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前言 001
第一章
苦難的童年
童年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幸福、快樂的,那是一段值得珍惜的美好時光,然而我的童年卻是那樣不幸和悲慘,回憶起來叫人心酸。那時的我常常會想,命運為什麼對我這麼不公平,讓我遭受如此多的悲傷與苦難?我的童年有著太多辛酸,它將深深儲存在我永久的記憶里。
我的家 002
日子難過 005
苦命的一家人 008
總在最低處 011
能幹的母親 014
好死不如賴活著 016
母親去世 019
母親去世後的辛酸 021
苦命的父親 024
父親的河工生活 028
不再迷迷糊糊過日子 030
第二章
最初的打工生活
我在威海打工5年。這5年的時間里,許多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對于威海的感情,我無法用言語表達清楚,除了受苦受累,有沒有其他的呢?靜下來想想,還有感恩!這是我對那里最真實的感覺。
萌生外出打工念頭 034
去威海打工 037
靠吃剩飯省飯票 039
大難不死 042
吃飯不論碗,幹活不論點 045
第一次掙錢回家 047
蓋新房子 050
結婚,擺脫光棍形象 054
生氣不如爭氣 057
難得的幸福 060
父親離我而去 062
兩次意外 065
去北京之前 068
第三章
開始北漂的日子
“北漂”一詞,相信對于許多人來說都不會陌生。我至今已“北漂”16年,聽過無數和我一樣處境的人在耳邊抱怨,來北京有多苦多難。其實這些我何嘗不知道呢?“北漂知道北漂的苦”,從安徽老家一路走來,我一直在與貧窮、苦難、傷害、嘲笑、譏諷對抗,但生活本身不就是一段交織著酸甜苦辣的旅程嗎?
北京,初來乍到 072
做生意前的準備 074
開始做生意 077
有了穩定的攤位 080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083
打野攤的日子 085
全家人來北京 089
遇貴人幫忙 092
狀況不斷 095
把困難當成墊腳石 099
親戚初來北京 103
親情受到考驗 105
第四章
日子難過,更要認真地過
常常看到很多衣著光鮮的人抱怨自己的生活辛苦。也許吧,他們體驗到的是另一種辛苦。但是,我認為不應該總把抱怨挂在嘴邊,生活苦,你就對它笑,同時還應該堅信一條戰勝不幸的法則,那就是遇到困難了,挺一挺,把苦難挺過去,迎接你的就是明亮的未來!
為躲城管損失大 110
飽受苦楚辛酸委屈 113
難熬的2003年 116
昌平收容所 118
沙河農場幹苦力 121
不順心的事 124
渴望得到溫暖 126
把頭抬起來 139
感謝幫助我的人 133
第五章
為了你們,我再苦也高興
疼愛孩子是為人父母的責任與義務,無論在生活中遇到多少辛酸、坎坷、困境、委屈,一想到孩子勤奮努力的樣子、懂事乖巧的臉龐,一天的勞累也消失了大半。我們的辛苦付出,孩子都看在眼里,並且從內心深處感激著我們,這是讓我最為之驕傲與欣慰的事情。
送二兒子學武 136
房山堯樂府武館 139
身上的廉價衣服 143
穿小鞋的故事 145
撿小便宜的故事 148
食物中毒 151
刻苦寫作 153
為兒子的將來奮鬥 156
第六章
是金子終究會發光
我始終相信,勤奮是離成功最近的道路,努力永遠是成才的第一推動力。我常對孩子說,具備勤奮、努力這兩種可貴的品質,就等于已經有一只腳邁進了成功的大門。不論結果如何,勤奮努力的過程是最可貴的,我不會讓孩子養成懶惰的惡習,因為那是成功路上的大敵。
姚五一的學校生活 160
拿塊獎牌回來 164
好好培養我的兒子 167
進武校後頻頻得獎 170
去澳門參加比賽 173
一個拍電影的機會 177
有幸為奧運做貢獻 180
從孩子身上散發的光芒 183
第七章
留給孩子無窮無盡的“財富”
人活一輩子,究竟該把什麼留給我們的孩子?我認為,不應是多少金錢、多少房產家業,如果他是一個不思進取的人,再多財產也有花光的一天。記錄孩子成長的過程,讓他了解自己家人的生活經歷,這也算是一筆財富吧。我感覺,精神的富有,是金不換的,是做人的永恆道理。
第一次接受採訪 186
重歸于好 190
記錄成長的腳步 193
傾聽進步的聲音 196
好運連連的一年 199
為社會盡一份心意 201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成才 203
孩子,我們要更努力 206
第八章
有淚有汗有愛,才有幸福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有哪個人隨隨便便就能成功,成功的背後一定有不為人知的辛酸。但如果把這些辛酸當作人生的調味劑,就不會覺得辛酸了,而是會感受到成功即將到來的喜悅。
成功背後的艱辛 210
再窮不能窮了教育 213
世上還是好人多 216
美聯社記者的採訪 219
知識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 222
成功首先要做人 224
給孩子做榜樣 228
努力成為12%的那部分人 232
孩子的成長令我很驚喜 237
附錄
採訪實錄 240
媒體評論 246
網友感言 254
後記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