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在危險和失敗中尋求真我

時間:2013-07-31 09:04   來源:中國臺灣網

  有天晚上曾看到一個女人推著自行車和一個男人在路上走,那個女人化了很重的妝,但還是能看出她應該至少四十二三歲了,穿著一件少女款白色低胸連衣短裙,頭上像《街霸》里的“中國妞兒”一樣綁了兩個發髻。

  看著她我忽然又想起“老男孩”這個說法,現在中國社會中“老男孩”越來越多了,對于這一類人,原本很多人能用寬容、欣賞甚至是羨慕嫉妒恨的態度去看待他們,但結果就因為2010年的一部電影短片……

  話說樸讚鬱的那部《老男孩》還是挺經典的,它也讓“老男孩”這個詞有了一種獨特的內涵,那感覺就像一個老男人可以通過浴火重生的方式重返青春。可惜這一切都毀于另一部在中國更有名的《老男孩》之手了,現在再看這個詞,我的胃會微微泛酸,然後眼前會浮現出一個很惡心、很猥瑣、很欠抽的老男人……

  關于中國的那部《老男孩》,豆友“佟掌櫃”曾這樣評價道:“完全沒有‘向前看’的勇氣和能力,只能猥瑣地回憶不足挂齒的初戀,消費集體記憶。”

  說回到“老女孩”,我回想了一下我那晚看到那個“老女孩”後的心理反應,我當時心里應該有一種悲憫之情。現在想一想,我當時的心理反應可能還挺矯情的,而我之所以會對她產生悲憫之情,可能多半是因為現在中國社會對于“老女孩”的“凝視”更多的是帶著這樣的意味:這可能是一個精神多少有些不正常的女人。

  也就是說,我之所以會產生悲憫之情,是因為我覺得那個“老女孩”是可憐的。但如果她是一個特立獨行且睥睨世俗的人呢?畢竟我和她只是擦肩而過,我對她的生活一無所知。

  社會總是會暗示我們:到了什麼年齡就做什麼樣的事。于是我們總能看到,本來“同學少年都不賤”的,但後來倒也不能說都變得很賤了,只是年輕時那股意氣風發的勁兒漸漸沒有了。我們開始屈服于“生活的設置”,然後開始羨慕王小波雜文中的那只“特立獨行的豬”。

  其實如果反思一下,我們就會發現所謂正常的生活,背後可能隱藏著更扭曲的病態的陰影。這就好像在中國古代,人們會認為女人裹小腳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事實又是如何呢?所謂“正常”,很多時候它就像一種抽象意義的裹腳布,人們用它緊裹自己的心,或是用它緊裹自己的身體,然後像木乃伊一樣活著。

  簡而言之,所謂正常可能反倒是最不正常的。或者我們也可以篡改一下帕斯卡的那句名言:人必然是不正常的,正常只是不正常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當然,肯定會有人會說,睥睨“正常”是要付出代價的,是危險的。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個人想要活出一個真我,他就必須愛上無常、危險和失敗。而如果一個人想要獲得世俗意義上的巨大成功,他必須深刻了解正常人,但他的思維和行為卻又要異于正常人。 

編輯:馬小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