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18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

時間:2012-08-29 09:51   來源:中國臺灣網

  所謂“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意思是說,在農歷五月初五端午前後,天氣還會變冷,這時不要覺得天氣一暖和就將禦寒的衣服收藏起來,還需要注意保暖,不能大意。

  端午節吃粽子莫忘保暖

  民間諺語說“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一般來說,端午節前後在長江中下遊地區即將進入梅雨季節,這時南方的暖性海洋氣團已經開始向這一帶移動,按一般的氣候規律來說,天氣應該熱起來了。不過,這時的天氣雖然已經變明暖,但是在短時期內還仍有冷空氣南下,氣溫會明顯下降。所以,人們在端午節吃粽子時不要忘了保暖,不能一下子穿得太單薄。

  通常,在端午前後,冷暖空氣會在江淮流域匯合,形成梅雨。而在梅雨期間,經常有低氣壓形成並且逐漸東移。因此,當低氣壓稍有些發展時,其後部的冷氣流就會侵襲這些地區。那麼,這時的天氣也會暫時變冷。但是,不久後又將轉成悶熱潮濕的天氣。所以,這個時候還應多注意天氣的變化,以達到保健的目的。

  一般來說,在梅雨結束後,才算是真正進入盛夏季節。所以民間有“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的說法。意思就是指盛夏尚未來臨之前一段時間里,還會受到冷空氣影響,在穿衣上還不可以陡減,應適當保暖。

  吃了端午粽,寒衣才可送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雖然它不在24節氣之中,但與24節氣的芒種相鄰。這時候是小麥成熟收割的時節,天氣已經比較熱了,因此民間才有“吃了端午粽,寒衣才可送。”的說法。看來古人對氣候的判斷和把握並非沒有科學依據。

  健康小貼士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是對于長江中下遊地區的人們而言的,對華南地區的人們來說,此時已經進入初夏或盛夏了,這句諺語當然也不適用了,這時就需要準備好如何乘涼避夏了。

  健康飲食篇

  第二章 早餐好,午餐飽,晚餐少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但俗話又說了,“病從口入”。吃什麼,怎麼吃,什麼時候吃,吃多少……都是學問。在這方面,先人們總結了很多關于膳食的心得,且看看他們在吃喝方面,給我們留下了哪些實用的真理。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