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寵物雖然可為平淡的生活增添樂趣,但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因為一些寵物不但會傷人,且對病原微生物易感性強,身上易生長寄生菌,在接觸中很容易將病原微生物傳染給人,並且一些寵物糞便易污染環境,衍生疾病。對此,一些健康專家說:“這些活潑有趣的小動物,身上卻潛伏著許多疾病的病原體,一不小心,就會殃及主人。”所以,居家飼養寵物,一定要慎重。
家養寵物危害多
近年來流行起了寵物熱,很多人家都養起了小貓、小狗、小兔子、小烏龜等一些小動物。尤其是在街頭巷尾,人們遛狗成風。養寵物,雖然也可以作為情感的一種寄托,增添一些生活的樂趣,緩解一下寂寞的心理。但是,如果不慎被傳染上寵物疾病,就得不償失了。
現在很多人家把養貓、養狗當作時尚,但您是否想到它還會給您和您的家人特別是孩子的健康帶來許多危害。尤其是,有些人與貓、狗過于親密,經常摟抱,甚至親吻,殊不知在你與貓狗嬉玩時,容易被它們的唾液、排泄物、皮毛中的病毒、寄生蟲卵、霉菌、弓形體蟲等污染而被傳播上疾病;此外,還會患上貓抓病、貓癬、弓形體病、犬絳蟲等病,甚至患上最嚴重的狂犬病,也不是沒有可能。
尤其是,如果你的家里有小孩子,最好還是不要養狗。要知道,有時你家的狗表面上看不出什麼病態,可它的體內卻帶有病毒、原蟲等致病源,而這些病源對你孩子的危害極大,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希望您慎重養狗。
養貓會給孩子的健康帶來危害,因為平時很容易患上貓抓病。因為孩子在與貓玩時,很容易被它抓傷或咬傷。如果被貓抓後,患處會出現丘疹、膿疙,全身症狀有低熱、流涕、咳嗽等,一般要經過一到兩周之後,才會消退而不留疾痕。但嚴重的被貓抓後,往往在兩周出會出現頸部、腋下淋巴結腫大伴疼痛,有時要持續兩三個月才能痊愈。從而給孩子帶來痛苦。
此外,家有孕婦更不適宜飼養貓、狗等寵物,因為貓和狗是弓形體的宿主。一旦孕婦受感染後,那麼,弓形體就能通過胎盤傳給胎兒,從而影響胎兒發育,引起胎兒畸形、流產、早產或死產。而且,還可能會在嬰兒出生以後,引發一些發熱、盆血、黃疸、肝脾腫大等疾病,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嬰兒雙目失明、抽搐、頭小畸形等。
人患畜病的傳播途徑
喜歡飼養貓兒、狗兒,也無可非議。但是,一些寵物像貓、狗身上疾病隱患卻不得不防。再說,這些寵物的身上,大都有虱、蚤、譋等之類的寄生蟲,在平時接觸中,能很容易傳播到人體。寵物的糞便會影響空氣的清潔度,寵物的疾病會通過空氣傳染給人類。如果平時不注意清掃,致使室內臊臭難聞,那麼,這樣的環境住久了人會生病的。
一般來說,這些寵物的傳染疾病,主要通過以下途徑:
一、排泄物傳播。寵物排泄物的污染所,是造成人畜共患病的一個主要原因。比如,寵物的一些隨地的大小便,與它身上的脫毛、脫皮屑等,一旦污染家里的蔬菜、食物及飲水,那麼,人食用後就極易感染得病。這類疾病,常見的有腸道疾病以及過敏性皮炎、過敏性哮喘等。
二、病原體傳播。由于寵物對病原微生物易感性強,它們作為病原體生長繁殖的宿主,在其身上的病原體增殖到一定數量後,通過與人的皮膚接觸就會使人得病。這類疾病,常見的有巴球性脈絡叢腦膜炎、鼠疫、華支睪吸蟲病等。
三、傳染源直接傳播。像一些常見的寵物病,如狂犬病、結核病、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貓抓病、弓形蟲病等,它們作為傳染源可以直接傳給人體,比如接觸時,可以通過人的皮膚、黏膜、結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直接傳播給人。
做好防疫措施,不讓寵物惹病上身
生活中,有很多喜歡寵物的人,天天都精心飼養著自己的寵物,給它梳洗打扮、讓它吃好喝好,甚至抱著它睡。殊不知,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將一些疾病傳染到自己身上。
其實,就算你經常給寵物洗澡,也不可排除它傳染疾病的可能。要知道,寵物的毛一般比較長,容易藏污納垢,也最適合病原體滋生,加上寵物是某些人類疾病的天然宿主或傳播者,所以,很容易被傳染上。那麼,如何才能不被寵物病傳染上身呢?平時,做好以下衛生防疫措施:
家中一定要配備一些碘酒、新潔爾滅、臭肥皂等,衛生殺菌藥物。一旦不慎被寵物咬傷,要立即將傷口內的毒血擠出,並馬上用臭肥皂水或2%的新潔爾滅進行浸泡消毒,之後,再用碘酒涂搽傷口部位,然後,到衛生防疫站進行治療處理。
平時,一定讓寵物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使其在固定的場所大小便,並定期用消毒液給它們清洗毛發。
平時一定要看管好寵物,且不可讓它舔家人的皮膚以及小孩的肛門,因為有病例證明貓、狗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將狂犬病等病毒傳染給人類。
飼養貓、狗等寵物,一定要定期驅除它們體內外的寄生蟲,還要定期給它們打預防針。
也不可以讓貓、狗在外面捕食,因為要以防止它在外面吃感染的老鼠或鳥類,或者吃污染的食物。
養寵物還要講公德,遵守有關規定,辦理注冊手續。
健康小貼士
平時不要以為只有狗才能傳播“狂犬病”,那些被染上這種病毒的貓、浣熊、蝙蝠、臭鼬和狐狸都可以成為這種病的傳播者。因此,平時不論被何種動物咬傷後,都要及時到醫院注射狂犬病疫苗,以防被感染。此外,被狗咬傷後,除了打注射防狂犬疫苗外,還要使用破傷風抗毒素和其他抗感染處理,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其他感染,但注射部位應與抗狂犬疫苗的注射部位錯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