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衛生,洗臉、刷牙是大家都有的清潔習慣,但保養鼻子、清洗鼻孔的習慣可能好多人都沒有。其實,鼻子的保養與清潔也很重要的。可是,好多人不但沒有清洗過鼻孔,卻還有用手指掏鼻孔的習慣。殊不知,這個習慣對鼻子的傷害非常大,因為在我們的鼻孔里面,有一層保護黏膜非常嬌嫩,一旦你手上的細菌接觸到它,就很容易引起感染。因此,用手掏鼻孔的習慣應該杜絕。
此外,許多人有飯後剔牙的習慣,可這也是個不良習慣,因為經常用東西亂剔牙齒,會使牙縫越剔越大,還會損傷牙齦,如果不慎將牙齦弄出血,就會影響牙齒的健康。所以,剔牙的習慣也不可取。
保護好鼻子很重要
我們的鼻子是具有多功能的調節器,在中醫里,“鼻為肺之竊”,它是人體呼吸道的入口,具有通氣、過濾、清潔、加溫、加濕、共鳴、反射、嗅覺等功能。在鼻子的前庭,長有鼻毛,它們像一排密密麻麻的衛兵,可以過濾呼吸時吸入氣流中的一些顆粒狀物,並將灰塵等其他異物阻擋在鼻腔,而鼻毛吸附的一些粉塵和油煙等顆粒,常在這里堆積成稠團,這就是俗稱的“鼻屎”。因此,鼻毛具體保養鼻腔、凈化呼吸的作用,所以平時不要輕易剪拔鼻毛。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往往對鼻子的保養並不在意,有些人一感覺鼻子里有不適感,就用手去掏鼻孔,也有的人因有掏鼻的習慣而故意留了長指甲,殊不知,這是最容易傷害鼻子的習慣。要知道,如果鼻前庭不夠清潔,就會不同程度的影響鼻子的功能,而掏鼻孔卻極易引起此處的皮膚損傷或炎症,從而導致鼻前庭炎或鼻癤症。因此,平時保養我們的鼻子,對維持身體健康很最要。
我們的鼻子不但對吸入的空氣起凈化、調溫、濕潤的作用,而且與我們的肺部有緊密的聯係。一旦人體的抵抗力下降,或受了傷寒與風邪,那麼,聚集在鼻腔的致病菌就興風作浪,引起鼻黏膜病變。這時,鼻腔里的病菌,就會通過呼吸侵入喉、氣管、肺,從而導致喉炎、氣管炎、肺炎發生。因此,為了健康,平時一定要保護好鼻子,要懂得鼻的保健知識和方法,尤其是在呼吸道疾病最易爆發的冬、春兩季。
養成清洗鼻孔的習慣終生受益
在鼻腔的表面,有豐富的汗腺和皮脂腺,它是人呼吸空氣的凈化器。就我們正常人來說,每天要呼吸約15000升空氣,而空氣中大量的污濁物和細菌,就會停留在鼻前庭,但是,時間一長,這些沒有滯留物就會堵塞鼻腔黏膜的自潔功能,造成大量細菌堆積,從而對人體產生極大的危害。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保持鼻腔的清潔呢?用冷水洗鼻就是最好的辦法,當你用冷水清洗鼻孔時,不但可以洗去鼻孔內所存的污垢,還能呼吸通暢、神志清醒,而且還可以預防傷風感冒。因為,用冷水洗鼻時,鼻腔內的黏膜和肌肉都要經歷一次收縮——擴張——再收縮的過程,這樣就無形中增強了鼻孔及整個上呼吸道,對外界寒冷空氣的適應能力,從而構築起一道抵禦冷空氣侵襲的屏障,以利于預防傷風。再說,我們的鼻子又與七竅相通,因此,當冷水洗鼻子時,又可以達到明目、聰耳、醒腦、增強肌體免疫力的功效,真可謂健身養生的好方法。
那麼,具體應該怎麼清洗鼻子呢?最好選擇在早晨的時候,先用手捧一捧水,將鼻孔浸泡在里面數秒鐘,並緩緩地用鼻子稍微吸入一些,之後等到潤濕了鼻子內的污物,再擤出來;然後,再次吸入一些水,這時要用拇指按住鼻孔的一側,而且適當用力擤出另一側鼻孔內的水和余污,接下來再按另一側,重復之前的動作。如此重復清洗兩到三次就可以了,每天早晚堅持洗一次,會有很好的效果。
勤洗鼻子還可以預防鼻炎。因為洗鼻時,可以保持鼻腔清潔,使鼻腔不受大量細菌的侵襲,預防呼吸道疾病,特別是鼻炎的發生。其實,鼻腔的臟和幹,是誘發鼻炎的直接原因。那麼,如果能堅持早晚洗鼻,則可以將鼻腔內已聚集的致病及污垢及時地排出,以減少空氣中的粉塵的襲擊,減輕鼻腔負擔,從而使鼻腔恢復正常的生理環境,使鼻腔恢復自我排毒功能。
此外,保護鼻子,使鼻子清潔衛生,您還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一、清晨洗臉時,可以用毛巾先揉一揉鼻唇與鼻翼的兩側,直至鼻子的皮膚有紅潤、發熱感,也可以用拇指、食指夾住鼻根,由上而下,稍微用力地連拉幾下,均能起到保健的作用。
二、平時擤鼻涕,不要用力太猛,要逐個鼻孔擤,以免將鼻內分泌物壓入鼻竇、鼻咽管,導致鼻竇炎、中耳腔感染。如果用力過大,往往會因氣流壓力大而損傷鼻黏膜,使毛細血管斷裂,致鼻子出血,因此,平時觸摸鼻子都要小心。
三、到了冬天,鼻子更需要加強保護,因為這時外界空氣異常幹燥,所以平時要多喝水、勤漱口,以提高鼻咽腔、鼻腔的相對濕度。也可用杯子盛一些熱水,將水蒸氣吸入鼻腔內,以改善鼻腔濕度和血運。最好平時能多吃些梨、橘子等水果。
四、為了使鼻毛能更好地發揮其過濾空氣的作用,而不至于貼在鼻腔的黏膜上。平時,可以在每天洗臉後進行,把毛巾洗凈後在溫水中浸一下,稍擰至不滴水之後,再填往鼻腔的前庭輕輕旋轉幾下,就可以使鼻腔潔凈,通氣性能更好。
五、按摩也是養護鼻子的一個不錯方法:可以先將兩手搓熱,用手的中指,沿著鼻子的兩側,從下而上開始按摩,之後再帶動其他手指;摩擦到額部時,要向兩側分開,再經兩側而下,反復多次。此外,也可以用手指輕輕地按摩面部的迎香穴與印堂穴多次。迎香穴,在鼻翼兩側,鼻唇溝內;印堂穴,在兩眉頭連線的中點處。
經常剔牙不可取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剔牙的習慣,但剔牙也是一個不良的習慣。因為經常剔牙,不但會損傷牙齒和牙床,造成牙齦萎縮、牙根暴露,而且還會使牙齒間出現牙縫。如果是原來已有牙縫,那麼,剔牙就會使牙縫加寬,這樣一來,食物殘渣就更容易嵌進牙縫里。而且,最終會使牙根失去保護,引起牙齒松動或脫落。
通常,在我們的牙齒表面,包著一層牙釉,它對牙本質起著保護的作用。但是牙根處的牙釉質很薄,如果經常剔牙,就會使牙釉磨損。牙齒一旦失去了這層保護層,就會對冷、熱、酸、甜敏感,引起牙痛。再說,牙齒的形狀都是頭大根小,一旦牙齦下縮,那麼,牙根之間的縫隙就變得更大,食物殘渣就越容易進去,于是還得剔,這樣形成惡性循環,就會毀壞了牙齒。
尤其是用牙簽剔牙,給牙齒造成的傷害會更大。要知道,現在市場上銷售的牙簽,在包裝和消毒方面,很難達到標準的衛生要求。因此,在你用帶著各種細菌的牙簽開始剔牙時,往往會將一些細菌、病毒引入體內,這樣不但易引起牙齦發炎,傷害牙齒,還引起其他疾病。還有,平時不要模倣明星叼含牙簽,要知道,牙簽頭部會較尖,不慎進入食道,有生命危險。
剔牙要採用正確方法
如果沒有經常塞牙的現象,平時就不要輕易地去剔牙,更不要形成每天無故剔牙的習慣。最好是,飯後立即漱口,如果實在漱不出來,也可以用牙刷輕輕地刷出來,或者用手帕、毛巾等幹凈的物品,按在食物所塞的部位,輕輕地將它揩出來即可。
此外,也可以使用牙線,最好採用一些尼龍線、絲線、滌綸線或上蠟的棉線制成。因此,這樣的牙線,能起到清潔牙面、剔出嵌塞食物的作用,而且對牙齒的損傷也較小。
健康小貼士
用手指掏鼻孔,實為一種自毀“門戶”的陋習。因為,在平時用手掏鼻孔時,很容易會將鼻毛連根拔掉,這樣不但破壞了這道天然的屏障,還會損傷鼻腔內的黏膜,引起毛囊炎或長癤子,而且我們常見的萎縮性鼻炎,也與此有關。所以,這個習慣是要不得的,尤其兒童,一定早一些進行宣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