教,尤其是對婦女選舉權觀念的資料。在廣泛搜集情報的基礎上,制定更加切實可行的方略。

  任何大規模的組織都會出現激進與保守的分野,全國婦女選舉權協會也是如此,凱特“穩扎穩打”的方案受到一些激進婦女的反對,她們在1916年組織了全國婦女黨,她們的成員將自己鎖在白宮周圍的鐵柵欄上,打出的標語是:“總統先生,婦女們還要為她們的自由等多久?”後來,有200人因“妨礙交通”而被捕,引發了強烈的媒體效應,讓威爾遜總統感到很難堪。總統意識到,給婦女選舉權已經到了不容拖延的時刻,與其讓全國婦女黨“鬧革命”,倒不如與比較溫和的全國婦女選舉權協會合作。

  1919年初,眾議院以304:90通過關于婦女選舉權的修正案,參議院以56:25支持這一決議。1920年全國超過36個州通過這一決議,至此,憲法第十九條修正案終于通過,女性經過近百年的努力與爭取獲得了投票權,成為平等的一員,至少在法律上是如此。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