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集中開展思想教育
每當遇到重大轉折關頭,如國際國內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做出重要調整,或者部隊受領重要任務、體制編制面臨調整時,解放軍都會進行廣泛深入的思想教育,以統一思想認識,克服執行中的障礙。
企業同樣需要如此,通過集中開展思想教育,可以解決員工思想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前幾年,筆者曾經給北京一家高級安保公司當顧問,這家公司的員工多為拳擊冠軍訓練出來的,個個武藝高強。在娛樂場所,經常會有喝醉酒的客人鬧事,保安又個個年輕氣盛,很容易就與客人動起手來。有一次曾打得不可開交,驚動了防暴警察,最後保安公司賠了一大筆錢不說,還有幾人被判了刑。
保安是一個微利行業,這樣下去可怎麼行?公司老總曾想過各種辦法來解決,比如罰款,以至開除,但收效甚微。後來這位老總安排中層領導培訓,講為什麼不能打人,大道理、小道理一起講,從單位講到個人,舉了很多事例。老總講完後,再讓每個中層幹部挨個上臺來講,一個一個過,達不到要求重講。
事後,中層幹部反映說:“講一遍,比聽十遍還管用。”接著,由中層幹部給員工講,最後要求員工自己講。這種集中的思想教育,立刻見到了實效。雖然員工與客人還會有一些小衝突,但馬上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主動在會上做檢討。事實讓大家認識到了,通過思想教育去解決實際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比單純罰款有效得多。
當年部隊就是這樣,受領一項任務後,通常都要進行動員教育,傳達上級命令指示,講清任務的性質意義,明確各單位的職責分工,提出對各類人員的具體要求。無論任務多麼緊急,這類思想動員是不可少的。
比如部隊經常要組織外出野營拉練,出發前一般都要組織專門的群眾紀律教育,針對容易發生的問題,明確紀律規定,提出注意事項,要求各單位拿出具體措施。這種教育時間不長,可效果不錯。多年經驗表明,搞不搞群眾紀律教育,部隊走出營門後會很不一樣。
除了根據形勢、任務安排的集中教育外,部隊還會針對部分官兵安排一些專門教育。例如,每年新戰士入伍時,都要用兩至三個月的時間進行入伍教育和新兵集訓,重點介紹解放軍的宗旨和光榮傳統,學習條令條例和部隊有關規定,幫助新戰士盡快實現由老百姓到軍人的轉變。而到了年底,部隊又要安排老兵退伍教育,傳達上級指示精神,介紹退伍安置政策,講清個人服從組織的道理,通過教育,力爭達到“走者愉快,留者安心”。
集中的思想教育是解放軍的一項經常性工作,每年都安排有專門時間,並列入部隊正式工作計劃。由于長年開展教育,部隊在如何組織教育方面形成了基本套路,積累了豐富經驗。
一般來說,集中教育開始前,要正確領會上級意圖,摸清本單位思想情況,在此基礎上制訂好教育計劃;教育開始後,要首先搞好思想動員,講清教育的目的意義和內容安排,對各級各類人員提出相應要求;教育過程中,要理論聯係實際,有針對性地解決官兵思想問題,防止走過場;教育告一段落後,要及時進行總結,肯定收獲,找出不足,總結經驗,制訂並落實整改措施。為增強教育效果,可以發動黨團組織及軍人委員會進行配合,可以將學習討論、外出參觀及開展各種活動結合起來,可以借助社會力量彌補部隊師資的不足,等等。這些套路和經驗,軍隊幹部司空見慣,不覺得有什麼價值。可對那些從未組織過教育活動的民營企業家,卻可能是全新的東西。
現在不少企業家既不會組織思想教育,更不願意搞教育。他們認為員工每天上班就是幹活掙錢,養家糊口,哪有閒功夫聽領導講大道理。思想教育純粹是浪費時間,搞不搞意思不大。其實,企業進行集中的思想教育大有必要。
比方說,企業發展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重大轉機,需要做出涉及利益格局的調整,包括企業並購時,企業戰略發生變化時,企業制度發生變化時,企業高速增長時,企業陷入困境時,等等。只有通過集中開展思想教育,妥善解決好廣大員工的情緒問題,切實認識到抓住機遇、加快調整的必要性,懂得了該如何處理個人與全局的關係,才能統一思想,減少工作阻力,確保企業改革順利進行。
再如,企業員工中難免出現一些不好的思想矛頭,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不良風氣,嚴重影響內部人際關係,進而影響企業的發展和穩定。解決這類問題,僅靠企業家個別做工作,往往效果不佳。通過集中思想教育,把問題擺出來,組織群眾展開學習討論,提高認識,明辨是非,效果就會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