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重新回到先前的話題上來。我痊愈後的第三個月,爸爸帶我們回到阿林松。這是我首次重返故地,看到風景依舊,我心里自然很高興。而更高興的是,我能夠在媽媽的墳墓旁祈求她的在天之靈繼續護佑我。
在阿林松小住期間,我盡情歡暢度日,幾乎每個人都很關愛我。我徜徉在開滿櫻花的路上,感到無比愜意……所有這些都深深吸引著我。不過,當地的親友都忙于俗務,雖然有愛主之心,但也會恣意享受著世俗的歡樂,很少想到死亡。當我看到他們時,他們是那樣年輕、快樂而富有!
聖經中的教導確然發人深省,書中說,世間的榮華幻象,足以迷惑世人的心靈。我那時才10歲,小小的心靈很容易迷失掉,幸而天主深愛我的靈魂,使我看透了世間的榮華幻象。我雖涉世不深,但借著天主的慈恩,卻早已略知世事,並願意遠離塵囂,專心愛主。因此,我們不久就離開了那里。後來,我時常想起阿林松的那些人們,他們如今身在何方?還能繼續狂歌豪飲嗎?而當初,他們卻流連其中,恣情享樂!我幡然醒悟:日光之下,盡是虛空。只有全心愛主,為神而放棄屬世的財富,生命才有價值。
也許,為了讓我永遠追隨他,天主有意在我初領聖餐之前,使我看透世事。在寬路和窄路之間,我作出了正確的抉擇。在初領聖餐之前,我的生活中晴空萬里,毫無陰霾,心情極其愉悅而愜意,同時,我的靈魂也十分寧靜。這種幸福持續了整整一年,天主使我體驗到人世苦旅中的最高幸福。親愛的姆姆,在我初領聖餐前三個月,你曾經送我一個小本子,你還記得嗎?它幫助我做了些簡單的準備工作。當然,我的心靈預備已久,但仍需要新的熱情,需要新鮮花朵的裝點,以便天主更舒適地居住其中,這些鮮花就是虔誠的言行。而那些含苞欲放的蓓蕾,便是愛主的心志。
那時,你每周都給我寫信。這些信對我不可或缺,信中的內容激勵著我的心靈,使我的生命日臻完美。我,你的小女兒,不曾像瑟琳那樣,每晚坐在你膝頭,聽你講解初領聖餐前的準備事宜。我即將初領聖餐時,指導我的是瑪利,而不是寶琳。我坐在她的膝頭,細心聆聽她的教導,她的純潔心靈逐漸感染了我。她宛如偉大的戰士,教我如何應對日後生活中的衝突,而天主的棕櫚枝則是凱旋的獎品。她也告訴我,每天在生活中隨時拾起些精神財富,儲藏在永恆的天國。倘若我們袖手而過,不肯彎腰拾起這些財寶,那將是多大的悲劇!她又說,聖徒即使在極微小的事情上,也具備足夠的虔敬與信德。她還給我一張活頁紙,上面寫著應該棄絕之事,我對照這張紙逐條思索,認真反省。我親愛的瑪利姐姐是多麼善于教導他人呀!她循循善誘,那些深刻的道理,除我之外更無他人聆聽,我覺得真可惜。幼稚的我不禁幻想:她的話既然如此感動我,那麼,頑劣之徒自然更會感動不已,甘願放棄世間的榮華幻象,全力尋求天堂的永福了。
直到那時,還沒有人教給我默禱的藝術。我很想學習默禱,但瑪利很滿意我靈修上的進步,因此仍舊任著我出聲祈禱。一天,學校中的老師問我,我在假期中做些什麼。我對她說,我睡床後面有塊小地方,我躲在那里,拉下帳子將自己藏起來,在那里沉思冥想。老師就問我想些什麼。我說:“噢,想天主,想生命的歸宿,想永恆。”那位可敬的修女覺得很有趣,後來也常常向我提到我那段耽于冥想的時光,並問我是否保留著這個習慣。我不知道那就是默禱,而天主卻以奇妙的方式,教我熟知了默禱的藝術。
三個月的準備期過得真快,接著便是獨處靜修。我在靜修期間,舉止要像個大女孩,並在修道院中食宿。那次靜修,給我留下了難以言傳的快樂回憶。雖然我不太習慣在外食宿的生活,但我毫不抱怨,因為那是仰首翹望天主的晨光,喜悅之情難以言表。我想,只有宗教靜修才有這種快樂。當時,共同靜修的女孩很少,因此,我們都受到細心的照料,那些指導我們的修女如慈母般慈愛。她們對我更是格外關心,每晚,為首的姆姆會帶著燈來,充滿愛意地親吻睡床上的我。這讓我十分感動,有個晚上,我說我要告訴她個秘密,說著,我就悄悄從枕頭下拿出我的寶貝小本子,快樂地遞給她看。
在那些日子里,每天清晨,我都學那些女孩子的樣子,起身下床,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但沒有人幫我穿衣梳洗,我覺得很不習慣。我只有羞愧地將梳子放在管理梳洗室的修女手中,她看到這個11歲的女孩還不會照顧自己,覺得很有趣。于是她就給我梳頭發,當然,她的動作絕沒有親愛的瑪利那般輕柔。平日清早梳頭發時,我總愛高聲尖叫,那天卻不好意思了。靜修的那幾天中,我覺得我就像少數孩子們(尤其是失去母親的孩子們)那樣,完全被嬌慣壞了。每天,爸爸帶著瑪利和萊奧尼來看我,對我關愛備至,並沒有讓我感受到離家的痛苦。我的靜修生活極其快樂平靜,毫無雲翳。你肯定想象得出,我專心聆聽著杜門神父講的道理,並理解了其中的大義。雖然我並沒有記錄下這些道理,但我確信已經完全將它們銘刻在心中。
我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靜修。萊奧尼曾經送給我很大的十字架,我將它佩戴在衣帶上,就像一個修女。修女們見狀都很感動,覺得我肯定會竭力效法我在聖衣會中的姐姐。我很想念你,但別人告訴我,也許你也在靜修。我倆靜修的唯一不同之處在于:我只請求天主將他自身賜給我,而她卻將自己獻給了天主。當我想到我們碰巧都在靜修時,就覺得那充滿期待的安靜時光倍加可貴。
我記得一天早晨,我咳嗽得很厲害,于是被送到診療室中。自從我上次害了大病後,修女們對我非常關心。有時,我微感頭疼,或臉色比平時略顯蒼白之時,她們就帶我出去呼吸新鮮空氣,或者到診療室中休養。那天,我到診療室後不久,親愛的瑟琳就來了。盡管我處于靜修期,但她得到允許,可以進來探望我。她帶給我一張聖像,我歡喜極了。姆姆,你知道那是什麼聖像嗎?就是那張有聖龕外的小花的畫像。從瑟琳手中得到這樣的禮物,是多麼奇妙的事情呀!我的心靈時時沉湎于往事,想到她時就會滿懷愛意。
在那個可喜日子的前夕,我首次接受懺悔儀式。告解之後,我的靈魂極其平靜,天主沒有讓絲毫的雲翳遮蔽我的內心。當天下午,家人都來看我,我請求他們原諒我的過失,感動于他們為我的操勞,竟至于淚滿衣襟,哽噎難言。當然,寶琳並沒有來,但我知道她和我精神上息息相通。她曾經托瑪利送給我一幅畫像,我極喜歡它,而且希望每個人都喜歡它。我寫信給彼雄神父,請他為我祈禱,並告訴他,我不久也要做聖衣會的修女,屆時我要請他做我的導師(四年後,這個願望果然實現了,但當時我尚未加入修會,只好請他聽我告解,並向他詳述我的心志)。後來,瑪利轉給我神父的回信,我感到福杯滿溢;事事都使我快樂無比。而最高興的是,他在信中說:“明天我將要為你和寶琳獻一臺彌撒。”次日是5月8日,寶琳和我似乎因此變得更加親近。天主似乎無法決定,我們兩姐妹中誰該領受更豐盛的恩典,所以便讓兩人都來領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